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 出生于弗迪布兰宁 5
在农场度过童年时光 6
1859年接受洗礼成为英国浸礼会教徒 10
1865年 在哈弗福特韦脱神学院上学 10
1869年 乘船前往中国 12
1870年到达上海 13
在烟台 14
在山东的传教活动 23
在东北的传教活动 26
在宁海州、莱阳、济南府、潍县 37
1875年 在济南府 39
在青州府:与伊斯兰教徒辩论、拜访宗教领袖、参观道教聚会 56
1876年赈灾:山东 76
1877年 太原府 90
1877—1881年 赈灾:山西 90
1878年 第一次结婚 100
1881年 拜会左宗棠 118
游历五台山 121
拜会张之洞 124
返回青州府 127
患病 128
1884年 前往北京 133
与赫德(R. Hart)爵士会晤 135
1885—1886年 第一次休假 138
“兴学”计划 141
1886年 返回中国 145
离开山西 147
在天津的写作活动 152
在北京的写作活动 153
1888年 访问日本 155
1889年 在山东赈灾 155
患斑疹伤寒 155
1890年 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全国大会 158
出任《时报》主笔 159
1891年 出任广学会(初名同文学会)督办(总干事) 160
去上海 161
翻译工作 166
应张之洞邀请赴南京 173
应李鸿章邀请赴天津 173
拜会张之洞 176
1894年 游历天台 178
祝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 166
1895年 去北京 193
拜会李鸿章、翁同? 193
与维新派领袖会晤 204
向清朝宰相提交《新政策》,并获得皇帝的首肯 206
1896年 恭亲王 209
李鸿章 210
1896—1897年 第二次休假 211
经由印度、马赛、巴黎、伦敦 212
和平,国际联盟等 215
1898年 途径加拿大返回中国 216
收到皇帝召见的通知 223
1899年 去北京,会晤赫德(R.Hart)爵士、荣禄、恭亲王和李鸿章 230
1900年 美国纽约,参加第一次基督教普世宣教大会 232
途经日本返回中国 233
在义和团运动中救助教徒的努力 234
1901年 在山西调停纷争 237
1902年 出任山西大学西学专斋总理 240
1902年 造访太原府 246
1900——1902年 在上海拟定中国教育筹办计划 258
1903年出访日本 258
1903年 原配夫人去世 260
1904年 红十字会工作 263
去北京 264
去太原府 264
1905年 返回英国 267
1906年 设立中国差会紧急理事会 269
1907年 上海,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全国大会 270
1910年 爱丁堡会议 272
1908年 日本 274
1913年 朝鲜 281
再访青州府 290
1914年 造访长沙 290
第二次婚姻 302
1915年 到爪哇游历—生病 302
再访日本 303
辞去广学会总干事之职 303
1916年 回到英国 305
在阿伯斯威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305
在中国得到的荣誉 306
1919年 去世 307
老式考棚 41
新式考棚 41
乡间交通工具——骡车 50
架在两匹骡子之间的乘子 50
驼队 50
老道士 73
喇嘛和他的寺僧 154
李提摩太博士在广学会 165
北京一支送葬的队伍 195
山西大学校门 240
山西大学的图书馆和钟楼 244
任山西大学西学专斋总理 262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在威尔士的早年生活 4
第三章 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 16
第四章 在山东与满洲(东北)的传教活动 23
第五章 烟台 34
第六章 告别烟台 46
第七章 青州府 58
第八章 山东赈灾 76
第九章 山西赈灾 90
第十章 在山西的传教活动 100
第十一章 在山西的发展 112
第十二章 太原、青州和北京 123
第十三章 第一次休假 138
第十四章 流离漂泊 145
第十五章 上海广学会的工作 163
第十六章 中日甲午战争 171
第十七章 天台 178
第十八章 劝导政府开放教禁 192
第十九章 维新会 203
第二十章 第二次休假 211
第二十一章 维新运动 218
第二十二章 义和团运动 229
第二十三章 山西大学:梦想实现的地方 237
第二十四章 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期间 253
第二十五章 英国宣教大会 267
第二十六章 访问日本和朝鲜 274
第二十七章 辛亥革命 284
第二十八章 大乘佛教 293
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国 302
索引 309
译后记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