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传记 4
(一)启蒙时期(1896~1904年,8岁至16岁)隆庆和坐科(《昊天关》启蒙) 4
好景不长 6
吹唢呐混饭吃 7
学起来一大片 7
生旦兼擅 9
艺名风波 10
打马三“鞭” 11
前后揩脸 14
梦演《伐子都》 18
拜刘四学武术 19
(二)博学时期(1905年~1917年,17岁至29岁)演《花蝴蝶》折臂 20
座右铭“学到老” 21
反串花旦及其他 22
与何月山“打擂台” 25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30
五千元包银不要 31
(三)创新时期(1918~1938年,30岁至50岁)大舞乾坤圈 33
普陀山 37
孟获的造型及其他 38
三十年改一剧(《宝莲灯》) 40
当场不让父 47
美猴王显灵沪杭 49
参加西博会盛大演出 53
《史文恭》 56
演侠义戏受挫 58
那里跌倒 那里爬起 60
妙在“接榫” 76
义演《一箭仇》中的小风波 77
(四)升华时期(1939年~1963年,51岁至74岁)安心工作 等待解放 79
参加舞台生活六十年纪念会 83
总理回访 84
以《垓下之战》为国庆献礼 85
第二部分 武松由舞台走上银幕(一)初次拍摄武戏精华片断 88
情节结构矛盾难统一 92
克服阻力《武松》拍摄成功 98
为何不要张美娟配演孙二娘 105
“遗憾的艺术” 107
排练前言 108
《武松》排练现场原始记录(1—6) 110
第三部分 艺途缀粹 172
津门旧事 172
从此不再抄把 174
武生的气质 175
有心栽花花不发 无意种柳柳成行 183
漫谈学流派 184
既叫观众看 又不叫观众看 186
挑选演员 188
一颗小叫子 190
生活与戏 190
有感于“猫教老虎上树” 191
第四部分 亲友走近盖叫天 193
访问小盖叫天(张剑鸣)(一)、(二)、(三) 193
盖老夫人薛义杰先生忆盖老(一)、(二) 197
艺人眼中的盖五爷 208
筱文林谈盖老 209
陈玉真忆盖老二三事 211
丛树桂忆盖老 212
周荣芝谈盖老 212
第五部分 武松暨武松戏 217
民间传说(含曲艺) 217
宋义士武松 217
云游僧武松 218
“武老二”中的武松 219
赶会的武松 219
把风车当巨人的武松 219
京剧《武松》与昆腔《义侠记》之异同 220
京剧《武松》情节故事结构特点 226
京剧《武松》的演变及沿革 227
武松形象的净化 230
“活武松”活在那里 232
第六部分 盖派表演艺术概论 238
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一脉——盖派 238
盖派创造艺术哲学 240
创造艺术的轨迹 246
创造艺术的源泉 250
盖派表演艺术风格 252
盖派表演艺术特征 260
盖派艺术美学 266
第七部分 盖叫天艺话集锦 276
哲理篇 276
表演篇 283
导演篇 289
观众篇 293
上场篇 294
下场篇 295
乐舞篇 295
练功篇 297
劝学篇 300
美学篇 301
其他篇 302
第八部分 绝技摭拾 304
甩罗帽 304
打飞镖 306
搓棍 307
剁攮子 308
巧舞双鞭 308
颈边涮剑 309
“虎跳蛮子”过桌椅 309
“飞脚”过桌 310
跳“捆仙绳” 311
手弹琵琶脚舞圈 312
后记&杜钦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