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大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3011423X
  • 页数:3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在国内外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规律研究的先进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南林学院会同生态站的特点和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经过25年的研究实践,摸索出的一套适合杉木林人工林生态定位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研究中的群落学、产量学、气候学、能量学、水文学、养分循环、碳平衡、经营管理、服务功能等方面,可为读者提供较系统的杉木林生态系统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杉木人工林群落研究方法 1

第一节 群落数量特征的调查方法 1

一、样方法与种-面积曲线 1

二、样条法 3

三、无样地法 4

第二节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4

一、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4

二、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7

第三节 群落排序技术 12

一、极点排序法(PO) 12

二、主分量分析(PCA) 16

第二章 杉木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定位研究方法 22

第一节 关于生物产量的几个基本概念 22

第二节 杉木林生态系统和植物生物量测定法 23

一、直接收获法 23

二、气体交换法 43

第三节 杉木林生态系统动物生物量的测定 57

第三章 杉木林小气候定位研究方法 59

第一节 观测种类的选择 59

一、流动观测 59

二、对比观测 59

三、梯度观测 60

四、平行观测 60

第二节 天气状况观测 60

一、云量的观测 60

二、天气现象的记录 61

第三节 气压的测定 63

一、动槽式(福丁式)水银气压表的观测 63

二、定槽式(寇乌式)水银气压表的观测 65

三、求算本站气压 66

四、气压计法 67

第四节 风的测定 69

第五节 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测定 72

一、百叶箱 72

二、干湿球温度表 73

三、百叶箱通风干湿表 75

四、最高温度表 77

五、最低温度表 78

六、温度计 79

七、湿度计 80

第六节 降水的测定 80

一、雨量器法 81

二、翻斗式遥测雨量计法 82

三、虹吸式雨量计法 84

第七节 雪深的测定 85

第八节 蒸发量的观测 86

一、小型蒸发器法 86

二、E-601型蒸发器法 87

第九节 地温的测定 89

一、地面和曲管地温表 89

二、直管地温表 92

第十节 辐射的测定 93

一、TOB型反射辐射传感器 94

二、TBQ-4-1型分光辐射传感器 97

三、TBB-1型净辐射传感器 98

四、TBQ-3型管状总辐射传感器 99

第十一节 日照时数的测定 100

一、暗筒式(又名乔唐式)日照计法 100

二、聚焦式(又名康培司托克式)日照计法 101

第四章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的研究方法 103

第一节 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 103

一、森林土壤基本调查方法 103

二、森林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 105

第二节 土壤颗粒密度、土壤密度的测定 106

一、土壤颗粒密度 106

二、土壤密度 109

第三节 杉木林土壤粒级分级(机械组成)的测定 110

一、吸管法 111

二、比重计法 119

三、国际制土壤粒级分级的测定方法 123

四、比重计速测法 128

第四节 土壤孔隙度测定法 136

一、土壤总孔隙度 136

二、土壤毛管孔隙度 137

三、土壤非毛管孔隙度 138

四、土壤三相比 138

五、土壤孔隙比 139

六、土壤当量孔隙体积的测定 139

第五节 土壤水分测定法 142

一、土壤自然含水量 142

二、几种水分常数的测定 145

第六节 土壤渗透性的测定 151

一、室外法 152

二、室内法(环刀法) 156

第五章 杉木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定位研究 158

第一节 杉木林生态系统植被中养分含量的测定 158

一、植物组织器官的划分 158

二、植物化学分析样品的采集 159

三、植物样品的处理 160

四、植物样品的化学分析方法 161

第二节 杉木林枯枝落叶层及其养分含量的测定 188

一、枯枝落叶层贮量的测定 188

二、枯枝落叶层养分含量的测定 189

三、杉木林年凋落量的测定 189

四、凋落物量动态变化的测定 190

五、凋落物粗灰分含量的测定 192

