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国家与法治:改革开放30年中国法治发展透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封丽霞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010072937
  • 页数:456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对政党与立法、政党与行政、政党与司法三个方面关系的阐述,本书的研究主题在于,从国外和国内、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对政党与国家权力的关系进行一项系统研究,为人们了解和把握政党与国家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范畴,并且让人们对于当代中国执政党与国家权力关系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判断。

第一章 西方执政党理念及其在立法过程中的展开 19

一、议会、政党与立法关系的一般性阐释 20

二、西方“执政党”理念的区别及其对立法模式的影响 25

(一)熔权制——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党与立法模式 27

(二)分权制一美国的政党与立法模式 29

(三)混合制——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党与立法模式 32

三、西方政党参与立法过程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35

(一)政党作用于议会立法的主要方式 35

(二)政党在立法程序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44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的探索与实践 49

一、革命党对党与人民民主政权关系的探索(1921—1949) 49

(一)根据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 49

(二)革命党对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以及二者关系的认识 52

二、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实践 56

(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过渡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建 56

(二)1956年之后: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的畸形发展(1956—1978) 66

(三)传统执政方式下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的特点 80

三、1978年之后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83

(一)20多年来关于党的执政方式的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 83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建与发展 91

(三)建国以来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 101

四、现代执政党条件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105

(一)执政党的角色转换:从“传统意义上的执政党”到“现代意义上的执政党” 105

(二)现代执政理念与依法执政理论的提出 106

(三)依法执政条件下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107

第三章 执政党与人大立法关系的定位 109

一、中国共产党与人大立法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09

(一)执政党在人大中的地位及其确定方式 110

(二)执政党在人大中的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 112

(三)执政党在人大立法程序中的作用 115

(四)执政党与人大关系的特点 117

二、西方政党与议会立法关系的特点与启示 119

三、从“传统意义上的执政党”走向“现代意义上的执政党”:对执政党与立法关系的重新阐释 122

(一)“传统意义上的执政党”与“现代意义上的执政党”的概念内涵之比较 122

(二)执政党与人大关系的制度安排与关系建构 124

第四章 西方国家政府运作过程中的执政党与政府关系 129

一、研究西方政党与政府关系的基本维度 129

二、西方国家执政党与政府关系的范围与主要类型 132

(一)政党主导型党政关系:政府依赖执政党 134

(二)政府主导型党政关系:执政党依赖政府 140

(三)政党与政府相对分离型党政关系 150

三、西方国家执政党与政府关系发展的特点与一般规律 161

(一)政府体制和政党体制是影响各国执政党与政府关系的两种主要因素 161

(二)职务任免和政策制定是执政党与政府发生关联的两种主要方式 167

(三)执政党与政府之间的互相依赖与双向作用 171

(四)政府的独立性及其在政党—政府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 172

(五)执政党对政府的影响应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 177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与政府关系的生成与演变 181

一、1949年之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实践与理论思考 181

二、1949年之后:传统执政方式下党与政府关系的确立与演变 185

(一)1949—1953年:执政党与政府关系的确立与定位 185

(二)1953—1956年:执政党与政府关系的历史倒退 189

(三)1958年之后:执政党与政府的一元化 193

(四)1962年:执政党与政府关系的局部调整 196

(五)“文革”期间:执政党与政府关系的严重扭曲与变异 199

三、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执政党与政府关系的特点 201

(一)执政党功能的国家化 201

(二)政府功能的政党化 203

四、执政党与政府关系:从传统走向现代 204

(一)20世纪80年代的党政关系改革 204

(二)20世纪90年代党政关系的调整与变化 210

(三)十六大之后:改革与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13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与政府关系的基本状况与实证分析 217

一、执政党领导政府的组织形式 217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的组织形式 218

(二)执政党“党委”与政府“党组(党委)” 222

(三)政府部门中的“党组”与“机关党委” 225

(四)“一个核心、三个党组”领导方式的确立 226

二、执政党领导政府的机构设置 227

(一)执政党中央组织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227

(二)执政党对政府机构“归口领导”制度的变迁 233

三、执政党与政府的职务任免 240

(一)执政党中央机构领导成员与中央政府首脑的高度重叠与融合 241

(二)执政党在各级政府领导成员任命过程中的作用 242

(三)执政党党内组织部门对各级政府的人事控制 243

(四)党管干部原则:执政党对政府干部的“分部分级”管理 243

四、执政党在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与影响 245

(一)执政党中央全会决议与政府政策 246

(二)执政党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地位与影响 250

(三)一种特有的政治现象:执政党与中央政府的联合发文 254

第七章 政党与司法:关联与距离 287

一、美国政党与司法的“隐性”关联 289

(一)司法角色选任上的党派倾向 290

(二)法官惩戒(弹劾、罢免)和退休过程中的政党色彩 298

(三)通过议会创设或变动司法行为准则 301

二、司法何以公正——美国政党与司法之间的“显性”距离 302

(一)联邦法官任命之后的独立 303

(二)联邦法官独立背后的制度保障 306

(三)民众信仰与社会观念的支持 313

三、司法独立在政党政治背景下的真实含义 315

(一)政党政治之下的司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独立 315

(二)考察西方政党与司法关系的当前意义 317

第八章 中国政党与司法关系之回顾与反思 324

一、20世纪初政党与司法关系发展的历史图景 324

(一)清末与北洋政府时期的“司法不党” 324

(二)国民党的“以党治国”与“司法党化” 330

(三)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司法的关系 335

二、建国初期的中国共产党与司法关系 337

(一)新中国司法体制的建立与司法改造运动 337

(二)党外民主人士对“党政不分”和“以党代法”的批评 342

(三)苏联共产党一司法关系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344

三、非常年代的党与司法关系:党法一家与以党代法(1957—1976) 346

(一)反右与“党管司法”的开始 346

(二)“文革”时期司法的命运 353

(三)来自党内的不同声音 356

(四)司法理性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对“非常年代”司法状况的反思 357

四、重建与发展:党法分开与司法独立 360

(一)重提“司法独立”与重建司法机构 360

(二)司法工作的恢复与全面展开 362

(三)党内关于执政党与司法关系的认识与定位 365

五、当代中国执政党与司法关系之现状分析 369

(一)地方保护主义与司法的地方化 370

(二)司法腐败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 374

六、余论:历史启示与改革进路 377

第九章 当代中国政法治理方式的变迁 383

一、历史渊源与制度沿革 384

(一)中国古代的“三司会审”制度 385

(二)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法工作的传统 387

(三)建国之后:政法委员会制度的变迁 390

二、社会功能与价值分析 398

(一)政法委员会的社会职能分析 399

(二)当前政法委员会制度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406

三、存在的问题与制度缺陷 412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法工作的方式与存在的问题 412

(二)政法委员会制度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9

四、制度变迁:特点、背景与改革的路径 429

(一)当代中国政法治理方式的传统与特点 429

(二)变革的背景与基本思路 435

(三)政法委员会制度的存废之争与改革方案 441

主要参考文献 449

后记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