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文化范式与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的建构 11
一、文化范式理论 12
(一)库恩的“范式”理论 12
(二)麦金太尔的文化范式理论 16
二、社会人类学前科学时期的思想 22
(一)社会人类学的奠基者之一——维柯 22
(二)社会人类学的奠基者之二——卢梭 28
三、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社会达尔文主义 37
(一)达尔文主义的形成 39
(二)达尔文主义与现代文化范式的变革 42
(三)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的建构 46
四、西方学者对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的反思 64
(一)人类学界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批判 65
(二)哲学社会科学界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反思 72
第二章 马克思与社会人类学对话的理论平台——社会批判理论 80
一、马克思晚年笔记与人类学的关系 81
(一)关于马克思晚年笔记理论主旨的争论 81
(二)马克思晚年笔记与人本主义人类学的理论界限 86
(三)马克思晚年笔记是社会批判理论意义上的“人类学” 93
二、社会批判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视野 98
(一)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批判理论的转变 100
(二)社会批判理论解开了东方社会历史进程的司芬克斯之谜 109
(三)社会批判理论对“猴体”的逆向解剖法是唯物史观的重要方法论 116
三、马克思晚年笔记是对社会批判理论的澄明 123
(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来源 125
(二)青年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 135
(三)马克思晚年笔记对社会批判理论的澄明 143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人类学批判的理论根基——实践原则 153
一、青年马克思对法哲学生物学原则的批判 153
二、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160
(一)实践概念在西方哲学思想中的逻辑推演 160
(二)实践概念的新世界观表达 165
(三)劳动在实践概念中的核心地位 169
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73
(一)社会关系是实践活动关系的展现 175
(二)一切文化意识观念都植根于实践活动 181
(三)原始社会和原始文化的理解必须运用实践的观点 186
四、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191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人类学批判的理论凸显 206
一、达尔文进化论批判 207
(一)达尔文学说为马克思的历史观点提供了自然科学的根据 208
(二)达尔文进化论把人类史直接等同于自然史 215
二、社会人类学民族中心主义批判 223
(一)社会人类学民族中心主义表现 223
(二)马克思对种族主义的谴责与他的文明多元论 232
三、社会人类学历史发展单线论批判 241
(一)社会人类学对社会历史一般发展道路的理论陈述 241
(二)原始公社演进模式的多样性和历史发展“单线论”批判 244
(三)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历史发展多元论的理解 252
(四)马克思的历史发展多元论的哲学基础 257
四、社会人类学方法论批判 260
(一)马克思的“猴体解剖法”与文化比较研究法的本质差别 260
(二)文化比较研究法的要害与修正 266
(三)马克思的总体观与社会人类学方法论批判 268
第五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人类学批判之比较 274
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继承了马克思社会人类学批判的路向 274
(一)《起源》从形式和内容上是对马克思晚年笔记的发挥 275
(二)《起源》从立场上忠实于马克思社会人类学批判的基本路线 277
二、马克思与恩格斯社会人类学批判的差异 283
(一)社会发展的单线论和多线论 284
(二)专偶制家庭起源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289
(三)私有制和国家起源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293
(四)种姓制度、军事民主制度的不同看法 301
三、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人类学批判思想的异同 306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上的“绝对一致论”和“对立论” 306
(二)运用逻辑和历史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人类学批判思想的异同 315
结束语 320
参考文献 325
后记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