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社会学和中国经验(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3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3
什么是社会和社会学? 3
社会科学不再单纯以研究对象划分学科界限 5
社会学的科学化和人文化双重特征 6
第二节 社会学的基本假设和经验基础 8
社会学是否需要基本假设 8
社会学的基本假设 10
注重研究重大现实问题的学科特点 12
第三节 中国经验的形成及对中国社会学的意义 14
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 14
中国经验和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17
第一章 中国社会学的产生(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3
第一节 启蒙与西学东渐:社会学的产生 23
社会思想与社会学思想 23
群学与社会学 28
第二节 社会进化:天演、变法、保群 33
天演人变:寻求社会进化的规律 33
群学:内圣外王和群本主义 37
第三节 现代化:改良与制度变迁 41
社会学改良思想与学术的制度化 41
学术走向生活及其反思 49
第二章 中国社会近代以来的演变(应星,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57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遗产 57
以中国为中心的国史观 57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 59
清代的遗产 61
第二节 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 62
从天朝帝国到民族国家的巨变 62
双轨政治的终结和社会的解体 63
二元结构和过密化下的经济发展 65
文化认同的危机与重建 70
第三节 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71
中国革命的胜利 71
总体性社会的基本特征 71
中国社会第三次转型的启动和背景 76
第三章 家庭与婚姻(杨善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81
第一节 中国当代城乡家庭制度变迁的背景 81
行政等级金字塔与社会发展的梯级模式 81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8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83
第二节 城乡家庭制度变迁的特征与机制 85
城市家庭制度变迁 85
农村家庭制度变迁 86
社会变迁对城乡家庭的影响 87
第三节 处于社会转型中的家庭策略 89
关于家庭策略的研究回顾 89
社会转型中家庭策略的基本特征 92
第四节 社会转型中的婚姻 93
婚姻文化模式:从家族婚到自主婚 93
现阶段城乡婚姻的特征 98
第五节 家庭制度变迁与社区情理 101
影响城乡家庭制度变迁的因素 101
家庭制度变迁的目标 103
关于社区情理 104
第四章 宗族和家族(张小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107
第一节 “宗族”的形式论和实质论 107
家族与宗族之辨 108
从形式论到实质论 110
第二节 宗族、家族的形态 113
宗族的早期历史形态 113
宗族的文化创造 116
宗族模式:水波差序对驻波差序 118
第三节 国家、土地与革命 120
宗族的国家模式:边陲说与中心说 120
宗族与土地 122
宗族与革命 124
第四节 理解宗族的本土视角 126
实质论的宗族观点 126
水波差序格局对驻波差序格局的观点 127
边陲说与中心说的观点 128
华南基层社会的宗族文化创造 129
宗族土地经济的公有制度 130
第五章 社区和公民社会(王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134
第一节 社区的概念、基本要素与范围 134
社区概念的起源 134
社区构成要素 135
社区范围的确定 136
第二节 社区公民社会兴起的宏观视野 137
世界性的社区发展潮流 137
中国社区成长历程 139
第三节 政府推动下的社区建设和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141
划定邻里社区规模 142
居委会自治 142
让街道也褪去行政色彩 146
第四节 追求自治的社区公民行动和政治参与 149
自荐参选人大代表 149
社区民间组织行动 151
社区公民行动的政治影响力 152
第五节 社区公民社会成长与城市治理关系重构 154
中国社区公民社会成长的特性 154
共同治理:塑造新型政治关系 156
第六章 组织过程与制度安排(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159
第一节 国家控制下的组织结构 160
国家推动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控制 160
城乡社会组织 162
组织中的个人 165
第二节 改革时期的组织结构变迁 168
农村改革与组织变迁 169
农村自治组织 171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175
第三节 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组织 177
单位组织功能弱化 178
城市民间组织的发展 180
第七章 社会分层(李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187
第一节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187
传统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征 187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变 191
第二节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197
农民的职业分化与新职业体系的形成 197
体力劳动工人队伍的变化 198
个体、私营工商层的兴起 200
身份制的变迁 201
单位制的变迁 204
第三节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的分析 206
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 206
中心群体与边缘群体 207
社会利益群体与改革 210
“倒丁字形”的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 211
关于贫富分化的分析 213
中国社会学界对于转型时期社会分层的其他理论解释 215
第四节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217
阶级结构定型化 217
精英群体关系的变化 219
中间阶层的发展趋势 221
阶层利益的多元化 223
第八章 性别与性(佟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28
第一节 性别与性研究对社会学方法论的影响 228
性别研究挑战“价值中立”的学术立场 228
性研究挑战二元思维和本质主义 231
超越绝对主义 233
第二节 公民权意义上的性别政治与性政治 234
公民权与性别身份的讨论 235