六、凋落物中养分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 193

七、凋落物中的养分量的计算方法 193

八、杉木林凋落物分解速率的测定 193

九、凋落物中养分分解量的计算 194

十、凋落物中真菌和细菌类群的检验方法 194

第三节 杉木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201

一、林地土壤样品的采集 201

二、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201

第四节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17

一、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测定 217

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19

第五节 森林生态系统中水质的测定方法 227

一、水样采取的方法 227

二、水质分析方法 230

三、分析结果的表示形式及审查 249

第六节 杉木林生态系统养分生物循环的研究方法 251

一、养分存留量的测定 251

二、养分归还量的测定方法 255

三、养分生物量循环平衡表 257

第七节 杉木林生态系统养分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方法 259

一、杉木林生态系统养分分布的研究 259

二、森林生态系统干尘降的测定方法 262

三、森林生态系统岩石风化输入养分量的估算 262

四、降水中养分输入量的测定 262

五、杉木林生态系统养分输入和输出量的计算和表达 264

六、杉木林生态系统养分收支预算与平衡的表示方法 266

七、杉木林生态系统养分生物循环与地球化学循环的表示方法 268

第六章 杉木林生态系统能量学定位研究方法 271

第一节 杉木林动力效应及其参数 271

一、观测项目 271

二、观测方法 271

三、动力参数的计算 272

第二节 风速的高度分布与功能传输 277

一、观测项目 277

二、测定方法 277

三、风速的高度分布 277

四、动能传输 280

五、冠层下空间的理论模型 282

第三节 净辐射测定与计算 283

一、辐射差额的公式 284

二、太阳总辐射(Qs)的测定 284

三、反射辐射(Qr) 285

四、净长波辐射(I) 286

第四节 净辐射及其平衡 286

一、乱流交换热量 287

二、土壤热量 288

三、林木蓄热变化量 294

四、潜热能 295

第五节 环境能量 299

一、内能 299

二、潜热能 299

三、压力能 300

四、动能 300

五、全位能(P) 300

第六节 杉木林光合能量净积累的测定和计算 302

一、生物量测定 302

二、热值测定 302

三、热值测定操作过程 303

四、生物物质热值测定计算 304

第七章 杉木林生态系统碳素的定位研究方法 307

第一节 杉木林生态系统碳素含量的测定 307

一、土壤中有机质及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法(水合加热法) 307

二、植物中全碳的测定——重铬酸钾(K2Cr2O7)容量法 311

第二节 林地土壤CO2释放量的测定 314

第三节 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估算 317

第八章 杉木林水文学过程定位研究方法 320

第一节 小集水区径流场的设计 320

一、坡面径流场 320

二、小集水区的设计 323

第二节 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测定 323

一、森林上总降水量(林外)的测定 324

二、雨量器测量 324

三、地面式雨量器测量 324

四、翻斗式遥测雨量计测量 325

五、虹吸式雨量计测量 327

六、允许误差 328

第三节 穿透水的测量 328

一、雨量计法 328

二、接水器法(又称块状或沟槽状受雨器法) 329

第四节 树干径流和树冠截流量的测定 329

一、树干径流的测定 329

二、树冠截流量测定 330

第五节 地表和地下径流量的测定 330

一、地表径流量的观测 330

二、地下水的测定 332

第六节 土壤含水量和苔藓-枯枝落叶层水文性质测定 332

一、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332

二、苔藓-枯枝落叶层水文性质测定 333

第七节 杉木林蒸散量 334

一、水量平衡 334

二、空气动力学方法 336

三、能量平衡法 337

第八节 杉木林小集水区水量平衡的定位研究 338

一、水分的输入项 338

二、水分的输出项 338

三、林区内蓄水变化 339

四、各平衡项的测定方法 339

第九章 杉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位研究方法 342

第一节 木材生产效益 342

一、效益计算公式 342

二、评价步骤 342

第二节 固土保肥涵养水源效益评价 343

一、杉木林生态系统保持土壤功能的评价 343

二、杉木林涵养水源效益的评价 344

三、杉木林生态系统维持营养物质循环功能评价 345

第三节 净化大气的环境效益评价 346

一、固定CO2功能效益 346

二、释放O2功能效益 347

三、过滤净化空气效益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