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历史从何开始? 4
一、“从计划到市场”的传统叙事 4
二、重新认识30年改革开放的起点:1978年的背景 9
第二节 30年改革开放的大国发展道路 13
一、对内改革 14
二、对外开放 22
三、数字里透视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4
四、转型的终结? 27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 28
一、当代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七大挑战 29
二、站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起点” 35
第四节 改革开放的推动力及阶段性 39
一、发展的三角:适宜制度、经济增长与发展失衡 39
二、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及其意义 45
第一节 基于分权的政治结构与发展经济的激励机制 51
一、分散的经济体制的特征 52
二、垂直政治管理体制的特征 58
三、基于分权的政治结构的积极作用 68
四、基于分权的政治结构的负面影响 76
五、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与挑战 80
第二节 基于关系的社会结构与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83
一、关系型社会的历史基础 84
二、关系型社会在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89
三、关系型社会与市场机制的互补 99
四、转型和发展对关系型社会的消解 103
五、从关系型社会到规则型社会的转型与挑战 109
第一节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 120
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成就与挑战 120
二、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表现及其影响 129
三、城市化滞后条件下的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 133
第二节 城乡分割的形成及其影响 140
一、工业化战略与城乡分割的成因 140
二、城乡分割的历史与现实 143
三、城乡分割政策的经济、社会后果 145
第三节 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 151
一、城乡融合的动力机制 152
二、有关城乡统筹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认识误区 157
三、城乡融合的政策措施 162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 171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地区的扩大 171
二、国际贸易的增长与结构升级 172
三、外资等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流动 174
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76
第二节 全球化进程与工业集聚 177
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集聚 180
二、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失衡 186
第三节 从区域失衡到区域平衡 189
一、区域平衡的动力机制 190
二、区域平衡发展政策的调整及其效果 197
三、如何在经济增长中实现区域平衡? 202
第一节 公共服务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 211
一、基础教育的大发展 212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213
三、养老保障与其他社会保障的成就 215
四、房地产业和居住条件的巨变 217
第二节 公共服务相关领域的市场化改革 220
一、公共服务相关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道路 221
二、为什么要对传统的福利制度进行改革? 235
第三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的不均等 242
一、城乡分割下的公共服务城乡不均等 243
二、分权体制下的公共服务区域不均等 247
三、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公共服务的人际不均等 249
第四节 从追求效率到强调公平 252
一、坚持市场化方向,调整市场化方式 252
二、公共服务筹资的社会化和供给的市场化 256
第一节 内部失衡 262
一、非平衡发展模式的代价 262
二、宏观失衡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困境 269
第二节 外部失衡 282
一、外部失衡的若干现象 282
二、外部失衡是如何产生的? 287
第三节 从内外失衡到发展平衡的动力机制 302
一、快速发展和平衡发展需要携手并进 303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 306
三、建设“和谐世界”要求中国负起大国责任 310
四、政府职能转换的条件已经成熟 311
第四节 面向平衡发展的体制和政策调整 312
一、体制层面的调整 313
二、政策层面的调整 316
第一节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历史、现实与未来 323
第二节 中国的发展经验说明什么? 327
一、适宜的制度和发展模式可能是多元的 327
二、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因时代所需而调整 330
三、制度的试验对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是重要的 332
四、主动融入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须 334
第三节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335
一、形成新的发展道路 336
二、形成新的世界格局 338
参考文献 341
后记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