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四段式”的国家政体演化规律 1
二 大变革大争鸣孕育着思想发展高潮 3
三 孔子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 5
四 管子理论的特征与社会实际意义 7
五 墨子的观点立场及其理论的社会价值 10
六 老子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社会价值 13
七 四大思想家的理论分析比较 15
第一章 孔子其人 21
一 家世与其本人经历 21
二 政治生涯 25
三 著书立说 36
第二章 集权人治社会的品德教育 43
一 仁德是人生的根本信仰 43
二 复杂人生的十大基本规律 46
三 名声是人生追求的抽象价值 49
四 “有用”是人生追求的实际价值 50
五 心正动善是人生的行为标准 51
六 认清君子与小人的十大区别 54
七 把握君子的十大特征 55
第三章 集权人治社会的行为准则 58
一 广泛了解他人密切联系大众 58
二 看大处,宽以待人 59
三 分是非,严惩恶棍 61
四 找差距,严于律己 64
五 谦逊质朴不好强 65
六 举止言行文雅规范有礼 66
七 言行一致不夸海口 69
第四章 集权人治社会的官德要求 71
一 忠于职守全心为民 71
二 严肃认真忙而不乱 74
三 遵纪守法行为得当 76
四 官正世风正 77
五 官员六戒 79
第五章 集权人治社会的治政方法 81
一 明确大政方针 81
二 以德治国以理服人 82
三 名要正言则顺 85
四 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86
五 积极引进合理用人 88
六 明察秋毫通情达理 92
七 注意工作方法 93
八 揣测昏君未来 94
第六章 集权人治社会的学习规则 95
一 树立为国为家而学的目的 95
二 把握九大学习规律 96
三 端正学习态度 99
四 讲究学习方法 101
五 改善教育方法 105
第七章 集权人治社会的民风导向 107
一 儿女孝顺父母 107
二 官民敬奉上司 109
三 热情亲友互相帮助 112
四 诚实无欺公平正直 115
第八章 集权人治的错误点评 118
一 宿命不前 118
二 等级森严 118
三 对上级阿谀奉承 119
四 反对民主,主张上下的奴役关系 119
五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20
六 男尊女卑夫唱妇随 120
七 因循守旧不越古人雷池半步 120
八 见风使舵,做事不坚强 121
九 回避矛盾,不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 121
十 鄙视劳动人民 121
附录 《论语》原文 123
第一章 管仲其人 157
一 青年时代 157
二 为齐相 159
三 治齐与“尊王攘夷” 164
四 创建霸业 166
五 救邢存卫 169
六 召陵之盟 172
七 著作及思想 175
第二章 集权法治的主要思路 177
一 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 177
二 制定控制天下的纲领 180
三 治国法纲要与民同利 181
第三章 集权法治是国泰民安的重要保证 187
一 法制是治国的根本手段 187
二 在法律面前一视同仁 191
三 法制要完善到动无非法的程度 195
第四章 掌握调研方法把握社会动向是集权法治的基础 206
一 了解社会状况的百问 206
二 分析社会动向的“八观 209
第五章 集权法治的主要对象 215
一 君臣的职责与行为规范 215
二 官民的依存与协调规则 221
三 学子的职责与法纪 227
第六章 实行集权法治的君臣条件 230
一 关心百姓生活规范百姓行为 230
二 公正严肃的执法态度 233
三 俭朴自律头脑清晰 236
第七章 实行集权法治的百姓条件 241
一 自觉遵守刑、正、法、德、道的行为规范 241
二 确立德、义、礼、法、权价值标准 242
三 以五行九惠教育人 246
第八章 实行集权法治的社会与时节条件 248
一 法令要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因素相适应 248
二 法令要与自然条件相适应 251
三 法令要与天时接替的阶段相适应 255
第九章 集权法治的基本内容 259
一 治国治军的七项原则 259
二 防止君、法、俗、民的四大伤害 260
三 用兵方法的八个环节 262
四 君主守业的九项办法 264
五 法治的“三本”、“四固”与“五事” 266
六 法治的“首宪”、“首事”及其他 268
七 法治的“九败”、“三险”与匡正 271
第十章 集权法治社会的强国之路 275
一 国家发展的规律与态势 275
二 强化国家的综合措施 280
三 依靠百姓发挥百姓的积极性 284
四 处理好邻国关系 285
五 言有所归兼听则明 287
第十一章 集权法治社会稳速发展的三条经验 288
一 发展生产增加人民收入 288
二 提高消费促进生产发展 289
三 强弱参半才能长治久安 302
第十二章 集权法治社会的君臣典范 304
一 君主的七大典范 304
