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烧伤外科手册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宗城,汪仕良,周一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09116872
  • 页数:5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蓍名烧伤外科专家主编,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19章。对烧伤的临床过程、烧伤急救、创面处理、休克与感染防治、烧伤的内脏并发症、皮肤移植、吸入性损伤、免疫功能紊乱、水电解质失衡、代谢紊乱以及烧伤营养、麻醉、麻醉、康复、护理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内容丰富新颖,反映了当今国内外烧伤临床与研究的最新经验与成果,适于烧伤科医师及烧伤科研、教学人员学习参考。

第1章 概述 1

第一节 皮肤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2

一、皮肤的解剖 3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 5

第二节 烧伤面积与深度 6

一、烧伤面积的判断 6

二、烧伤深度的判断 9

三、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13

第2章 烧伤的临床过程 15

第一节 体液渗出期 15

一、影响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因素 15

二、体液渗出对机体的影响 18

三、体液渗出对局部的影响 19

第二节 急性感染期 20

第三节 创面修复期 22

一、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修复细胞与生长因子 23

二、Ⅲ度烧伤创面的愈合过程 25

三、创面修复期的处理 28

第四节 康复期 29

第3章 烧伤急救后送 32

第一节 烧伤急救 32

一、迅速脱离致伤源 32

二、现场急救 33

第二节 烧伤病人的转送 36

一、转送时机 36

二、转送工具的选择 38

三、航空救护 40

四、转送前处理 41

五、转送途中注意事项 42

六、阶段输液 43

七、成批烧伤伤员的急救 44

第4章 烧伤休克的防治 47

第一节 烧伤休克的病理生理 47

一、血容量不足 48

二、微循环变化 48

三、心脏泵血功能障碍 52

四、其他主要病理生理变化 54

第二节 烧伤休克的诊断 58

第三节 烧伤休克的治疗 63

一、复苏补液疗法 64

二、保护、改善重要脏器功能 69

三、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70

四、镇静止痛 71

五、抗生素的应用 72

六、碱性药物的使用 72

七、氧自由基清除剂的应用 73

八、其他药物治疗 73

九、其他对症辅助治疗 74

十、休克期切痂 74

第四节 烧伤休克期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75

一、急性脑水肿 75

二、急性肺水肿 79

三、心功能不全 83

四、急性肾衰竭 85

第5章 烧伤创面的处理 87

第一节 早期清创 87

一、早期清创的目的 87

二、早期清创的时机 87

三、早期清创方法 88

四、注意事项 89

五、焦痂切开减压术 90

第二节 包扎疗法与暴露疗法 91

一、包扎疗法 91

二、暴露疗法 92

三、半暴露治疗 94

四、烧伤病人的翻身方法 95

第三节 烧伤创面外用药 100

第四节 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 104

一、浅Ⅱ度创面的处理 104

二、深Ⅱ度创面的处理 105

三、削痂术 105

第五节 Ⅲ度烧伤创面的处理 108

一、Ⅲ度创面的处理原则 109

二、手术切痂 110

三、蚕食脱痂 112

四、剥痂 113

五、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方案 113

第六节 感染创面的处理 115

一、细菌性感染的处理 115

二、特殊感染的处理 116

第七节 植皮术 117

一、游离皮肤移植的分类 117

二、皮肤移植方式分类 118

三、游离皮片移植后生长过程 119

四、游离皮片移植术供皮区选择 121

五、植皮失败的原因及预防 128

第八节 异体(种)皮及皮肤代用品 130

一、异体(种)皮 130

二、皮肤代用品 131

第九节 皮肤的保存 132

一、普通冰箱贮存法 132

二、低温贮存法 133

第6章 烧伤感染 137

第一节 烧伤感染途径及类型 137

一、感染途径 137

二、全身性烧伤感染类型 139

第二节 烧伤感染常见病原菌 140

一、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 140

二、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 141

三、真菌 142

四、厌氧菌 143

五、病毒感染 144

第三节 烧伤全身性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144

一、烧伤全身性感染的诊断 144

二、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防治 146

