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篇 3
佛经科判与初唐文学理论 3
一、问题的提出 3
二、佛经科判略说 4
三、佛经科判与儒家义疏 11
四、佛经科判与文学“科判” 15
佛学与晚唐五代诗格 23
一、引言:说“诗格” 23
二、佛学影响的两条途径 26
三、佛学影响的三点分析 30
禅学与诗话 49
一、语录体的兴起与流行 49
二、欧阳修及其《诗话》与佛教 53
三、禅学对诗话理论的影响 57
四、结语:一个值得注意的思考起点 85
【附】对立与融合:宋代禅宗史上一个问题的研究——以《临济录》为中心 87
一、问题的提出 87
二、从《临济录》的成书及流传看禅宗史 91
三、结语 104
禅学与宋代论诗诗 106
一、偈颂与论诗诗 107
二、《对寒山子诗》与论诗诗 118
三、“三句”与论诗诗 122
宋代禅宗评唱与文学评点 129
禅宗思维方式与意象批评 144
一、何谓“意象批评” 144
二、禅宗思维方式的解剖——兼论庄、禅异同 149
三、禅宗思维方式对意象批评法的影响 157
创作篇 169
玄言诗与佛教 169
一、魏晋时期玄学与佛学的交融 169
二、玄言诗与佛理诗的交融 180
【附】魏晋风流·名僧丰采·花郎道 195
一、花郎道释名 196
二、魏晋风流与名僧丰采 203
三、魏晋风流与花郎道 210
山水诗与佛教 217
一、中国早期山水诗之一特征 217
二、思想渊源——儒、道、释自然观的比较 219
三、佛教在山水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27
四、佛教与谢灵运及其山水诗 236
宫体诗与佛教 247
一、宫体诗释名 247
二、佛经、佛徒与艳诗 249
三、儒、道、释思想与六朝社会风气 255
四、佛教对宫体诗的影响 268
寒山诗与禅宗 282
一、从儒生、道士到佛徒 283
二、寒山诗中的禅理、禅典和禅趣 290
三、曹山本寂禅师《对寒山子诗》原貌试探 296
四、禅师对寒山诗的运用 302
引用书目 310
韩文版自序 执着与超拔 325
后记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