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孝经》的成书与思想内容 1
1.《孝经》作者与成书时间 2
2.先秦儒家孝道理论与《孝经》思想来源 11
(1)孝的含义与起源 11
(2)孔子的孝道观 18
(3)曾子的孝道观 23
(4)孟子的孝道观 28
(5)荀子的孝道观 34
(6)《礼记》中的孝道观念 39
3.《孝经》思想评述 41
(1)孝源于天 42
(2)孝是伦理的本源 44
(3)事亲以礼,立身行道 45
(4)忠孝合一,以孝劝忠 49
(5)五等之孝 51
二 《孝经》的传播和孝道伦理的历史变迁 55
1.“汉以孝治天下”与《孝经》经学地位的确立 56
(1)“以孝治天下”的政治体现 57
(2)《孝经》的官方化及其理论的纲常化和神圣化 64
(3)父权的膨胀 73
2.魏晋隋唐时期孝伦理的变异 76
(1)魏晋的“孝治” 76
(2)遵守礼法与率性而为 81
(3)唐代的忠大于孝 85
3.宋元明清时期《孝经》的传播和孝道的特点 91
(1)《孝经》的传播和对孝道的重视 92
(2)孝道教化的通俗化 96
(3)孝道实践的极端化和愚孝 105
三 《孝经》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 113
1.传统家庭的历史状况 115
2.父子之礼 128
3.夫妇之礼 140
4.兄弟之礼 152
四 《孝经》与传统的丧葬、祭祀之礼 156
1.“丧则致其哀”:葬礼中的孝观念 158
2.“祭则致其严”:行孝与祭祖 170
(1)周代祭礼的一般含义 170
(2)汉代以后祭礼的社会基础与功能 175
五 《孝经》与中国古代法律 190
1.对“不孝”罪的惩处原则 192
2.“亲亲相隐”的合法化 201
3.亲属间的刑罚替代 206
4.血亲复仇的正义性和法律的冲突与统一 210
(1)儒家血亲复仇观与孝道 210
(2)法律文本的限制与司法实践的认同 218
(3)义法并立的理论探讨 229
六 《孝经》与传统君臣关系 233
1.君父一体,事君如事父,事君重于事父 233
2.主尊臣卑的永恒性 248
3.死谏与愚忠 254
七 《孝经》与中国国民性 264
1.仁恕敦厚的群体意识 266
2.重礼守法的行为准则 271
3.忠君爱国的民族精神 279
4.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85
5.因循守旧的惰性心理 291
6.权利缺失的自我意识 299
结束语:《孝经》、孝道与当代中国社会 304
附录一 《孝经》今译 311
开宗明义章第一 311
天子章第二 312
诸侯章第三 312
卿、大夫章第四 313
士章第五 313
庶人章第六 314
三才章第七 314
孝治章第八 315
圣治章第九 316
纪孝行章第十 318
五刑章第十一 319
广要道章第十二 319
广至德章第十三 320
广扬名章第十四 320
谏诤章第十五 320
感应章第十六 321
事君章第十七 322
丧亲章第十八 323
古文《孝经》 324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