公民权与性权利的讨论 237
第三节 “大家”与“小家”下的性别 239
国家、家庭与妇女解放 239
婚姻家庭内部的性别关系 243
第四节 社会变迁下的性别发展 245
经济增长与性别平等 245
非农化过程中的女性 248
社会流动、阶级与性别 249
第九章 代际关系(吴小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54
第一节 社会学与人类学视野中的代际关系 254
代和代际关系:一些基本概念 254
代际关系的基本解释框架和相关争论 256
第二节 中国社会的代际关系及其变迁 259
中国传统社会的代际关系 259
中国转型社会的代际关系 261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代际关系及其研究的新走向 266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代际关系的新走向 266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代际关系研究的新走向 271
第十章 教育和公平(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278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概念 278
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 278
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公平观 281
第二节 从权利平等到教育机会均等 283
“文革”前十七年:阶级内的平等 283
“文革”十年:教育平等的乌托邦 284
20世纪80年代:“分数面前的平等” 285
“教育产业化”的政策 286
第三节 教育机会和社会分层 286
高中阶段的教育机会和社会分层 287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289
第四节 教育公平问题的讨论 298
教育究竟能否促进社会公平 298
权利的平等仍然是问题吗 299
两种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 300
公平与优秀的矛盾 300
影响教育公平的新动因 301
第十一章 种族与族群关系(马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304
第一节 “民族”和“族群”的定义 304
西方社会学研究中的“种族”、“民族”、“族群”定义 304
斯大林的民族理论 306
“民族”、“族群”概念在我国民族研究中的引入 307
第二节 多民族国家指导民族关系的理论框架和政策目标 309
“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在欧洲的兴起 309
美国种族一族群关系发展史上的三个阶段 310
中国传统的族群观和族群关系理论 312
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313
第三节 现实社会中族群关系的研究方法 315
衡量族群关系的变量体系 315
族群分层与社会流动 321
影响族群关系的因素 323
第四节 族群关系的专题研究 331
族群集团在人口结构方面的差异 332
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 332
族群居住格局 334
族际通婚 335
政府制定的以族群为对象的制度 337
第十二章 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罗家德,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341
第一节 社会网理论的发展 341
个人层次的社会网研究 342
集体层次的社会网研究 344
网络动态学 347
第二节 社会资本理论及其衡量 348
社会资本的定义与分类 348
集体层次的社会资本 349
第三节 中国人的关系 352
差序格局下的关系网络 353
人情交换与工具性交换 355
中国人关系的四分法——家人、熟人、弱连带与无连带 356
加入权力维度的关系类型 358
第四节 中国社会资本的衡量 360
自我中心社会网的衡量 360
整体网的衡量 363
第十三章 政治社会学与中国改革(杨大利,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贾宝林,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375
第一节 中国个人权力地位获得的制度环境及其演进 375
改革前个人权力地位获得的制度环境 376
改革后个人权力地位获得的制度环境及其演进 381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的政治体系及其发展 38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系及其发展 385
社会结构转型与政治体系 387
社会经济转型的政治动因分析 390
第三节 政治社会学与当代中国现实 393
经济社会转型与权力资源分配 393
当前中国政治体系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策 396
第十四章 大众传媒(崔保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403
第一节 现代社会与大众传媒 404
理解大众传媒 404
大众传播与大众传媒 405
大众传媒的历史变迁 408
第二节 现代中国的大众传媒 410
新闻事业的沿革与发展 410
从新闻事业到大众传媒 412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 413
中国传媒产业的分类 415
第三节 中国大众传媒体制 420
大众传媒的性质与社会功能 420
中国特色的大众传媒 422
大众传媒的自由与责任 424
第四节 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 426
网络社会的崛起 426
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 428
大众传媒的未来 429
第十五章 文化、价值观与社会心态(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433
第一节 文化、价值观与社会心态:概念界定 433
文化:一个歧义丛生的概念 433
价值观与社会心态 435
第二节 传统价值观与社会心态:中国文化溯源 439
中国人的“公”与“私” 440
中国人的性格 443
人情与面子 445
第三节 变迁:对外部世界冲击的回应 448
接触现代:困境与选择 448
“五四”运动与反传统浪潮 450
两项个案:透视社会心态之变迁 452
第四节 第二次裂变:转型时代的精神革命 455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455
价值观与社会心态的嬗变轨迹 458
边际人:中国人的精神群像 461
中国人价值观与社会心态变化的新趋势 464
第十六章 中国宗教与民间信仰(方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471
第一节 中国宗教共同体的建构 471
概念辨析:宗教、民间信仰和迷信 471
有关中国人宗教信仰的迷思 473
当代中国社会的宗教图景 473
第二节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宗教制度 475
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型 475
