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思想体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荣长海,张春新,姜晓梅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10062269
  • 页数:35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定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发展形态,牢牢把握十三年,紧紧依据党的十六大精神,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实际需要,构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在展开这个体系时,分别概述出关于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概念,提出“党的先进性”为其核心范畴,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策略理论的新贡献,最后落脚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相互关系。

导论 作为思想体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3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相互联系 7

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原则和方法 12

(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 13

(二)坚持党的十六大精神,牢牢把握“十三年” 14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7

第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19

一、主题与基本问题、主线、“主旨”的关系 20

(一)主题与基本问题 21

(二)主题与主线和“主旨” 23

二、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6

(一)建设实践主题和理论创新主题 2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方面的内容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1

三、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的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34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与邓小平理论的主题的关系 34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37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新概念、新范畴 4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主要的新概念、新范畴 41

(一)关于党的建设的新概念、新范畴 41

(二)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概念、新范畴 59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概念、新范畴 7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范畴 86

(一)党的先进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的起点 89

(二)“党的先进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生长点 91

(三)党的先进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的内容 93

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 98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展 98

(一)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重要原理的运用和发展 99

(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观点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104

二、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深入阐发 108

(一)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坚持和发展 108

(二)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内在要求的深刻揭示 111

三、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114

(一)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作用的当代解读 115

(二)对世界多样性的科学阐发和运用 120

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贡献 12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26

(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 126

(二)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129

(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求 132

(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135

(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13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42

(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探索 143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145

(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4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4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15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 15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关系 159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61

(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思路 164

四、新型工业化道路 166

(一)工业化和信息化并重发展 166

(二)科技和教育的优先发展 172

(三)可持续发展思路 176

第五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 182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182

(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184

(二)社会主义社会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 186

(三)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 188

(四)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190

二、处于发展初期的世界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 192

(一)世界社会主义的初始性、前进性和曲折性 192

(二)中国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及发展阶段划分 196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进一步阐述 197

三、对现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科学认识 202

(一)对“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辩证统一关系的新阐述 202

(二)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的新概括 205

(三)对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与扩大对外开放辩证统一关系的新阐发 207

四、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211

(一)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12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14

(三)在改革开放中谋求发展 216

(四)作为领导、推动、规范和保证发展的政治权力的正确运用 218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新贡献 221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21

(一)提出“两个先锋队”的基本依据 222

(二)准确把握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特别需要澄清的两个问题 225

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 229

(一)党的思想建设的任务 230

(二)党的组织建设的目标 233

(三)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 236

(四)党的制度建设的具体体现 238

三、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 239

(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 240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42

四、党内民主的发展 245

(一)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的历史过程 245

(二)新时期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要求 246

五、党的阶级基础和党的群众基础 250

(一)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的新要求 251

(二)党的阶级基础和党的群众基础的新要求 253

(三)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属性 255

(四)社会各方面优秀分子的入党问题 257

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59

(一)腐败现象的产生和实质 260

(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262

(三)反腐倡廉的战略部署 264

七、党的最低纲领与党的最高纲领的关系 267

(一)党的最低纲领与党的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 267

(二)党的最低纲领与党的最高纲领在实践中的有机统一 269

八、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272

(一)对党的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 272

(二)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科学阐述 274

(三)对党执政为民、执政兴国理念的坚持 277

第七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28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思路 28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思路 28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思路 28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思路 28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292

(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发展目标 292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95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终结的目标 29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针 300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正确对待的若干重大关系 301

(二)“四个尊重”的重要意义 30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310

(一)21世纪上半期的“新三步走”战略 311

(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312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重点 314

(一)“三农”问题 314

(二)国有企业改革 320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保证 324

(一)国防和军队建设 324

(二)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 329

结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334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35

(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理论武器 337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行动指南 338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制定方针政策和开展一切工作的判断和检验标准 341

二、实现科学发展的理论先导 343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奠基作用 343

(二)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346

后记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