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 1981》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编辑部编辑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15038·新997
  • 页数:236 页
图书介绍:

一、中国地质科学院科研机构情况简介 1

二、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情况简介 7

三、地质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成果 9

〔科研进展〕 14

1.矿物学及岩石学 14

1.1 华南花岗岩及其同成矿作用的关系&洪大卫 14

1.2 吉黑东部地区花岗岩类的时代划分和空间分布&李之彤等 15

1.3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研究&蒋国源等 16

1.4 火山岩中碱长石的某些复结构研究&李佩玉 孙以谏 17

1.5 不同产状的磁铁矿的穆斯堡尔谱研究&蒋永才 岳之珍 蔡瑞英 18

1.6 湘桂粤中泥盆世棋梓桥时期沉积相古地理及含矿性的研究&沈德麒 陈耀钦 杨振强等 18

1.7 西南地台区三叠纪蒸发岩沉积模式研究&吴应林执笔 19

1.8 湘西、黔东上震旦统岩石成因类型及沉积相&张继庆 蒲心纯 官举铭 王熙林 陆元法 罗安屏 黄惠琼 21

1.9 “西昌地区花岗岩类的时空分布、岩石演化、成因类型和成矿特征&刘俨然 金明霞 邢雪芬 22

1.10 对康定杂岩的新认识&贺节明 陈国豪 24

1.11 滇池第四纪沉积相、古气候与沉积矿产的初步研究&罗建宁 肖永林 庄忠海 陈乐尧 苏俊周 邹培馨 24

1.12 云南洱海盆地现代沉积的初步研究&肖永林 罗建宁 苏俊周 邹培馨 蒲兵 26

1.13 四川峨眉中、下三叠统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张继庆执笔 27

1.14 新疆唐巴勒地区蛇绿岩地质特征&朱宝清 任有祥 王来生 朱生英 28

2.地层学及古生物学 29

2.1 秦岭石炭二叠系的研究&王国莲 29

2.2 黑龙江省东部龙爪沟群鸡西群及其生物化石&郑少林 具然弘 30

2.3 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坡早奥陶世特马豆克期地层的发现&朱慈英 南润善 谢贵生 解德仁 31