第7章 特殊原因烧伤 153

第一节 电烧伤 153

一、电烧伤定义和分类 153

二、电烧伤的损伤机制 155

三、电烧伤的临床特点 156

四、电烧伤的治疗 158

五、电烧伤并发症 166

第二节 化学烧伤 168

一、化学烧伤特点 168

二、化学烧伤的一般处理原则 169

三、常见的化学烧伤 169

第三节 军用毒剂烧伤 178

一、军用毒剂烧伤的特点及救治原则 178

二、常见主要军用毒剂烧伤的治疗 179

第四节 放射性烧伤 181

第五节 其他特殊原因烧伤 184

一、热压伤 184

二、瓦斯爆炸烧伤 185

三、低热烧伤 186

四、凝固汽油烧伤 187

第8章 特殊部位烧伤 188

第一节 头面部烧伤 188

一、处理原则 189

二、头皮烧伤 189

三、面颈部烧伤 189

四、眼烧伤 191

五、耳烧伤 193

第二节 手部烧伤 194

一、处理原则 195

二、治疗方法 195

第三节 会阴部烧伤 198

第四节骨、关节烧伤 200

第五节 足烧伤 203

第9章 吸入性损伤 204

第一节 吸入性损伤的致伤因素 204

一、热力损伤 204

二、烟雾损伤 205

第二节 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 206

一、即期损伤 206

二、呼吸功能紊乱 207

第三节 吸入性损伤的诊断 208

一、临床表现 209

二、胸部X线检查 210

三、133Xe连续闪烁摄影肺扫描 210

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211

五、呼吸功能检查 211

六、临床分度 212

第四节 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213

一、一般处理 214

二、严重吸入性损伤 214

三、保持气道通畅解除气道梗阻 215

四、早期气管内灌洗 215

五、早用呼气末正压呼吸机械通气(PEEP)减轻肺功能障碍 216

六、吸入性损伤早期不宜限制补液量 218

七、防治感染 219

八、具潜力的治疗呼吸功能衰竭的药物与措施 219

第10章 小儿烧伤 222

第一节 概况 222

一、发生率 222

二、致伤原因 222

第二节 小儿烧伤面积估计 222

第三节 急救和早期处理 224

一、气管切开维持呼吸道通畅 224

二、建立静脉通路进行液体复苏 224

第四节 小儿烧伤创面处理 225

第五节 小儿烧伤感染 226

一、患病率 226

二、脓毒症的发生时期 226

三、脓毒症的细菌种类 227

四、小儿烧伤脓毒症的诊断 227

五、小儿烧伤脓毒症的防治 227

第六节 常见并发症 229

一、高热 229

二、抽搐 230

三、胃肠功能紊乱 232

四、猩红热样葡萄球菌感染 234

五、脓皮病和创面溃疡 235

第11章 烧伤后免疫功能紊乱 236

第一节 烧伤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 237

一、免疫细胞 237

一、免疫分子 244

第二节 免疫紊乱与伤后并发症的关系 252

第三节 免疫紊乱发生机制的探索方向 258

第12章 烧伤后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264

第一节 体液的正常平衡 264

一、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264

二、体液的电解质 265

三、体液的渗透压 266

四、体液酸碱平衡 268

第二节 烧伤后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床情况 268

一、创面失水 269

二、组织间隙水潴留 271

三、激素分泌失常 272

四、吸入性损伤 273

五、脓毒症 274

六、创面用药不当 275

七、饮食失调 275

第三节 烧伤后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类型 276

一、低钠血症 276

二、高钠血症 277

三、低钾血症 279

四、高钾血症 279

五、低镁血症 280

六、钙代谢失衡 280

七、低磷血症 281

八、代谢性酸中毒 281

九、呼吸性酸中毒与碱中毒 282

十、双重酸碱失衡 282

十一、三重酸碱失衡 283

第13章 烧伤代谢紊乱 285

第一节 烧伤后应激反应 285

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286

二、急性相反应 289

三、自主神经系统 292

四、烧伤应激反应的基因激活 294

第二节 烧伤后代谢变化 297

一、高代谢 298

二、糖代谢 301

三、脂肪代谢 303

四、蛋白质代谢 307

第三节 烧伤代谢反应的调理 310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的调理 310

二、炎症介质的调理 311

三、促进合成的激素、生长因子 312

第14章 烧伤内脏并发症 314

第一节 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314

一、烧伤后MODS的发病机制 315

二、烧伤后MODS的诊断与分型 316

三、烧伤后MODS的防治 317

第二节 烧伤后心功能不全 32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320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322

