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族教际关系、宗教相通精神及其营造和谐社会的研究价值 1
一、研究的现实出发点及其理论聚焦 1
二、本主题研究中运用的学术资源及其研究方法 3
三、研究宗教相通性精神的着眼点及本书的框架结构 6
第一章 世界民族宗教冲突的聚焦及其出路的思考 17
一、化解民族宗教冲突的一种选择 17
二、世界民族宗教热点问题聚焦亚洲 19
三、世界热点聚集亚洲的原因 37
第二章 中国先民缘何营造和谐社会 44
一、中国先民和谐社会与民族宗教和谐关系的内在关联 44
二、中国三代王权与天神关系的演进 48
三、中国上古和谐社会的启示 53
四、中国各族先民宗教的相通性形成的合力 61
第三章 儒佛在中国的相遇与互动 64
一、儒佛冲突与三武一宗 64
二、儒佛的相通与理学心学的诞生 72
第四章 儒穆在中国的相遇与互动 79
一、儒穆的复杂相遇与相通 79
二、儒穆关系的融合及穆斯林地缘化与双重民族性格 87
三、儒穆教理的结合与提升 93
第五章 儒耶在中国的相遇与互动 99
一、儒耶的相遇与礼仪之争 99
二、儒耶的相通与儒耶并存 110
第六章 佛耶在中国的相遇与互动 116
一、佛耶的相遇和争宠互动 116
二、佛耶的互动与相通 124
第七章 民族宗教关系的中外不同理念 133
一、中外两种民族宗教关系的不同理念 133
二、中国传统的民族宗教理念 141
三、西方缘何承继基督教而不是佛教 145
第八章 两种民族宗教关怀:中西文明的原始分野 159
一、两种民族原始宗教的不同终极关怀 160
二、中希原始宗教的不同神韵 162
三、不同的文明定势与人文环境 169
四、中国原始神话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关联性 171
五、从“井底之蛙”的天下主义走向现代的全球主义 175
第九章 人类进步、宗教的全球化与本色化 179
一、人类进步标准的确定与文明困惑的解读 179
二、人类进步与民族文明、宗教文明 184
三、宗教的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94
第十章 宗教的本质功能及其诸多属性 205
一、宗教到底有害还是有益:两种宗教本质观的解析 205
二、宗教的诸多重要属性与宗教相通性精神 220
第十一章 民族宗教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 225
一、民族与宗教互动关系的共识 225
二、民族宗教关系问题研究的学科发展 230
三、民族与宗教关系的深入研究 234
四、民族与宗教的互相制动与其和谐关系的营造 245
五、民族宗教问题的文化化、政治化与去政治化 248
六、民族跨界问题与宗教跨界问题的内在联系 254
第十二章 宗教相通性精神的理论分析 257
一、宗教相通性精神的研究 257
二、宗教相通性精神的实现条件及其误区 269
三、人类历史中的宗教相通性精神 279
四、民族宗教的未来走向 285
主要参考文献 299
本书创见提要备忘录 310
后记:完成本课题的艰难历程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