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环境哲学 1
第一节 环境哲学 2
第二节 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石——和谐哲学 7
第二章 环境价值 21
第一节 环境价值的概念界定 22
第二节 环境价值的理论基石——劳动价值论 24
第三节 环境价值的计量 26
第四节 完善环境价值补偿的对策 28
第三章 环境伦理 32
第一节 环境伦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 33
第二节 环境伦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设计 38
第三节 环境伦理对人类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 42
第四章 环境立法 46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环境立法确立了价值理念 47
第二节 环境立法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律保障 55
第三节 我国环境立法的现状分析 63
第四节 我国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68
第五节 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对策 71
第五章 环境公平 78
第一节 环境公平的内涵界定 79
第二节 环境公平的当代价值 83
第三节 环境公平的现状分析 85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环境公平的现代建构 93
第六章 生态文明 101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历史逻辑 102
第二节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转型的最终归宿 108
第三节 实现生态文明的途径 113
第七章 生态安全 117
第一节 生态安全的概念界定 118
第二节 生态安全的价值向度 126
第三节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体系 131
第八章 循环经济 137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科学界定 138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142
第三节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145
第四节 循环经济的实现对策 149
第九章 绿色GDP 154
第一节 传统GDP的理论缺陷及实践误区 155
第二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绿色GDP的支撑 159
第三节 绿色GDP在国内外的探索 162
第四节 绿色GDP的核算难点 166
第五节 构建绿色GDP的核算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170
第十章 科学技术 174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75
第二节 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驱动与支撑作用 177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技术的导航器 180
第四节 促进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85
第十一章 人口因素 189
第一节 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0
第二节 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 191
第三节 实现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95
第四节 实现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98
第十二章 公众参与 203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基本内涵 204
第二节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207
第三节 公众参与制度的缺陷 211
第四节 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设计 213
第十三章 再生能源 217
第一节 我国的能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18
第二节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 220
第三节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巨大 223
第四节 我国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障碍分析 228
第五节 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231
第十四章 清洁生产 236
第一节 清洁生产的内涵 237
第二节 实现清洁生产的价值理念 240
第三节 清洁生产在国内外的实践 243
第四节 我国进行清洁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247
第五节 实施清洁生产良性循环的相关对策 250
第十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 256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界定 257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进程 258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作用 261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缺陷 264
第五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269
第十六章 环境责任保险 277
第一节 保险模式 278
第二节 承包范围 281
第三节 保险费率 283
第四节 索赔时效 284
第五节 承保机构 285
第十七章 环境传播 287
第一节 环境传播的内涵及特征 288
第二节 环境传播的历程 289
第三节 环境传播的审视 293
第四节 环境传播的展望 295
参考文献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