2.4 西藏早二叠世苔藓虫化石及其动物地理分区问题&刘效良 32

2.5 黑龙江嘉荫—逊克地区晚中生代和第三纪地层&张志诚 罗玉兴 李蔚英 33

2.6 浙江侏罗白垩纪火山岩系划分与对比&翁世劼 黄海 35

2.7 苏皖北部晚前寒武纪生物地层学研究&阎永奎 钱迈平 36

2.8 对寿昌地区中生代地层划分的新看法&王中杰 陆志刚等 37

2.9 苏皖地区含油地层及中生代火山岩夹层的研究&吴其切 杨文达 胡存礼 39

2.10 白垩、第三系的研究&关绍曾 雷奕振 张清如 孙全英 李云通 40

2.11 三叠——侏罗系的研究&孟繁松 张振东等 41

2.12 上古生界的研究&冯少南 许寿永 林甲兴 杨德骊 42

2.13 三游洞群三叶虫与中、上寒武统的划分&汪啸风 ?世钊 曾庆銮 徐光洪 周天梅 项礼文 赖才根 43

2.14 峡区寒武系—前寒武系界线及层型剖面的研究——前托莫特阶小壳化石的发现&马国干等 44

2.15 四川会理天宝山本部的天宝山组地层&廖光宇 秦戎生 45

2.16 黔东、湘西中、晚寒武世生物地层研究&李善姬 46

2.17 藏北申扎地区石炭系及生物群特征&杨式溥 范影年 47

2.18 东秦岭镇安地区二叠系及其动物群&丁培榛 金同安 孙秀芳 59

2.19 西秦岭西段迭部——碌曲一带泥盆纪地层及生物群&曹宣铎 李树源等 52

3.构造地质及区域地质 53

3.1 青藏高原北部地质构造和造山运动的研究&姜春发等 53

3.2 1∶800万亚洲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地质研究所 53

3.3 阿尔金中段构造特征&黄汉纯 周显强 王长利 54

3.4 罗布莎超基性岩体变形及与铬铁矿成矿作用的关系&崔军文 55

3.5 对内蒙中部地质的某些认识&唐克东等 56

3.6 西拉木伦东西向构造带地质特征&刘景虎 崔惠文 邵晓东 57

3.7 中国东南部侏罗——白垩纪时期板块构造活动与相关的岩浆活动&翁世劼 黄海 58

3.8 安徽铜官山铁铜矿田构造研究&车树政 薛虎 董茂兴 张富陶 59

3.9 江西省德安县彭山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张德宝 李声固 李淑香 60

3.10 郯庐断裂带的初步研究&秦光喜 张良筹 严开健 梁继涛 61

3.11 浙江省天台县大岭口银铅锌矿区火山管道的确定&俞周根 刘祖炎 张国槐 王存辉 封益城 章纯荪 吴岩 芮行键 62

3.12 浙江侏罗白垩纪古火山机体&翁世劼 黄海 63

3.13 中国东部燕山运动的活动规律及其与成岩成矿物质分配律的研究&谭忠福 张启富 袁正新 王承辉 芮柏 吴桂捷等 65

3.14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超基性岩体产出地质背景的研究&周良仁 赵志长 张金声等 66

3.15 新疆西准噶尔唐巴勒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蛇绿岩侵位的关系&冯益民 张亚华 67

4.地质力学 68

4.1 中国东部巨型断裂带的研究&邓乃恭等 68

4.2 郯庐断裂带南段构造岩的基本特征&王小凤 王治顺 李继中 69

4.3 论皖东经向构造体系及其意义&王治顺 王小凤 蒋复初 70

4.4 利用板的失稳屈曲研究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力学成因&王连捷 张利容 72

5.矿床学 73

5.1 中国高岭土矿床研究&郑直 吕达人 冯墨林 冯宝华 金太权 73

5.2 西藏盐湖研究&郑绵平 刘文高 张肇新 向军 73

5.3 我国中新生代陆源碎屑——化学岩型钾盐矿床成矿理论及找矿方向研究&钾盐组 75

5.4 第三纪煤盆地和含煤性&赵隆业 76

5.5 中奥陶统蒸发岩对邯邢式内生铁矿床的控制作用&蔡本俊 李席珍 魏寿彭 崔云昊 何金水 76

5.6 中国金矿区域成矿规律&母瑞身 韩仲文 徐庆国 77

5.7 黑龙江省乌拉嘎地区原生金矿形成条件的研究&韦永福 吕英杰 江雄新 金振杰 王炳训 姜信顺 马大明 78

5.8 山东招掖金成矿区区域成矿条件&山东金矿研究队 79

5.9 对浙江瑞安县仙岩明矾石—黄铁矿矿床形成机理的初步认识&陈鹤年 巫全淮 贺菊瑞 82

5.10 长江中下游及赣中、浙西北地区石炭系层控金属矿床成因的初步认识&王文斌 李绍新 邢文臣 巫怀仁 83

5.11 繁昌桃冲铁矿成因&倪若水 王道华 85

5.12 南岭有色、稀有金属矿床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成矿机理的研究&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86

5.13 西昌地区岩浆硫化铜镍矿床的多成因问题&姚家栋 88

5.14 云南迤纳厂含铜磁铁矿床磁铁矿的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杨时惠 89

5.15 滇西汞矿化分布及成矿特征&张万年执笔 90

5.16 层控汞矿床的成矿特征及其成矿机理&程敦模 91

5.17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超基性岩体区域成矿特征的研究&师占义 李金铭 李振兴 高纪璞 92

