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舒乙 1
《茶馆》在欧洲 1980.9.28—11.11 2
《茶馆》在西欧&[联邦德国]乌苇·克劳特 2
从公务到义务——访问演出的一些事实、印象和回忆&[联邦德国]汉斯·迈尔 1
《茶馆》剧组赴欧演出归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记&林毅整理 23
老舍的《茶馆》社会的熔炉——一出高水平的话剧&[联邦德国]阿诺尔德·佩特森 29
一位名作家的杰作&[联邦德国]海因茨·舍恩费尔德 33
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联邦德国]马尔蒂那·蒂勒帕波 36
来自中国的“大胆爸爸”——北京人艺演出老舍的《茶馆》&[联邦德国]吕迪格尔·萨雷尔 39
中国近在咫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弗赖堡演出&[联邦德国]约阿希姆·弗里茨·范纳梅 41
富有戏剧性,更富有社会性&[法国]皮埃尔·马卡布鲁 43
反映时代的《茶馆》——北京人艺来11号剧场演出&[瑞士]彼德·施瓦尔 45
初会中国舞台——11号剧场演出老舍的《茶馆》&[瑞士]马丁·克拉夫特 47
现实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夏淳 48
我们的道路走对了&于是之 51
《茶馆》的艺术感染力&郑榕 56
现实主义和民族风格&蓝天野 60
赴欧演出随想&英若诚 65
西欧戏剧见闻——《茶馆》访欧随感&蓝天野 72
联系演员和观众的纽带&[联邦德国]乌苇·克劳特 78
谈话剧的同声传译&陈宪武 87
《茶馆》在日本 1983.9.12—10.3 94
《茶馆》访日意义深远&夏淳 94
几番粉墨谢知音&黄宗洛 100
友谊和交流&蓝天野 104
配音室里的友谊之花&于黛琴 134
难忘的友谊——舞台美术工作者访日散记&霍焰 141
和于是之先生的两次会见&〔日本〕小泉让 147
昔日栽柳今成荫&郑榕 150
难忘的京都四日&任宝贤 154
日本朋友评《茶馆》 160
《茶馆》在香港 1986.4.17—4.26 178
《茶馆》在香港演出&衣谷 178
香港话剧界对《茶馆》演出的意见&林放 骆文 182
《茶馆》的效果设计&关秀琼 187
《茶馆》在台湾 2004.7.1—7.8 194
《茶馆》到台北 倾倒台湾观众&张何平 姚小敏 194
《茶馆》在新加坡 1986.6.21—6.25 202
《茶馆》的教益&郭宝昆 202
艺术应有特性&林春兰 209
民族色彩增添戏剧魅力&庄永康 212
从小掌柜到老掌柜——于是之活到老演到老&黄玉云 215
茶馆里的两兄弟&陈万发 218
音响效果艺术家冯钦&林春兰 221
《茶馆》在美国 2005.10.27—12.1 225
《茶馆》:沉浸于中国历史的演进当中&彼得·马克斯 226
深入中国社会五十年&威尔伯恩·哈普顿 228
《茶馆》商业巡演在美很火&陈钱强 230
《茶馆》在美国为什么这样红&贾薇 234
中国学派要不断继承和发展&林光华 236
漂洋过海话“茶”缘&梁冠华 246
到大洋彼岸“开茶馆”&濮存昕 249
看一个东方的戏剧而已&杨立新 256
我的话剧,我的感受&龚丽君 266
茶香越洋&冯远征 269
活得最明白的人&张福元 274
《茶馆》赴外演出简表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