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和工业化道路 1
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
“新型工业化”提法质疑 20
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21
论中国的重新重工业化 32
重新重工业化不等于粗放增长和走旧型工业化道路——对吴敬琏研究员相关论述的质疑 53
驳反对中国重新重工业化的观点——与吴敬琏、林毅夫教授等商榷 70
重工业发展真不利于就业吗?——析重新重工业化与就业矛盾论 77
重新重工业化与振兴老工业基地 80
新世纪中国会成为世界工厂吗? 97
论中国“农民非农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协调 106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 125
产业革命研究大纲 139
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159
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159
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度同步发展 188
从外国的城市化看中国的城市化 198
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合理化和对策 207
论农村人口流迁的双重作用及其对策 216
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225
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236
民工潮与城镇化 246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 252
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和特点分析 266
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282
论增长方式转变必须正确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 282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293
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内需 302
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311
中国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实现机制 321
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336
劳动就业 364
中国劳动就业的最大难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364
“再就业工程”三论 367
再就业工程的制度障碍和制度创新 375
“腾笼换鸟”与下岗职工再就业 382
经济发展战略 392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392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430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436
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438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454
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456
科学发展观 476
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 476
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 485
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增长越快越好 501
地区经济发展 503
工业化和城市化: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503
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505
湖北省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529
城市化——湖北经济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动力 535
知识经济给湖北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541
节约资源与结构调整——湖北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对策 545
发挥武汉重工业优势,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547
建设以航运为纽带的武汉综合运输中心的战略构想 549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和对策 556
试论新世纪中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556
中国三大跨世纪的社会经济问题:反贫困、就业和人口流动迁移 566
新农村与城镇化协调并举——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570
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572
后发优势、劣势与跨越式发展 581
增加有效供给保证经济增长 592
中国经济能够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 598
附录 603
中国经济发展的探索者——武汉大学教授简新华的经济思想 603
工业化、信息化与跨越式发展——简新华教授访谈录 637
我国重新重工业化的缘由和路径选择——访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简新华教授 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