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一、分析制度演化至关重要 1
二、制度演化分析的历史回顾 3
上篇 制度演化的基本理论 23
第一章 制度演化分析的方法 23
第一节 制度的“截面”分析与演化分析 23
第二节 制度演化分析的实证与规范 26
第三节 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制度主义 29
第四节 主因素决定论与多因素互动论 38
第五节 行为动机 43
第六节 广义经济人假设 56
第七节 交易能力差异性假设及其他假设 82
第二章 制度:定义、分类、特征 90
第一节 制度的定义 90
第二节 制度的分类 100
第三节 制度的特征 106
第三章 制度的收益与成本 126
第一节 改制成本、创立成本与创立收益 127
第二节 实施收益与实施成本 137
第三节 维持成本与持有成本 142
第四节 收益和成本的度量 150
第四章 制度的需求、供给与制度的均衡 155
第一节 制度的需求 158
第二节 制度的供给 180
第三节 制度的均衡与稳定 201
第五章 单项制度演化的方式 215
第一节 单项制度演化的三种方式:个体式、协议式、强制式 215
第二节 个体式制度演化 221
第三节 协议式制度演化 228
第四节 强制式制度演化 237
第五节 单项制度演化的渐进与突变 264
第六章 制度系统的演化 269
第一节 制度系统的演化是一个马尔科夫过程 270
第二节 短期中决定制度系统演化的随机矩阵及其变化的因素 282
第三节 长期中引起制度系统外源演化的因素 351
第七章 政府在制度演化中的作用 373
第一节 政府在制度演化中应有的作用 373
第二节 政府在制度演化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分析与评价 379
第三节 制度演化的自发性与预设性 388
下篇 基本理论的运用: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析第八章 一个理想化的集权模式:乌托邦? 397
第一节 理想化的集权模式应有的特征 397
第二节 理想化的集权模式可能成为现实的模式吗? 405
第九章 高容量低质量计划的经济后果 418
第一节 计划的容量与质量及成本与收益 418
第二节 高容量低质量计划的不良经济后果(Ⅰ):劳动者工作激励的丧失 420
第三节 高容量低质量计划的不良经济后果(Ⅱ):不均衡引起的低效率 425
第四节 高容量低质量计划的不良经济后果(Ⅲ):充分就业、非充分效率的国民收入水平 436
第五节 战时共产主义模式演化方向 460
第十章 斯大林模式中的消费品市场 470
第一节 消费品市场的制度特征 470
第二节 消费者行为 472
第三节 计划中心的行为 476
第四节 消费品市场的供求关系 479
第五节 市场供求的数量调节 485
第十一章 斯大林模式中的个人收入差别分配制度 493
第一节 差别分配制的初始形态 493
第二节 差别分配制的初始形态与劳动者行为及其效率 510
第三节 政治思想工作制度:失败的尝试 516
第四节 差别分配制的完善:奖金制 519
第五节 福利制度的影响:效率与公平 535
第十二章 斯大林模式的生产系统:双层控制与两种公有制 541
第一节 双层控制与两种公有制 541
第二节 双层控制体制中的指标控制与计划价格 545
第三节 双层控制体制中生产单位的三种行为倾向 572
第四节 生产单位的创新行为 589
第十三章 双层控制的经济绩效:短缺与经济波动 597
第一节 双层控制下的短缺 597
第二节 双层控制下的宏观经济(Ⅰ):短期总供给 603
第三节 双层控制下的宏观经济(Ⅱ):长期增长 616
第十四章 官僚主义倾向及其后果 627
第一节 官僚主义的原因 627
第二节 官僚主义的后果 635
第十五章 斯大林模式的制度趋向 640
第一节 模式绩效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 640
第二节 对斯大林模式绩效的评价 642
第三节 决策分层化:陷入循环的制度演化 649
第十六章 分权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666
第一节 对分权模式的理论探讨:兰格、布鲁斯、锡克 666
第二节 南斯拉夫模式的形成 672
第三节 分权模式形成的渐进过程 674
第四节 民主社会主义——一个可能的方向吗? 688
第十七章 兰格—布鲁斯—锡克模式:成就、问题与趋势 699
第一节 兰格—布鲁斯—锡克模式的成就与缺陷 699
第二节 私有制:产权制度自然演化所趋向的均衡状态 711
第三节 通向私有化的不同道路 725
后记 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