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廷教育文集 第2卷 课程哲学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楚廷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35551742
  • 页数:602 页
图书介绍:本卷系统讨论了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课程观,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课程观等各种课程流派,并提出了系统的课程哲学思想与课程模式观。

教学范畴一百讲 1

前言 3

第○讲 细则细说 4

第一讲 教与学 5

第二讲 教与不教 6

第三讲 学与自学 8

第四讲 最基本的与最有效的 9

第五讲 认知与元认知 10

第六讲 学习与元学习 12

第七讲 直观与抽象 13

第八讲 形象与抽象 15

第九讲 具体与抽象 16

第十讲 已知与未知 18

第十一讲 共性与个性 19

第十二讲 内涵与外延 21

第十三讲 概念与命题 22

第十四讲 是与不能不是 24

第十五讲 厚与薄 25

第十六讲 有序与混沌 27

第十七讲 渊与博 29

第十八讲 理论与实际 30

第十九讲 真理与实用 32

第二十讲 然与所以然 34

第二十一讲 再现与发现 35

第二十二讲 发现与发明 37

第二十三讲 归纳与演绎 39

第二十四讲 演绎与推理 41

第二十五讲 归纳的完全性与不完全性 44

第二十六讲 直觉与逻辑 46

第二十七讲 猜测与论证 48

第二十八讲 收敛与发散 50

第二十九讲 同向思维与异向思维 52

第三十讲 分析与综合 55

第三十一讲 左脑与右脑 57

第三十二讲 形式与实质 61

第三十三讲 片面与全面 62

第三十四讲 符号与形象 65

第三十五讲 语言与思想 67

第三十六讲 记忆与理解 69

第三十七讲 重点与难点 72

第三十八讲 进与退 74

第三十九讲 思辨与实证 76

第四十讲 深入与浅出 78

第四十一讲 感性与理性 80

第四十二讲 近与远 82

第四十三讲 精确与模糊 84

第四十四讲 一与多 86

第四十五讲 宽与窄 88

第四十六讲 会讲与会问 91

第四十七讲 学问与学“问” 93

第四十八讲 反问与反驳 96

第四十九讲 启发与直陈 98

第五十讲 讲与练 99

第五十一讲 思维与实行 101

第五十二讲 实质流派与形式流派 104

第五十三讲 知识与能力 105

第五十四讲 能力与知识 108

第五十五讲 知识与素质 110

第五十六讲 文与理 112

第五十七讲 智力与心力 114

第五十八讲 意志与其他基本心 116

第五十九讲 意志与认知 118

第六十讲 情感与理智 119

第六十一讲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 121

第六十二讲 自信与他评 124

第六十三讲 量力与发展 127

第六十四讲 自觉与强求 128

第六十五讲 主导与主体 130

第六十六讲 信任与疑惑 132

第六十七讲 尊重与盲从 134

第六十八讲 权威与真诚 135

第六十九讲 考学生与考自己 137

第七十讲 认识学生与认识自己 138

第七十一讲 良师与益友 140

第七十二讲 学会学习与学会关心 142

第七十三讲 教学硬要素与软要素 144

第七十四讲 客观性要素与主观性要素 146

第七十五讲 原则与方法 148

第七十六讲 方法与艺术 150

第七十七讲 艺术与语言 152

第七十八讲 师生与教材 154

第七十九讲 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 156

第八十讲 显与隐 157

第八十一讲 输入与输出 159

第八十二讲 喜欢与迷恋 161

第八十三讲 快与慢 163

第八十四讲 苦与乐 165

第八十五讲 课内与课外 167

第八十六讲 个别与全体 168

第八十七讲 一切学生与一切方面 171

第八十八讲 思想与细则 173

第八十九讲 教学与教育 175

第九十讲 教学与管理 176

第九十一讲 学识·教艺·道德 178

第九十二讲 序曲·主题·尾声 180

第九十三讲 人·自然·社会 184

第九十四讲 更富有·更聪明·更高尚 185

第九十五讲 认识到·感受到·体验到 187

第九十六讲 显性文化·观念文化·自然文化 188

第九十七讲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190

第九十八讲 法纪·伦理·政治觉悟 191

第九十九讲 艺术·科学·哲学 193

第一百讲 智力·心力·体力 194

第一百零一讲 原由·原理·原则 195

课程与教学哲学 197

前言 199

导论 202

第一章 教学与教学哲学 210

第一节 教学会不会走向哲学 210

第二节 教学有必要走近哲学吗 214

第三节 教学哲学与教育哲学 214

第二章 布鲁纳的结构原理 219

第一节 布鲁纳结构原理的背景与内涵 220

第二节 布鲁纳结构原理的几个问题 223

第三节 结构主义与直觉主义如何相容 229

第三章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233

第一节 皮亚杰结构主义 233

第二节 关于教学结构的几个问题 238

第三节 后结构主义的质疑 243

第四章 结构主义的改造 245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结构观 245

第二节 元结构探讨 247

第三节 结构主义改造的可能性 250

第五章 结构课程概论 252

第一节 语、数、外是怎样一种结构 253

第二节 课程母结构分析 257

第三节 课程结构演绎 262

第四节 母结构在课程编制之中的行迹 273

第五节 结构视角与视角结构 277

第六章 后现代课程观 292

第一节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293

第二节 泰勒原理与现代主义课程观 295

第三节 后现代观的后瞻 298

第四节 后现代课程观与阐释学 304

第五节 教学阐释学与超结构 306

第六节 从布鲁纳、布卢姆到泰勒 309

第七章 课程模式问题 315

第一节 从“三R”到“三S” 315

第二节 从“四环套”到“四R” 318

第三节 车里霍尔姆斯策略 323

第八章 “五I”课程构想 327

第一节 信息 327

第二节 兴趣 329

第三节 质疑 331

第四节 智慧 333

第五节 直觉 337

第九章 科学主义与课程 342

第一节 科学哲学与科学主义 342

第二节 科学与课程发展 345

第三节 科学主义与课程开发 349

第四节 科学主义在中国 354

第五节 科学主义自身的纷争——从批判理性主义说起 361

第十章 人本主义与课程 364

第一节 人本主义缘何而生 365

第二节 “存在”的诸种含义与生命哲学 368

第三节 人的反称关系 373

第四节 我我关系与教学过程 375

第五节 规律、原则与艺术 383

第六节 人文课程的经历 392

第七节 人文科学与人文学科 396

第八节 人文与科学之异 399

第九节 科学精神——人文的孕育 403

第十节 附节——也是科学精神 408

第十一节 人文与科学之通 410

第十一章 社本主义与课程 415

第一节 社本主义概说 416

第二节 机制问题 425

第三节 社本主义教育观 428

第四节 社本主义课程观——目的论 441

第五节 两种实用主义 448

第六节 认知决定论与灌输主义 461

第七节 演绎万能论 464

第八节 教育者过强的角色意识 465

第九节 评涂尔干 469

第十二章 重温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 475

第一节 在一个古老论题上的高明 476

第二节 全面发展的“全面”主要不是一个量的概念 479

第三节 全面发展的实质 484

第四节 自由地发展与发展的自由 491

第五节 和谐地发展与发展的和谐 496

第十三章 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 501

第一节 知识论 503

第二节 人论 512

第三节 一种倒立的模式 524

第四节 再论人文课程的意义 533

第五节 科学课程的改造 539

第六节 社会课程的改造 552

第七节 艺术先于科学 560

第八节 人文引领的涵义 564

第九节 和谐的走势 571

参考文献 582

名词索引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