6.前寒武纪地质学 93

6.1 中国北方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和年代学研究&沈其韩等 93

6.2 中国晚前寒武纪生物地层学及震旦、寒武系界线的研究&邢裕盛等 93

6.3 辽吉地区晚太古代绿岩带及其含金性的研究&林宝钦等 93

6.4 大石桥区元古代地层的新认识&姜春潮 刘光启 吴长盛 沈而述 94

6.5 辽东半岛南部晚前寒武纪研究&林蔚兴 张丕孚 卜德安 杨森 96

6.6 辽东半岛南部晚前寒武系的古地磁特征&高荣繁 范义青 黄鹤龄 97

6.7 中国晚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98

6.8 早震旦世冰碛地层的研究&马国干等 99

6.9 北山地区上前寒武系的研究&赵祥生等 100

7.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学 101

7.1 渤海沿岸抬升速率的探讨&陈树汉 朴宽镐 101

7.2 辽东半岛高层海平面的新发现&李凤林 102

8.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 103

8.1 磁变法研究——模型电算结果&张百山 103

8.2 区域重磁资料解释中的某些统计分析方法&姜枚 张愉才 103

8.3 “中国航磁特征线”图&姜枚 王德夫 105

8.4 南海现代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陈绍谋 吴必豪 陆秀云 李松筠 吴传芝 渠洁瑜 古森晶 李兴 陈永志 张春增 106

8.5 柴达木盆地现代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唐甲由 李松筠 吴必豪 渠洁瑜 李兴 陈永志 张春增 106

8.6 凡口铅锌矿床的微量元素和矿石成因&宋学信 107

8.7 河北燕山地区地质构造运动时期同位素年龄鉴定研究&孙家树 108

8.8 金川矿区前寒武纪地层同位素年龄测定&张振海 邓寄温 109

8.9 北京地热田及其外围地区天然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黄尚瑶 冯江华 郑克桢 谢长芳 马大乐 110

8.10 东北区前寒武纪及中新生代几个重要地质时期界限的同位素年龄测定&王集源 王东方 吴家弘 刁乃昌 111

8.11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时间和空间演化及其原始物质来源&李坤英 112

8.12 中国同位素地质年代表的建立&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113

8.13 碳酸盐矿物或岩石的13C和18O分析&韩友科 郑艳芳 韩烽火 孙利 114

8.14 硫酸盐的硫同位素分析&韩友科 郑艳芬 韩烽火 孙利 115

8.15 外加热法测定矿物中的氘&钱雅倩 庄龙池 115

8.16 铷—锶两级一次离子交换快速分离法&李华芹 尹国师 115

8.17 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矿床、湘中白云铺铅锌矿床铅、硫(及氧)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变化相关性研究&陈好寿 韩友科 116

8.18 以金属锌为还原剂、活性炭为吸收剂,测定天然水和矿物包裹体中的氢&钱雅倩 庄龙池 117

8.19 陕西西乡志留系底部的同位素年龄&杨静华 秦克令 苏福信 傅力浦 117

9.岩矿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 119

9.1 压电法和岩石压电性的研究&王秀琨 王寅生 董宝和 119

9.2 催化比色法测定硅酸盐单矿物微量铁&邝允峰 119

9.3 PAN沉淀富集、Icp-AES法测定岩石中31个微量元素&黄金鲲 王宏中 120

9.4 用甲酸还原磷钼酸测定痕量金——动力学分光光度法&马自成 朱晓明 韩秀卿等 120

9.5 用3.5-diBr-PADAT-H2O2分光光度测定微量铜时阴离子的影响&马自成 容庆新等 120

9.6 湖南郴县柿竹园矿区矽卡岩形成条件的模拟实验&郭吉保 121

10.矿产综合利用及选矿技术 122

11.地质普查勘探方法研究 122

11.1 一种制作岩组图的新方法&姜光熹 刘兆霞 122

11.2 1∶50万五台幅假彩色卫星影像地质构造图的编制试验&遥感组 123

12.数学地质 124

13.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 124

13.1 太原西山地下水系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研究&哈承佑 许贵森 王怀颖 王瑞久 124

