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理论家之理论 14
第一节 创造理念 14
布莱松与“期遇” 14
维尔托夫和“间歇” 18
爱森斯坦与理性蒙太奇 22
帕索里尼和“流述” 27
第二节 思考命题 33
塔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 34
爱浦斯坦:创作时间 40
第三节 建立体系 47
爱森斯坦:体系创建者 47
布莱松和电影术 54
第二章 现象与影像,现实与书写 65
第一节 影像与现象 65
语言与视像:戈达尔 65
电影与绘画:侯麦 71
自然与绝对:塔尔科夫斯基 75
视觉与视觉:布拉克哈格 78
影像与影像:弗兰普顿、夏里兹、库比尔卡 81
第二节 视觉与现实 84
自动书写的现实:帕索里尼 85
重新思考过的现实:爱浦斯坦 86
被揭示的现实:维尔托夫、格里尔逊、伊高扬 89
“事实如此”:罗西里尼、斯特劳布 93
现实主义:法斯宾德 95
第三节 写作与风格 99
杜拉斯:写作 101
阿斯特吕克:从场面调度到摄影机笔论 104
希区柯克:“悬念”是重要的形式 106
潘林宣:“对位”句法 110
吉亚尼谦、弗莱舍:重新组合 112
第四节 诗意电影 114
流动的镜头感:让·爱浦斯坦 114
帕索里尼:“诗意电影” 117
谷克多(和布莱松):诗歌精神 120
第三章 电影机器与社会作用 127
第一节 表演与观众:效用性 127
情绪参与:希区柯克与悬念 127
实质参与:爱森斯坦与“陶醉” 131
立即行动:法斯宾德的观众理论 134
第二节 社会责任 140
共和国理念的电影导演:格里尔松 141
为社会真理而服务的电影导演:维尔托夫 145
教育性思想:罗西里尼 149
第三世界的政治观:罗沙 154
第三节 电影乌托邦 156
法斯宾德:电影帮助人们生活 156
帕索里尼:诗歌乌托邦 159
塔尔科夫斯基:艺术为大众 164
斯特劳布:现实就是乌托邦 166
杜拉斯:“让电影完蛋吧” 169
戈达尔:退化即拯救 171
第四章 电影艺术与创作 180
第一节 电影与其他艺术 180
侯麦:论古典时期的必要性 180
论电影的优势:克莱尔、塔尔科夫斯基 186
论电影是艺术的综合:爱森斯坦、戈达尔、拉武·鲁兹 189
第二节 创作者,艺术家 195
什么是“电影艺术家”? 195
艺术家:塔尔科夫斯基、谷克多等 198
作者策略:特吕弗 202
作者论:法斯宾德、伯格曼 204
第三节 电影制作 207
实验派的“拼凑艺术” 207
电影产业化:李维斯、普多夫金 209
手工艺:斯特劳布、杜拉斯、穆莱 214
第四节 实验与教学 218
实验派导演罗西里尼 218
库里肖夫的“试验工场” 221
雷的表演工坊 224
结语 229
参考书目 233
人名对照表 246
片名对照表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