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张铁夫 1
绪论 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 1
东方·东方学·东方文学 1
东方文学的文化潜质 6
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10
第一章 东方文学纵向发展综论 15
古老东方的文学景观 15
上古东方社会、文化的特点 15
上古东方文学成就 18
神话传说 18
诗歌创作 22
散文故事 25
戏剧文学 26
上古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27
中古东方三大文化圈及其文学演变 29
中古东方社会、文化的特点 29
三大文化圈的文学发展及其特点 33
东亚文化圈的文学 33
南亚、东南亚文化圈的文学 39
西亚、北非文化圈的文学 43
觉醒与发展中的近现代东方文学 47
近现代东方社会、文化的特点 47
近现代东方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50
主要文学成果概观 53
日本和东亚地区的近现代文学 53
印度和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近现代文学 57
埃及和阿拉伯地区的近现代文学 59
黑非洲地区的近现代文学 61
近现代东方文学的特征 62
第二章 东方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 66
古代希伯莱民族文化与《旧约》文学 66
希伯莱民族文化与《圣经》 66
希伯莱古代文学总集《旧约》 69
《那罗传》:印度大史诗的优秀插话 74
人民性之所在 75
东方古代理想妇女的典型 81
艺术表现的光彩 86
东方古代戏剧大师迦梨陀娑与《沙恭达罗》 89
生平传说与创作总貌 89
《沙恭达罗》的思想和艺术 94
爱:贯穿剧作始终的思想 94
豆扇陀:多情郎的艺术形象 99
古代印度社会、文学背景下的考察 102
艺术表现的东方情味 104
日本才女紫式部与《源氏物语》 107
苦命才女的心灵世界 107
《源氏物语》:自我体验的艺术表述 109
第三章 波斯文学论 115
波斯古代文学的嬗变 115
前伊斯兰时期的帕拉维语文学 116
诗人辈出的“黄金时期” 121
波斯古典文学的衰落 133
人道主义诗人萨迪与《蔷薇园》 134
走出来的诗行 134
《蔷薇园》:人道与哲理 137
波斯现代文学的发展 150
从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 151
现代文学的确立 155
现代文学的成熟 158
现代文学的新发展 163
第四章 阿拉伯文学论 166
古代阿拉伯文学的纵向发展 166
萌芽奠基时期 167
演变发展时期 172
鼎盛繁荣时期 180
停滞衰微时期 186
阿拉伯文化与《一千零一夜》 187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一千零一夜》的形成 188
《一千零一夜》:中古阿拉伯的生活画卷 189
在东、西文化撞击中的纪伯伦 196
创作概览:小说和散文诗 196
“异乡人”的痛苦和孤寂 199
民族?省的爱与恨 202
人类“先知”:超越性追求 208
东方原始主义的标本:《灵魂归来》 211
以“爱”为核心的农业文明 212
神话象征结构与民族意识 217
社会价值与文化审视 221
第五章 20世纪南亚、东南亚文学论 225
印度妇女的命运:三篇短篇小说 225
悲惨的一生:恋爱、小媳妇、晚年 226
社会现实的透视孔 231
艺术构思与表现 234
普列姆昌德与《戈丹》 237
生平与创作:爱国、勤奋 237
《戈丹》:社会问题的艺术探索 243
《妮摩拉》和《祝福》比较 250
封建礼教下“夏娃”的悲剧 250
主题学的考察:境界与追求 255
纯朴明晰与冷峻凝重 261
民族寓言:安纳德小说创作论 264
《苦力》、《贱民》:奴性的揭示 265
《两叶一芽》:苦难的思索 270
“拉卢三部曲”:出路的探寻 274
民族主义的超越 279
黎萨尔的选择与矛盾 283
英雄的选择 283
迷茫与矛盾 286
矛盾的文化机制 294
矛盾的艺术表现 299
慕依斯创作的文化思考 302
独立战士与业余作家 302
民族激情与艺术规律 304
汉纳菲:先行者的悲剧 309
第六章 日本近代文学论 315
日本近代启蒙文学的发展轨迹 315
日本近代启蒙运动的两个阶段 315
滥觞:“明六社”成员的文学活动 318
高潮:政治小说的翻译与创作 320
自觉的文学变革:文学改良运动 325
明治政治小说两大家 327
矢野龙溪和《经国美谈》 328
东海散士和《佳人奇遇》 337
明治文坛的彗星:樋口一叶 345
时世·忧伤·矛盾 345
社会·弱者·人性 350
深沉·哀婉·抒情 354
日本自然主义小说论 359
社会文化成因 359
先驱者的开拓 361
支柱作家及其个性 363
特质与价值 365
岛崎藤村与《破戒》 369
从浪漫主义诗歌走向自然主义小说 370
《破戒》:自然主义?现实主义? 372
德田秋声及其创作 379
秋声创作扫描 379
奠基作:《新婚家庭》 382
代表作:《缩影》 385
“天生的自然主义作家” 388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演变与实绩 390
“潘神会”与《昴星》派 391
唯美主义诗歌:杢太郎与白秋 395
荷风与润一郎的贡献 398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403
后记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