14.其它 125

〔验收成果〕 125

Ⅰ 矿物学及岩石学 125

Ⅰ.1 马坑铁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矿作用探讨&李清荫 陈伟十 125

Ⅰ.2 四川会理拉拉—通安地区钠质岩特征及石龙式铁矿成因&仇定茂 125

Ⅰ.3 西昌—滇中地区碱质交代岩及其成岩成矿特征&贺节明 126

Ⅰ.4 陕西省秦岭、巴山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研究&巩志超 席星亮 127

Ⅱ 地层学及古生物学 128

Ⅱ.1 华北地区古生物图册&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主编 128

Ⅱ.2 秦岭志留系地层研究的新进展&傅力浦 宋礼生 129

Ⅱ.3 西南地区的震旦系&杨暹和 陈远德 130

Ⅱ.4 西南地区的寒武系&李善姬 131

Ⅱ.5 西南地区的志留系&金淳泰 132

Ⅱ.6 西南地区的泥盆系&万正权 134

Ⅱ.7 西南地区的石炭系&陈继荣 135

Ⅱ.8 西南地区的侏罗系&王朝录 李正积 徐星琪 136

Ⅲ.构造地质及区域地质 138

Ⅲ.1 秦岭地区的线性构造、环形构造及其成矿意义&陈硕彦 谢理玮 牛道韫 138

Ⅲ.2 秦岭(陕、甘)地区泥盆纪岩相古地理&刘建德 王振江 139

Ⅳ.地质力学 140

Ⅳ.1 构造模型相似律的实验研究——油压式模拟实验机试制&沈淑敏等 140

Ⅳ.2 金川矿区原岩应力测量和构造应力场研究&廖椿庭 石兆祥 141

Ⅳ.3 西昌—滇中地区构造体系的研究&赵济湘 潘杏南 142

Ⅴ.矿床学 143

Ⅴ.1 闽西南地区马坑式层控钙矽卡岩型铁矿床的生成地质条件、交代矿化特征和找矿方向&赵一鸣 谭惠静 许振南 袁润广 毕承思 郑人来 李大新 孙静华等 143

Ⅴ.2 攀枝花—西昌地区钒钛磁铁矿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四川省地质局攀枝花地质综合研究队、矿床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质学院、四川省地质局 106地质队、四川省地质局物探队 144

Ⅴ.3 湘、黔、桂、鄂四省(区)金刚石矿床找矿前景的研究&刘观亮 徐涛 145

Ⅴ.4 鄂湘粤桂二叠纪成煤规律的综合研究&宜昌地质研究所 146

Ⅴ.5 西昌地区铁矿成矿条件、分布、富集规律及找矿方向&杨应选 149

Ⅴ.6 滇中地区前震旦系铁矿分布富集规律&沈苏 陈国豪 王世秀 金明霞 150

Ⅴ.7 西昌—滇中地区前寒武系中铁矿成因类型、富集条件及成矿演化模式&杨应选 151

Ⅴ.8 西川省会理县拉拉南部地质构造特征及对铁铜矿产的控制作用的初步认识&周名魁 肖一坤 152

Ⅴ.9 云南思茅地区盐类矿床的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特征&杨瑞尧 杜泽英 152

Ⅴ.10 云南思茅拗陷勐野井组盐类矿床的成钾条件&颜仰基 袁敬阆 康承林 王泽文 王光新 153

Ⅵ.前寒武纪地质学 154

Ⅶ.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学 154

Ⅷ.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 154

Ⅷ.1 黄海水等温蒸发时的析盐序列及微量元素分析规律&陈郁华 154

Ⅷ.2 福建马坑铁矿床海相火山热液—沉积成因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韩发 葛朝华 154

Ⅷ.3 大顶锡铁矿的矿床地球化学问题&王书凤 156

Ⅷ.4 云南思茅地区石盐、钾盐矿床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找钾标志&许效松 吴嘉陵 157

