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元朝的烂摊子 1
第一节 “一代天骄”之后裔:蒙古铁骑已然没落 2
第二节 韩山童、刘福通起义:重创元廷,成就朱家 5
第三节 张士诚:“性格就是命运” 9
第四节 陈友谅:“既生瑜,何生亮” 13
第五节 四川明氏家族:走不出巴山蜀水 16
第二章 朱元璋:从一无所有到富有天下 21
第一节 童年的苦难:犹记当初皇觉寺 22
第二节 毅然从军:生命中出现了奇女子“马大脚” 25
第三节 发迹:英才逐渐聚集到了周围 28
第四节 朱将军的特长:丑人不可貌相,重八不可小觑 31
第五节 羽翼日丰:大帅的崛起之路 34
第三章 明太祖(上):大权独揽 39
第一节 大一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40
第二节 称职皇帝:前所未有的勤政 44
第三节 洪武行政:缜密的权力设置 47
第四节 广布耳目:特务组织的膨胀 50
第五节 杀儒:文人的屈服 53
第四章 明太祖(下):狡兔死,走狗烹 57
第一节 驱刘伯温:“国朝军师”的边缘化 58
第二节 扫除路障:“庆功楼”里一把大火 62
第三节 胡蓝狱:圣上猛于虎也 65
第四节 空印案:本为惩贪,却成冤狱 68
第五节 郭桓案:整治严厉,史所罕见 71
第五章 成祖夺权 75
第一节 文弱建文:延误了取胜之机 76
第二节 早期朱棣:他才有天子相 80
第三节 “靖难”之路:似有神佑,助其登基 85
第四节 朱棣重臣:非常人做非常事 91
第六章 马上皇帝朱棣 97
第一节 迁都北京:紫禁城矗立,长城垛雄起 98
第二节 五次北征:马上皇帝马上行 103
第三节 壮哉郑和:三保太监六下西洋 108
第四节 出兵安南:炫耀大国气派,也要付出大代价 113
第五节 盛世修书:煌煌一部《永乐大典》 118
第七章 仁宣之治 125
第一节 即位风波再起:兄弟之争,豆萁相煎 126
第二节 朱高煦“反叛”之谜:名为镇乱,实为除患 128
第三节 仁宣盛世:短暂的升平景象 132
第四节 仁宣本性:皇上也要有私人空间 135
第五节 三杨的故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39
第八章 低回与希望 145
第一节 英宗:有情有义 146
第二节 景帝:短时的皇座之乐 149
第三节 忠臣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 153
第四节 宪宗:三分清醒七分醉 157
第五节 孝宗:苦盼出来的明君 160
第六节 繁华图景:江南市镇好气象 163
第九章 大明灿烂的科技文化 169
第一节 天下瓷都:赫赫景德镇 170
第二节 医药书集大成: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74
第三节 农学书集大成: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179
第四节 科技书集大成: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184
第五节 地理书集大成:徐霞客与他的“游记” 188
第六节 古典小说之盛:《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与“三言”、“二拍” 193
第七节 “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及其“四个梦” 198
第十章 大厦将倾 203
第一节 武宗:金銮殿上的纨绔子弟 204
第二节 嘉靖(上):“大礼仪”之争 209
第三节 嘉靖(下):“崇道”而荒政 213
第四节 抗倭捷报: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一个也不能少 217
第五节 中兴微光:张居正与“一条鞭法” 220
第十一章 余辉下的倾颓 227
第一节 神宗:亲政实为无政 228
第二节 国难:万历三大征 232
第三节 权阉:魏忠贤乱政 239
第四节 东林党与复社:知识分子的楷模 245
第五节 崇祯:有心无力,徒呼奈何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