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权交易机制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慧著
  • 出 版 社:北京:气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2943004
  • 页数:2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提出建立一种“准市场”的水权交易机制,既满足可持续发展环境约束条件同时也能解决水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本书主要研究内容有:(1)建立了在可持续发展条件约束下水资源政府管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水权博弈分析模型。(2)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种准市场的水权交易机制分析框架。(3)建立了准市场机制下的二维水权最优配置模型。(4)引入了交易成本函数、水量权交易函数和排污权交易函数等参变量函数,建立了水用户交易水量权和污染权的市场设计模型。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3

1.1.1 资源背景 3

1.1.2 制度背景 6

1.2 问题的提出 10

1.3 主要概念界定 13

1.4 研究意义 16

1.4.1 现实性 16

1.4.2 先进性 17

1.5 研究目标 19

1.6 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20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3

2.1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25

2.2 水权和水权交易 29

2.2.1 产权经济理论 29

2.2.2 水权 33

2.2.3 典型的水权制度 36

2.2.4 水权交易 39

2.2.5 水权交易实例的研究 51

2.3 水权管理体制 53

2.4 本章小结 56

第三章 中国水权管理博弈特征分析 59

3.1 中国水权特征分析 61

3.1.1 中国水权分类 61

3.1.2 水权的行政计划配置模式 63

3.1.3 水权的市场配置模式 65

3.1.4 水权配置模式的比较 66

3.2 水资源政府管制的博弈分析 69

3.2.1 关于水量的博弈分析 69

3.2.2 关于水质的博弈分析 71

3.3 水资源市场配置的博弈分析 73

3.3.1 关于水量的博弈分析 74

3.3.2 关于水质的博弈分析 77

3.4 水权准市场交易机制框架的提出 83

3.5 本章小结 86

第四章 水权最优配置模型及其数值仿真分析 89

4.1 水权准市场交易机制分析 91

4.1.1 水权准市场交易机制的目的 91

4.1.2 水权准市场交易机制的前提假设 93

4.2 水权准市场交易机制中的政府管制分析 95

4.2.1 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约束条件 96

4.2.2 集中配置和公平的作用 98

4.3 可持续发展约束条件下的水权最优配置模型分析 101

4.4 水权交易的数值仿真 108

4.4.1 基于核函数的有限元方法应用 108

4.4.2 水权交易的数学特征及其假设 112

4.5 本章小结 116

第五章 水权准市场机制模型及其市场均衡分析 119

5.1 水权准市场交易的前提 121

5.2 水权准市场交易的市场主体及有效性分析 126

5.2.1 水权准市场交易的市场主体分析 126

5.2.2 水权准市场交易中的有效性分析 129

5.2.3 水权管理中政府部门代理人道德风险分析 130

5.3 水权准市场交易机制模型的构建 137

5.3.1 主要参变量的进一步拓展 137

5.3.2 水权交易市场机制模型的分析 139

5.4 水权交易市场均衡的Nash解 142

5.5 本章小结 148

第六章 水权交易的研究背景选择及其特点 151

6.1 样本的选择和概况 153

6.1.1 样本的选择 153

6.1.2 样本的概况 156

6.2 陕北黄土高原气候干旱特点及水资源利用现状 160

6.2.1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特性的混沌研究 160

6.2.2 陕北黄土高原水资源利用现状 164

6.3 问卷设计及内容 165

6.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165

6.3.2 访谈提纲的设计及其他数据的收集 167

6.3.3 问卷调查的内容 167

6.3.4 调查执行过程 168

6.4 本章小结 170

第七章 水权交易的经济计量分析及政策建议 171

7.1 研究数据的收集及问卷的总体分析 173

7.1.1 研究样本数据的有效性判断 173

7.1.2 企业水权交易的初步分析 174

7.2 水权交易机制的Pooled Sample回归分析 176

7.3 水权交易机制的Panel Data模型分析 179

7.3.1 Panel Data模型设定 180

7.3.2 Panel Data模型回归结果 182

7.4 相关政策建议 185

7.5 本章小结 189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191

8.1 结论 193

8.2 创新点 195

8.3 研究展望 197

致谢 198

参考文献 200

附录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