中国宗教:政府管制与宗教变迁 479
第三节 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和宗教行为 481
宗教心理和行为:多维的研究路径 481
宗教(群体)资格:中国人的宗教行为模式 483
第十七章 移民与社会流动(李春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495
第一节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流动 496
经济改革之前的社会流动 496
社会流动模式的转变 499
开放性与社会流动率 501
各阶层的社会流动特征 50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城乡移民运动 508
工业化与城乡移民运动 509
对城乡移民运动的理论解释 511
反城市化战略与城乡移民 512
民工潮与农民工现象 515
第三节 移民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 516
劳动力流动与移民 517
社会隔绝与移民的市民化障碍 518
城乡移民与社会经济地位流动 521
第十八章 经济发展、社会变化与人口转变(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525
第一节 中国独特的人口转变 525
人口转变的影响因素 526
计划生育政策 527
人口转变的成效 528
第二节 人口红利、增长源泉和增长绩效 530
人口与经济发展 530
增长源泉与人口红利 532
劳动力供给效应和储蓄效应 533
第三节 人口转变与经济社会挑战 535
“未富先老”导致劳动力短缺 535
增长源泉及可持续性 538
人口结构失调的社会经济因素 541
第四节 发展阶段转折及其社会经济含义 543
“刘易斯转折点” 544
增长方式如何转变 545
“库兹涅茨曲线” 546
劳动力市场制度演变 548
第十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关系(蔡禾,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553
第一节 城市化的历程 553
城市化过程与阶段 554
中国城市化的地域特征 557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化 559
大城市圈的形成 560
第二节 城市化的特征 562
行政主导:从资源垄断到政策引导 562
发展路径:从单向到双向 564
城市社会:从单位社会到阶层化社会 567
第三节 城乡关系 571
城乡分治 571
城乡不平等 573
走向协调发展的城乡关系 577
第二十章 技术与社会变迁(邱泽奇,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583
第一节 技术的知识系谱 584
科学、技术与社会 585
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 586
社会学:技术与社会 588
第二节 科技在中国:基本特征 595
科技体系 595
国家主导 596
重大科技成果 598
第三节 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 599
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的解释框架 599
案例一: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 600
案例二:纺织技术的扩散 602
案例三:信息技术的应用 603
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606
第二十一章 全球化中的文化冲突与共生(苏国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610
第一节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610
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中的不平等格局 610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观念的冲击 612
全球化并不必然导致民族国家的衰落 613
全球化与民族认同 615
第二节 全球化与文化冲突 617
全球化在文化上的表现及其与中国的国家利益 617
全球化与民族传统文化 619
全球化与文化多元性 621
警惕“多元文化主义”的陷阱 622
消费主义与传统文化 623
第三节 充满悖论的全球化过程 626
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悖论:人权与主权的对立 626
全球化是充满风险的过程 628
现代性充满了不确定性 631
第四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共生 633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是全球性与在地性的对立统一 633
“和而不同”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635
文化自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637
文化自觉:“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641
第二十二章 健康和医疗(顾昕,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 647
第一节 医疗体制的类型学:理论框架与国际经验 648
医疗服务的性质和特点: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 649
医疗服务的组织模式 651
公立医疗机构的组织和治理变革 652
医疗卫生体制的多样性 655
第二节 中国健康保障体系的制度演变 658
集体主义的嵌入性:计划体制下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特征 658
市场转型与传统医疗保障体系的瓦解 661
中国城市:从单位医保制走向社会保险制 662
中国农村:从社区医疗保险到国家医疗保障 665
走向全民医保:国家与市场的再定位 666
第三节 中国医疗服务递送体系的制度演变 669
没有市场化的商业化:从事业单位到企业化管理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670
没有民营化的商业化:市场转型中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 672
第四节 医疗体制改革: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674
中国医疗卫生资源的总体情况 675
医疗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及其后果 677
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政府正确地履行其职责 678
第二十三章 老龄化社会与养老(裴晓梅,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684
第一节 中国的人口变迁 685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测量 685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687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688
