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诚”在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1
“诚”范畴研究的现状 3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0
第一章“诚”的源流 12
第一节“诚”范畴的产生 13
“诚,,字的出现 14
“诚”的观念的产生 16
“诚”范畴的形成 24
第二节“诚”范畴的发展 31
“诚”作为标志“天人合一”范畴的发展 32
“诚”的释义 42
对“诚”的完整理解 46
第二章“诚”与心性 48
第一节“诚”从“天人合一”向“心理合一”的逻辑转换 49
逻辑转换发生的历史时间和历史过程 49
逻辑转换发生的意义 54
第二节“诚”所标志的“心理合一”的几个层面 57
从存在论而言,“心”是“诚”的寓所 58
从认识论而言,“诚”需要“心”去体认 62
从意志论而言,“诚”的实现需要“心”的主宰功能的发挥 66
第三节“诚”的心性论解释 72
“诚”是主体至高的心灵境界 73
“诚”是主体道德意识与客观道德法则的高度合一 74
“诚”是主体“择善固执”的道德意志 75
第三章“诚”与德性 79
第一节“诚”是至善的德性 80
儒家德性释义 80
“诚”是“性之德” 83
第二节“诚”是德性的心灵根基 85
“诚”是万善之源 86
“诚”是为善的持续动力 88
“诚”是乐善的心理依托 91
“诚”是道德教化的力量 92
第三节“诚”是诸德之体 94
“诚”与仁义礼智 94
“诚”与“信” 95
“诚”与“忠” 103
“诚”与“敬” 107
第四章“诚”的培养 112
第一节“诚”的自我修养 113
“诚”的修养的不同路向 113
“诚”的修养的具体方法 126
第二节“诚”的社会培育 135
教育保障 135
制度保障 139
第三节“诚”的培养的特点 142
“诚”的培养的特点 142
“诚”的培养论特点之成因 145
第五章“诚”的价值 147
第一节 对儒家“诚”论的评价 148
儒家“诚”论的精华 148
儒家“诚”论的缺陷 172
第二节 儒家“诚”论的现代转换 176
“诚”的理论基础的现代转换 176
“诚”的道德对象的现代转换 177
“诚”的道德规定的现代转换 180
结束语 185
参考文献 195
后记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