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浮躁——序戴翊《面对躁动的都市》&曹惠民 1
不用“海派”,如何? 1
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文学 4
世纪之交的上海文艺 26
论改革开放与上海文化事业的发展 37
文学创作与城市精神 51
现实主义精神的当代理论构建 58
现实主义精神与文学创作 63
现实之共振——现实主义精神与近年反腐题材创作 68
移植与“原型”的发掘——从动画片《花木兰》谈起 73
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76
关于文学现象的谈话三篇 80
(一)关于先锋文学与通俗文学 90
(二)是文学行为还是商业行为? 90
(三)传记作品的生命在于真实 90
读《大上海小说丛书》第一辑 90
都市的躁动与诗情的守望——读《大上海小说丛书》第二辑 97
铺展都市的当下生活——读《大上海小说丛书》第3辑《九九年的玫瑰》 103
与时代同步的文学——评长篇小说《大上海漂浮》 109
无法回避的选择——读王火《月落鸟啼霜满天》 112
《狐坟》的文学价值 115
艺术家眼中的人类脚步和命运——读长篇小说《长相思》 118
揭示生命的体验和误区——写于《海派女作家文丛》出版之际 120
“另类写作”展示的是什么? 123
透过那耀眼的辉煌——读蒋丽萍的长篇新作《水月》 127
升华了的苦难记忆——读长篇小说《暗香浮动》 130
历史小说创作的关键——评长篇历史小说《赛金花·凡尘》 133
中国人的“轿车梦”——读长篇小说《汽车城》 140
深爱与无奈——读中篇小说《耶稣圣光》 147
直面历史——读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弥天》 151
读长篇小说《省委书记》 157
儿童文学创作应有的艺术品位——读《名家自选文学丛书》 160
俊逸明丽,深沉隽永——萧丁散文琐议 162
从女性世界走进更为深广的时代生活——王小鹰论 166
在现实和时代潮流中求索的作家——俞天白论 192
小说中的时间生活和价值生活——读李伦新的《上海爱情》 208
成熟中的上海青年作家 214
陆星儿创作道路简论 217
竹林创作道路简论 222
孙颙创作道路简论 228
艺术家的真情和勇气——电视连续剧《一号机密》观后 233
现代都市生活的悲剧内涵——话剧《去年冬天》观后 236
话剧的现实主义深化——话剧《办公室秘闻》现后 240
“荒诞”的魅力——话剧《谁是赢家》观后 244
渗透着历史真实的艺术画卷——看电视连续剧《银楼》 247
从历史精神中汲取滋养——历史剧《贞观盛事》观后 251
意义的淡化及其他——也谈电视剧《突出重围》与《光荣之旅》 255
为着那无价的尊严——看话剧《尊严》 259
戏剧创作如何直面现实 263
如何理解心理现实主义伦理剧《艺术》 269
电影与觉醒了的社会意识 274
林湄小说创作的现实意义 277
新视角、新主题和新的艺术形象——读黄运基的长篇小说《异乡曲》第一部《奔流》 289
实实在在的人生韵味——读程乃珊的《双城之恋》 300
鲁迅小说研究的一块铺路石——读许杰的《鲁迅小说讲话》 304
开拓现代文学研究的绿洲 312
叶中强《寻找家园》序 316
许豪炯《五卅时期文学史论》 320
金沙与篝灯——读欧阳文彬的《文苑梦忆》 323
时代呼唤“报告” 325
贵在相知 329
后记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