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第一阶段的文学(1917— 1927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
第一节 “五四”文学革命 1
第二节 新文学社团的涌现 7
第三节 对封建复古派的斗争和新文学统一战线的分化 10
第二章 新诗创作(一) 15
第一节 初期白话诗 15
第二节 郭沫若 21
第三节 湖畔诗人和小诗运动 34
第三章 新诗创作(二) 41
第一节 概述 41
第二节 闻一多 45
第三节 徐志摩 50
第四节 李金发 55
第四章 鲁迅的小说 60
第一节 鲁迅的生平与创作道路 60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 65
第三节 《阿Q正传》 77
第四节 《故事新编》 81
第五章 “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 85
第一节 概述 85
第二节 冰心 庐隐 92
第三节 王统照 许地山 97
第四节 叶绍钧 101
第五节 王鲁彦 废名 106
第六章 自我抒情小说 110
第一节 概述 110
第二节 郁达夫 112
第三节 创造社其他作家 117
第四节 浅草社作家 121
第七章 个性独异的散文 124
第一节 鲁迅的《野草》、《朝花夕拾》 125
第二节 冰心 朱自清 131
第三节 周作人 138
第八章 戏剧创作 143
第二编 第二阶段的文学(1927— 1937
第一章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55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和论争 155
第二节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其功绩 159
第三节 左联外作家的文学活动 163
第四节 文艺战线上的斗争 164
第二章 “普罗”小说 171
第一节 早期“普罗”小说与蒋光赤、柔石等 171
第二节 社会分析小说与茅盾 178
第三节 丁玲、张天翼与艾芜 189
第四节 叶紫、吴组缃等 200
第五节 东北作家群 206
第三章 “京派”与“海派”小说 214
第一节 老舍 215
第二节 沈从文 222
第三节 萧乾 芦焚 229
第四节 新感觉派小说 236
第四章 格调独立的小说 243
第一节 巴金 243
第二节 李劼人 256
第五章 散文创作 261
第一节 概述 261
第二节 鲁迅杂文 266
第三节 抒情散文的新收获 278
第四节 报告文学 290
第六章 戏剧创作 294
第一节 概述 294
第二节 曹禺 298
第三节 田汉 洪深 310
第四节 夏衍 314
第七章 两峰对峙的诗歌流派 320
第一节 殷夫 321
第二节 臧克家 323
第三节 现代派诗与戴望舒 326
第四节 “汉园三诗人” 329
第三编 第三阶段的文学(1937— 1949
第一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运动 332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文学运动 332
第二节 皖南事变后国统区文学运动的深入 334
第三节 解放区的文学活动 336
第四节 上海“孤岛”和沦陷区的文学运动 339
第五节 文艺论争 341
第二章 诗歌的嬗变与革新 347
第一节 田间 350
第二节 艾青 352
第三节 “七月”诗派与“九叶”诗人 360
第四节 民歌体诗 367
第三章 国统区的小说创作 374
第一节 概述 374
第二节 沙汀 钱钟书 381
第三节 “七月”派小说 388
第四节 后期“海派”小说 396
第四章 解放区的小说创作 405
第一节 概述 405
第二节 赵树理 414
第三节 孙犁 423
第四节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427
第五章 戏剧创作 436
第一节 概述 436
第二节 历史剧创作的繁荣 440
第三节 讽刺喜剧 450
第四节 新歌剧《白毛女》及其它 455
第六章 散文创作 466
后记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