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中旺著
  • 出 版 社:北京:长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07082682
  • 页数:1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系统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探求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对策。作者在大量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和实践考察的基本上,以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RS/GIS技术,DPSIR(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 Framework,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概念模型,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方面,分析以汉江流域发展现状以及塑造这一现关的驱动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自身压力,并评价了该工程对江汉流域的影响,以及消除影响,实现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响应。从宏观层面建立了跨流域调水区的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招标体系,并以汉江中地的襄樊市为典型代表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求该研究对其他跨流域调水区及流域可持续发展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研究背景概述 1

地球上的水间题 1

我国的水危机 2

流域的水矛盾 4

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 6

跨流域调水系统及其基本特征 8

跨流域调水系统 8

跨流域调水系统的基本特征 9

跨流域调水区国内外研究现状 10

国外跨流域调水区研究现状 10

国内跨流域调水区研究现状 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流域的影响研究 12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 17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17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 18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1

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流域系统概念与特征 22

流域系统的组成 24

流域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6

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 28

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30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概念模型PSR到DPSIR 33

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33

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35

指标体系概念模型:从PSR到DPSIR 3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Driving Force 39

调水的必要性 39

近期引汉调水方案 41

引江工程总体布置 43

汉江流域现状分析——Pressure-State 46

自然本底现状 46

资源赋存现状 51

社会发展现状 58

经济发展现状 62

生态环境现状 66

主要制约因素 7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流域发展的影响——Impact 74

对资源系统的影响 75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81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93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00

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对策——Response 106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 106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重点建设 110

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114

和谐社会构建思路 118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123

流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及其特点 123

流域系统的层次性 125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126

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27

指导思想 127

流域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128

指标体系的构建 129

指标体系的功能 129

指标体系的建立 130

流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133

层次分析法(AHP) 133

主成分分析法 134

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集成评价方法 135

流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估 136

数值的标准化和权重的确定 136

模块层、领域层要素权重的确定 136

综合评估结果分析 137

襄樊市背景条件分析 139

自然地理条件 140

经济社会现状 141

主要制约因素 142

襄樊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保护状况 144

水资源量 144

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现状 145

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48

襄樊市经济社会发展及水资源需求分析与预测 151

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水平预测 151

水资源需求量分析 152

水资源供应量分析 15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市的影响分析 153

有利影响 154

不利影响 155

襄樊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158

襄樊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159

兴建崔家营、新集水利枢纽工程,缓解调水对襄樊的影响 159

实施引丹清泉沟和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 159

加强生态环境安全规划、建设和管理 160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 160

狠抓水污染控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160

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 161

把握机遇,将襄樊建设成全国优秀的生态山水城市 161

结论 162

创新之处 163

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163

参考文献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