二 大臣的七大典范 307
附录 《管子》原文选编 309
第一章 墨子其人 387
一 家庭出身与籍贯 387
二 生平历史 392
三 墨家的形成与主要活动 398
四 墨家的分裂与学术研究的勃兴 403
五 墨家的衰亡及其原由 406
第二章 墨子的民主法治学说的体系结构 409
一 民众的多元思想集中到君臣的一元思想 409
二 君言服从百姓利益善恶借助众人分辨 411
三 依法公正处理官民关系 414
四 圣人的一元思想要服从于民众 417
第三章 民意是立国之本 423
一 民众是万事的主宰者 423
二 民众是善良仁义之母 427
三 “力政”是万恶之源 432
第四章 法律是治国之纲 435
一 无法不治立法于民 435
二 依法办事规范言行 437
第五章 仁义是民主法治的基石 439
一 万事莫贵于义 439
二 排除万难地执行仁义 439
三 宣传仁义锲而不舍 442
第六章 博爱是民主法治的必要条件 445
一 自私无爱是罪恶之源 445
二 博爱是简便易行的安民措施 446
三 澄清非议以兼爱取代相恶 449
第七章 品德教育是民主法治的重要措施 452
一 修身是人之根本 452
二 品德源于环境的感染与舆论的引导 453
第八章 培养选拔人才是民主法治社会的强国之路 455
一 得人才者得天下 455
二 不拘一格用人才 460
三 成才在人不由命 462
第九章 和睦相处是民主法治的社会环境 467
一 战争是比盗、抢更严重的罪恶 467
二 一切为了和平 468
三 好战之理辨伪 472
第十章 民主法治国家的官员戒律 475
一 为官必禁的七种罪恶 475
二 为官必弃儒教非儒礼 477
三 为官必戒的奢侈生活 482
第十一章 民主法治社会的发展规律 485
一 掌握规律贵在学习 485
二 学有成效贵在方法 486
三 把住规律运用自如 489
第十二章 民主法治社会的行为评价 492
一 坚持以义为中心的行为评价标准 492
二 坚持着眼多数人利益的行为评价原则 496
三 坚持实事求是的行为评价方法 499
附录 《墨子》原文 501
第一章 老子其人 567
一 老子的生平 567
二 老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571
三 老子思想对后人的影响 573
第二章 民主群治的前提是明天道 579
一 道为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 579
二 规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582
三 规律的层次结构:“道一阴阳一万物” 587
四 宇宙事物的“正反动静”循环发展规律 591
五 事物发展规律在人们运用中的变异 594
第三章 民主群治的关键是依道而行 596
一 一言一行按规律办事 596
二 学习掌握规律的方法 600
三 按规律办事的基本准则 602
四 闭门省悟求实求真 606
五 认清“有”“无”的辩证关系 609
第四章 禁私欲克己奉公 613
一 辨善恶减私欲 613
二 柔情似水谦让他人 616
三 知足常乐淡泊名利 619
四 乱世之因源于私欲 620
五 “无为”治世长治久安 624
第五章 倡平等抨击等级制 626
一 百姓不尚贵君民应平等 626
二 君王敬百姓天下方太平 628
三 大国与小国和平共处 630
四 平等是万物的法则道者的目标 633
五 不图虚荣以身促平等 635
第六章 倡自由抨击严控制 638
一 圣君以身为教谦让为怀 638
二 诚心于民人尽其能 639
三 以“无为”治政不压人不扰民 640
第七章 倡博爱抨击损人利己现象 642
一 一视同仁以善为本 642
二 先人后己先百姓后官吏 643
三 人间三宝“慈”为先 646
四 礼贤下士和睦生财 648
五 节欲是福淳朴互爱 649
第八章 倡民主抨击独裁制 651
一 百姓是高楼之基国家之本 651
二 恪守信念相信群众 653
三 以柔治刚群策群治 654
四 民主治国世风日盛 657
第九章 倡德治抨击心治 659
一 忧天下之忧者才能为政 659
二 取余补缺广行天道 660
三 合众意以德服人 661
四 柔之胜刚弱之胜强 663
五 抗侵略重自卫 665
六 君主德操的四个层次 666
第十章 倡文明治国抨击暴政 670
一 高贵难以持久 670
二 百姓穷于官税重苦于政令多 672
三 民不畏暴无路则反 673
四 滥宰无辜罪孽深重 676
五 天道如网疏而不漏 678
第十一章 淘冶情操提高素质 681
一 理解他人得道成大器 681
二 专致事业不贪奢华 682
三 积善积德得人心 684
第十二章 提高办事效率的经验方法 687
一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687
二 有备无患防范未然 689
三 涤除虚荣忠孝慈爱 691
四 凡事留有余地 692
五 不自恃不自夸 693
六 不轻浮不急躁 694
七 谨慎从事化难为易 696
第十三章 理想的国家与社会 698
一 无交往居小国闭关自守 698
二 无奢望人人清贫乐道 700
三 无制度自觉善良从事 701
四 无官僚官为民服务 703
附录 《道德经》原文与注释 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