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篇 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第一章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 11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具体形式的建立 12
第二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具体形式典型模式的一般概述 18
第三节 不同经济体制模式的相互兼容 23
第四节 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改革 27
第二章 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 34
第一节 相互关系的基本内容 35
第二节 社会生产相互关系的优化标准和理论原则 3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关系具体形式的建立 42
第四节 中国社会经济相互关系的现状与改革 45
第三章 社会财富分配的具体形式 52
第一节 社会财富分配的概念和内容 53
第二节 按劳分配具体形式及其具体形式模式的建立 56
第三节 中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原则 70
第四节 中国分配体制改革的深入 73
第二篇 经济体制的核心第四章 经济运行机制 79
第一节 经济运行机制的概念和内容 79
第二节 经济运行分类机制的建立 84
第三节 经济运行机制典型模式比较 90
第四节 中国经济运行模式的选择 96
第五章 经济管理方法及其结构模式 102
第一节 经济管理方法的概念及内容 103
第二节 经济管理方法的建立和运用 106
第三节 中国经济管理方法结构模式的选择 115
第六章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 118
第一节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 118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运行目标和控制方式 122
第三节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典型模式比较 126
第四节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模式的选择 133
第七章 微观经济管理体制 137
第一节 微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 138
第二节 微观经济的运行目标和管理原则 141
第三节 微观经济管理体制典型模式比较 146
第四节 中国微观经济管理体制模式的选择 150
第八章 中观经济管理体制 155
第一节 中观经济运行管理的内容 155
第二节 中观经济运行管理的原则和方式 158
第三节 公共服务行业活力机制的建立和行业改革 160
第九章 宏观、中观、微观经济管理体制的统一与协调 170
第一节 宏观、中观、微观经济管理统一概论 171
第二节 投资管理体制及改革 177
第三节 生产资料流通管理及体制改革 181
第四节 消费资料流通管理的统一 185
第五节 财政、金融、税收管理体制及改革 187
第十章 经济管理机构 191
第一节 经济管理机构的概念、内容及一般形式 192
第二节 经济管理机构的建立 195
第三节 中国经济管理机构的理论模式 201
第四节 中国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方向 205
第十一章 涉外经济管理体制 208
第一节 外贸管理体制 209
第二节 技术和资金引进管理体制 215
第三节 涉外劳务管理体制 220
第四节 WTO与中国经济的全面开放 222
第三篇 经济体制的保障体系上 经济运行中的主观保障体系第十二章 教育、劳动力资源和科技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 229
第一节 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229
第二节 中国劳动力资源管理与体制改革 237
第三节 科技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240
第十三章 民族心理素质与经济体制的建立 243
第一节 民族心理素质及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244
第二节 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中国经济体制建立的影响 246
第三节 中华民族心理素质在当代的嬗变 258
下 经济运行中的社会保障体系第十四章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 263
第一节 政治体制的概念和内容 264
第二节 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266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与新的政治体制的建立 268
第十五章 民主、法律制度和文化管理与经济体制的协调 274
第一节 经济体制与民主制度的协调 275
第二节 经济体制与法律制度的协调 283
第三节 文化建设管理与经济体制的协调 289
第四篇 经济体制的改革第十六章 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和谐社会和反腐败的基础工程 295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提出和目标任务 296
第二节 改革经济体制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 298
第三节 反腐败制度体系的建立 301
第十七章 经济体制的改革道路 306
第一节 改革的一般准备 307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及改革决策权的划分 310
第三节 各国改革道路对比 315
参考文献 324
跋 325
附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