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名 3
《熬波图》 29
《歧路灯》 44
杂体诗 48
中国近世歌谣叙录 52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73
第一章 背景 73
第二章 经过 74
第三章 “外国的影响”与现在的分野 83
第四章 诗 85
第五章 小说 99
第六章 戏剧 114
第七章 散文 119
第八章 文学批评 120
附录:整理工作说明(赵园) 123
先驱者的足迹(王瑶)——读朱自清先生遗稿《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126
与黄晦闻先生论清商曲书 134
《现代英吉利谣俗及谣俗学》 142
《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 145
中国文评流别述略 147
论无话说 154
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 157
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 195
白话与文言 199
语文杂谈 202
诗多义举例 206
一 古诗一首 209
二 陶渊明《饮酒》一首 214
三 杜甫《秋兴》一首 216
四 黄鲁直《登快阁》一首 220
李贺年谱 225
李贺年谱补记 260
再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262
读书笔记 266
一 《元曲三百首》与《荡气回肠曲》 266
二 《杨荷集》 267
王安石《明妃曲》 269
歌谣与诗 272
一 真诗 272
二 创作新诗的参考 274
《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说 277
新语言 292
论“以文为诗” 302
论句子的主词及表句 311
中国散文的发展 318
诗的语言 337
一 诗是语言 337
二 诗与文的分界 338
三 诗缘情 340
四 组织 342
五 传达与了解 345
了解与欣赏——这里讨论的是关于了解与欣赏能力的训练 346
一 句子的形式(句式) 346
二 段落 348
三 主旨 348
四 组织 348
五 词语 349
六 比喻、典故、例证 349
文学与语言 352
理想的白话文——以“上口不上口”做标准 358
“好”与“妙” 362
教育经费独立 381
离婚问题与将来的人生 383
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 388
一 理论与实际 388
二 目的 390
三 教学与训育 392
四 教师 393
五 教材 394
六 文法、作文法、修辞法及国音字母 399
七 在教室中 400
八 改文与作文、说话 402
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概况 405
高中毕业生国文程度一斑 408
中国文学系概况 413
清华大学图书馆概况 417
赠言 422
文字改革问题 423
论大学共同必修科目 428
抗战的比喻 436
怎样学习国文 441
西南联合大学九周年校庆祝词 446
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校歌 447
我的南方 448
咫尺 450
为中国农业银行开幕式题诗 452
云南省选送留美公费学生预备班班歌 454
致萧涤非 455
父亲 459
心理学的范围 463
胜者 481
短篇小说的性质 483
异样的人 486
偷睡的 491
女儿底歌 494
源头 496
近代批评丛话 498
圣林 503
为诗而诗 505
纯粹的诗 517
警告日本当局 533
译诗二首 541
兰凯斯特机的声音 541
难民 542
编后记 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