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秦以前古青海路的初创 1
①上古至秦代古青海路觅迹 1
考古发现 1
文献记载 3
历史传说 5
②先秦中西陆路交通的主要路段及车辆的出现 7
居延路与河西路 7
古青海路 8
车辆的出现 8
秦汉时期古青海路的开拓 10
①与古青海路有关的历史事件 10
张骞出使西域 10
李息、徐自为河湟平羌 12
赵充国进据河湟 13
护羌校尉与金城属国的设置 14
金城郡及其辖县的设置 15
新莽设置西海郡 17
②河西道出现壅塞 古青海道得以利用 19
古青海路的利用 19
古青海路东段河湟道 20
古青海路西段婼羌道 21
③青海道与河西道间的主要通道 22
乐都—武威道 22
西平—张掖道 23
鲜水—酒泉道 24
柴达木—敦煌道 24
④东汉向河南伸展的主要道路 25
乐都—邯川道 25
安夷—和罗谷道 26
⑤运输方式渐趋多样 27
车辆运输 27
水上运输 28
牛马驮运 28
⑥桥梁与渡口的出现 29
赵充国建桥 29
皮筏子和黄河浮桥 30
官亭渡和小寺沟渡 31
⑦烽、燧、障、亭系统的初步建立 32
驿传初设 32
秦汉邮亭 33
汉代驿传 34
烽燧相连 34
⑧汉代邮路 35
西平以东的邮路 35
南线黄河两岸的邮路 36
西平以西的邮路 36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海路的兴盛 38
①青海道成为中西交通孔道 38
南凉、西秦经营的干道 38
吐谷浑频频通使南朝、北朝和柔然 39
青海道日渐繁荣 40
丝绸之路河南道的开辟 41
河南道东、西段路线 42
僧侣频频往来青海道 43
②商队运输不绝于道 45
商队出现 45
商队运输 46
③吐谷浑人创建无梁桥 47
河厉桥 47
大母桥 48
④邮驿业相对衰微 48
隋唐宋时期青海路的复兴与发展 50
①隋代青海东部路况的改善 50
隋炀帝西巡河右 50
隋军围歼吐谷浑 51
隋置四郡 53
②唐太宗征讨吐谷浑 54
双方关系以和为主 54
吐谷浑袭扰唐境 55
李靖西征吐谷浑 56
③唐蕃古道兴盛一时 58
唐蕃联姻 58
文成公主入藏 59
唐蕃古道的开辟 62
沙洲驿道与党项道 64
丝路青海道历久不衰 65
④唃厮啰政权崛起 青海道再次复兴 66
青唐吐蕃政权的崛起 66
青海道的复兴 68
⑤茶马互市的兴起与交通运输的繁荣 69
唐代的茶马市易 69
宋代的茶马互市 70
运输动力及工具 72
⑥邮驿通信的兴盛 73
唐依隋制 73
唐蕃各置驿传 74
宋时“唃家位” 75
⑦浩门河、湟水河、黄河上的桥梁 76
浩门桥与通济桥 76
长宁桥与宗河桥 77
黄河诸桥 78
元明清时期青海驿道网的形成与发展 80
①元朝“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80
都实考察河源 80
站赤的设立 81
通藏驿站初步形成 82
②明清时期交通路线网的形成与发展 83
祁连山区道路 83
柴达木地区通甘、新、藏诸道 84
青南地区入川、藏大道 86
③经济交往对交通的促进 88
明代茶马互市进一步繁荣 88
清代商贸的开拓 90
④不断完善的驿传设施 93
明代邮驿 93
清驿规模扩大 95
驿务负担的演变 97
台站时兴时废 98
⑤主要桥梁及渡口 99
清代增建桥梁 99
明清时期桥梁的特点 101
明清时期的渡口 102
近代青海公路交通的起步 104
①古代道路在近代的沿袭与发展 104
古代道路的沿袭 104
车、驮道路网的发展 106
甘青通道与西宁至玉树道 107
具有高原特色的陆路运输方式 109
“脚户”足迹遍及城乡 110
水路运输方式 111
②早期公路的修建与汽车的出现 112
早期公路的修建 112
利用原有驮道改建公路 114
兰湟大车道的整修拓宽 114
凿通老鸦峡修建享堂桥 115
重点整修以西宁为中心的大车道 116
汽车的出现 117
③近代的两次筑路“高潮” 119
1935~1940年的第一次筑路“高潮” 119
1941~1949年的第二次筑路“高潮” 121
青藏公路西宁至玉树段的修筑 123
青新公路的修建 125
④红军“补充团”的筑路业绩与汽车运输业的初创 127
红军“补充团”的筑路业绩 127
汽车运输产业的初创 128
⑤传统邮驿方式的延袭与废止 131
裁驿归邮 131
玉树地区的“沙薮”制度 132
邮政机构的设置 134
参考文献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