老年群体的分化 689
人口变迁理论的解释 691
第二节 关于老龄化的社会学研究 693
基本理论视角 693
现代化理论对老年人社会地位变化的阐释 694
中国社会学关于养老的研究 696
第三节 老龄化与社会制度变迁 697
老龄化与家庭 697
老龄化与经济 699
老龄化与卫生保健 702
第四节 养老的社会建构 704
国家责任的界定 704
福利分配与社会分层 705
福利多元主义的发展趋势 707
第二十四章 社会政策与反贫困行动(关信平,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 711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基本原理 711
社会政策的概念和领域 712
社会政策的基本要素 714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 720
我国社会政策的历史发展及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 720
和谐社会目标下中国社会政策体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议题 723
第三节 当代世界的贫困问题及贫困理论 727
当代世界的贫困问题 727
当代各国的贫困理论及反贫困实践 730
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困行动 735
当代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及反贫困行动 736
当代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及反贫困行动 742
第二十五章 越轨行为与犯罪(王大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750
第一节 越轨行为及其分类 750
越轨行为的界定 750
越轨行为的分类 751
社会转型期中国越轨行为的突出表现 752
第二节 犯罪行为及其分类 752
犯罪行为的界定 752
犯罪行为的分类 753
社会转型期中国犯罪行为的突出表现 753
第三节 越轨和犯罪行为的类型及其特点 755
中国越轨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755
中国犯罪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756
第四节 越轨与犯罪的社会控制 759
中国特色的社会控制理论 759
当代中国社会控制的实践经验 760
第二十六章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赵鼎新,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 766
第一节 社会运动的相关概念和西方传统理论 766
什么是集群行为、社会运动和革命 766
西方传统社会运动理论 770
第二节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发展 772
政治过程理论的崛起 772
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社会运动研究 776
社会运动研究的困境和出路 778
第三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和社会运动动态 784
中国城市阶级政治前景 784
中国环保运动 788
第二十七章 资源和生态环境(洪大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798
第一节 环境、资源与环境社会学 798
环境与资源的概念 798
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800
环境社会学与资源社会学 804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致因分析与启示 806
环境问题概述 806
关于环境问题的致因分析 810
建设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816
第三节 环境关心测量的意义与实践 817
环境关心的概念与测量的复杂性 818
环境关心量表(NEP)的提出与修订 821
修订过的环境关心量表在中国的应用 825
第二十八章 风险社会与新型社会风险(杨雪东,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833
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社会的来临 833
风险的概念 833
风险的类别 837
风险社会的含义 838
第二节 风险社会的治理机制 842
风险与风险治理 842
现代风险治理的机制 844
风险治理机制的关系 849
第三节 变革的社会与中国的新型社会风险 849
中国社会变革的特点 849
中国社会面临的新型社会风险 851
中国当前风险状态的基本特征 855
第四节 建设共存-共担的复合风险治理机制 857
SARS危机与“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857
复合公共责任与复合治理 860
通过复合治理走向和谐社会 862
第二十九章 社会建设与社会和谐(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866
第一节 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866
新时期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 866
和谐社会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868
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 869
和谐社会建设与市场经济 870
第二节 社会建设与社会政策 871
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 872
分配政策的调整 873
社会政策调整的取向和特点 874
第三节 社会政策变化的基本内容 875
人口政策的变化 876
就业和劳动关系政策的变化 877
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 880
反贫困政策的变化 882
教育政策的变化 885
第四节 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889
城乡关系问题和反贫困问题的考验 890
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挑战 890
就业问题和劳动低成本时代逐步走向终结 891
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的压力 892
环境、资源与快速发展的矛盾 892
第五节 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改革 893
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 893
社会管理与社区建设 894
社会管理与社会组织 896
社会体制改革 897
后记 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