三、烧伤后心功能不全的分类 324

四、烧伤后心功能不全的防治 325

第三节 烧伤后呼吸功能衰竭 327

一、发病因素 328

二、病理生理 330

三、临床表现 331

四、诊断 332

五、治疗 333

第四节 烧伤后肾功能不全 335

一、发病原因 335

二、发病机制 336

三、临床类型 33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338

五、并发症 341

六、预防 343

七、治疗 344

第五节 应激性溃疡 346

一、患病率 346

二、病理变化 346

三、发病机制 347

四、诊断 348

五、防治 349

第六节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351

一、发病原因 351

二、临床表现 351

三、治疗 352

第15章 烧伤营养 353

第一节 烧伤病人的营养监测 353

一、目前应用的营养检测方法 355

二、目前尚未普及或尚待完善的营养监测方法 357

第二节 烧伤病人热能需要量 361

一、能量消耗的概念 362

二、测定能量消耗的方法 363

三、间接测热法 369

第三节 烧伤病人营养素需要量 372

一、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量 373

二、非蛋白热量的需要量 376

三、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及维生素需要量 382

第四节 胃肠内营养支持 384

一、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 384

二、早期胃肠喂养 385

第五节 静脉营养 389

一、周围静脉营养 389

二、中心静脉营养 390

第16章 烧伤麻醉 399

第一节 麻醉前准备 399

一、术前病情评估 399

二、麻醉前准备 400

三、麻醉前用药 401

第二节 常用麻醉药物 402

一、吸入麻醉药 402

二、静脉麻醉药 404

三、局麻麻醉药 404

四、麻醉性镇痛药 407

五、肌松药 407

六、镇静安定药 408

第三节 常用麻醉方式 409

一、吸入麻醉 409

二、静脉麻醉 410

三、椎管内麻醉 412

四、局部麻醉 413

五、联合麻醉 415

第四节 围术期麻醉监测 416

一、无创监测 416

二、有创监测 419

第五节 围术期麻醉管理 420

一、呼吸系统的管理 420

二、循环系统的管理 422

三、其他注意事项 422

第六节 烧伤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423

一、呼吸系统并发症 423

二、循环系统并发症 424

三、其他并发症 426

第七节 术后镇痛 426

第17章 皮肤和组织移植 429

第一节 皮肤移植 431

一、自体皮片移植 431

二、异体皮片移植 450

三、皮瓣移植术 454

第二节 其他组织移植及羊膜、人工皮的应用 467

一、大网膜移植 467

二、羊膜的应用 467

三、人工皮及生物膜 467

第三节 头皮撕脱伤与象皮腿的外科治疗 468

一、头皮撕脱伤 468

二、全手皮肤撕脱伤与大片皮肤撕伤 468

第18章 烧伤的康复 470

第一节 烧伤的康复评定 471

一、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 471

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471

三、肥厚性瘢痕的评定 472

四、心理评定 474

第二节 烧伤康复治疗 474

一、物理治疗 474

二、运动疗法 478

三、作业疗法 488

四、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489

五、心理康复 498

六、职业康复 503

七、烧伤病人的自我管理 505

第19章 烧伤护理 508

第一节 病区管理 508

一、病区设置与设备 508

二、病区管理要求 511

第二节 病区消毒隔离及常用物品消毒方法 514

一、烧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514

二、常用物品消毒方法 515

第三节入院急诊护理 517

一、入院前准备 517

二、入院时的护理 518

第四节 休克期的护理 519

一、一般护理 519

二、正确输液 519

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520

四、保护创面防止感染 521

五、做好休克期护理记录 521

第五节 创面护理 521

一、包扎疗法的护理 521

二、暴露疗法的护理 522

三、浸浴疗法的护理 522

四、应用翻身床护理 523

五、应用悬浮床病人的护理 524

第六节 特殊部位烧伤的护理 526

一、头面颈部烧伤的护理 526

二、会阴部烧伤的护理 527

第七节 吸入性损伤的护理 527

一、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527

二、吸氧 528

三、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 528

第八节 营养护理 530

一、护理措施 530

二、营养效果观察 532

第九节 烧伤的康复护理 532

一、康复评定 532

二、康复治疗 533

第十节 手术前后的护理 536

一、术前准备 536

二、术后护理 537

第十一节 烧伤整体护理 538

一、实施整体护理的三个途径 539

二、烧伤病人的护理诊断 539

三、健康教育 540

附表 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