Ⅸ.岩矿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 158

Ⅸ.1 方柱石在热液中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梁祥济 158

Ⅸ.2 马坑辉绿岩中铁的析出与成矿铁质来源的实验研究&梁祥济 程莱仙 缪婉萍 张桂兰 158

Ⅸ.3 福建马坑铁矿床形成的温度和压力实验的初步研究&梁祥济 曲国林 159

Ⅸ.4 在高温高压下卤素和钾、钠卤化物在铁矿形成中的作用和影响&梁祥济 程莱仙 曲国林 160

Ⅸ.5 透辉石—锥辉石在交代岩中共存的物理化学条件&梁祥济 曲国林 林月英 160

Ⅸ.6 CHY—81型矿物包体淬火仪&柏治平 张芷先 宋亚南 田力 施立达 161

Ⅸ.7 BXY—81型热变相仪&柏治平 张芷先 姜华 田力 宋亚南 162

Ⅸ.8 可控硅自动磁力锤&柏治平 张芷先 田力 宋亚南 163

Ⅸ.9 RPY—81型差热分析仪(岩矿热谱仪)&柏治平 张芷先 姜华 王子江 王如良 164

Ⅸ.10 配制稳定系列(3.32—1.49)比重液的新配方&高玉杰 164

Ⅸ.11 活塞式二氧化碳快速分析仪&夏荣灿 165

Ⅸ.12 岩石矿物中痕量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分析&陈隆懋 吴达香 李如壁 165

Ⅹ.矿产综合利用及选矿技术 167

Ⅹ.1 人造金刚石渗硼触媒研制&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167

Ⅺ.地质普查勘探方法研究 168

Ⅻ.数学地质 168

Ⅻ.1 山西五台山五台群变质岩原岩恢复及地层划分的多元统计分析&白瑾 秦正永 蒋明媚 袁宁 徐朝雷 杜唐智 168

Ⅻ.2 西裘细碧角斑岩型铜矿床的统计分析&曹执庸 孙南圭 廖永璋 隋增震 马敏 168

Ⅻ.3 试用马尔柯夫链模拟浙西晚二叠世地层&曹执庸 孙南圭 隋增震 廖永璋 马敏 169

ⅩⅢ.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岩溶) 169

ⅩⅢ.1 羊八井热田初步评价&康文华 李德录 白嘉启 169

ⅩⅢ.2 广东核电站选址地区区域稳定性研究&胡海涛 170

ⅩⅢ.3 峨眉山神水阁玉液泉矿泉水的开发利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171

ⅩⅣ.其它 173

〔研究生部硕士学位答辩论文摘要〕 173

1.河北兴隆雾灵山偏碱性岩造岩矿物学研究&田澍章 173

2.红透山铜矿矿物学及变质组构研究&郭世勤 177

3.北京房山岩体北侧“片麻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郭沪祺 179

4.论H含镍基—超基性岩体中的“稳秘侵入接触”及矿浆成矿问题&傅德彬 181

5.红格层状基性—超基性复合岩体的韵律特征及成因探讨&朱忠一 182

6.西华山钨矿有关成因的几个问题&赫英 184

7.关于宝塔组的时代问题&姬再良 185

8.安徽省淮南地区晚前寒武纪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尹崇玉 187

9.浙西北的印支运动&尤镛 189

10.东秦岭北坡陶湾群初步研究&王作勋 190

11.小兴安岭西北部古生代沉积建造序列及构造演化&崔革 192

12.郯庐断裂中段沂沭裂谷邹平破火山口的形成及演化&刘洪滨 194

13.鄂西北地区构造体系特征及其与有关矿产分布关系&赵庆元 197

14.关于岩石变形及破坏与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刘文斌 198

15.金川铜镍矿田构造特征&樊步恭 200

16.滇西漕涧—昌宁一带地质构造与锡矿分布之特征&李光勋 202

17.安徽沙溪斑岩铜矿矿田构造研究&董树文 204

18.鸡鸣山断裂及其周缘地区地质构造初步分析&龙长兴 205

19.河北平原新生代时期的构造演变&施迪光 207

四、学术交流、教育培训 210

《板块构造学习班》报导 210

《现代沉积野外现场考察学习班》报导 210

《第二次电子探针短训班》报导 211

《古地磁仪操作及方法应用学习班报导》 212

五、公开出版物 213

(一)院报、所刊一九八一年目录 213

(二)专著简介 222

1.《中国的寒武系》(中国地层—Ⅳ)&项礼文等 222

2.《中国陆地线性构造图》(1∶600万)及其说明&于志鸿 刘忠平 万德芬 傅子洁 222

3.《地应力测量的原理和应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 223

4.《琥珀中的昆虫化石》&洪友崇 224

5.《南岭花岗岩地质学》&莫柱孙 叶伯丹等 226

(三)零散见刊论文题目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