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概念演变及其多学科研究第一节 对边缘性人格的早期认识 36
第二节 心理测验对边缘性人格的研究 39
第三节 描述性精神病学对边缘性人格的研究 41
第四节 实证和认知心理学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 46
第五节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亚型 51
第六节 DSM、ICD-10中的边缘性人格障碍 56
第二章 精神分析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第一节 传统精神分析学家的贡献 63
第二节 现代客体关系理论家的贡献 69
第三章 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第一节 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 84
一、精神分析运动的内部演变 84
二、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86
第二节 克恩伯格的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 92
一、客体和客体关系 92
二、自体—客体发展的机制 94
第三节 克恩伯格对情感、驱力和客体关系的整合 97
一、自体与自我的诞生 97
二、驱力诞生于带有情感投注的客体关系之中 100
三、情感及其在驱力及客体关系形成中的作用 102
四、小结:客体关系、情感及驱力三者的关系 106
第四节 克恩伯格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107
一、正常“自闭”或原始未分化阶段 107
二、原始的自体—客体表象未分化阶段 107
三、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的分化 109
四、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的整合和内部心理结构的发展 111
五、超我的整固和自我的整合 113
第五节 克恩伯格与科赫特的分歧与争论 115
第四章 克恩伯格的边缘性人格组织理论第一节 三种结构化的人格组织 120
第二节 边缘性人格组织的“假定性”诊断 123
第三节 对边缘性人格的结构性分析 129
一、边缘性人格的自我功能分析 129
二、边缘性结构中的伊底和超我 145
第四节 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发生动力学分析 148
第五章 克恩伯格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学第一节 精神分析治疗学的基本原理 153
一、治疗过程 153
二、治疗技术 155
三、治疗师的作用 161
四、治疗过程的心理动力学 163
五、技术的修正 167
六、治疗结果 168
第二节 从表达性心理治疗到移情焦点治疗 169
一、克恩伯格治疗方法的演变 169
二、移情焦点治疗 177
第三节 克恩伯格的移情焦点治疗案例 191
一、案例一 191
二、案例二 199
第六章 移情焦点治疗方法在我国的临床应用第一节 对一例女大学生患者的移情焦点治疗 226
一、一般情况和现病史 226
二、成长史 230
三、诊断评估与治疗合同签订 232
四、治疗过程 235
五、小结 243
第二节 对一例离异女患者的移情焦点治疗 243
一、一般情况和现病史 243
二、成长史 251
三、诊断 254
四、心理结构性分析 255
五、治疗过程 270
六、小结 286
第三节 对移情焦点治疗方法的本土化反思 288
第七章 对克恩伯格理论的总体评价第一节 理论贡献 300
第二节 理论局限 305
参考文献 308
后记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