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歌唱艺术的历史梗概 1
1.2 “美声”、“民族”、“流行”唱法比较 2
1.3 合唱中的唱法要求 2
2 乐理基础与视唱训练 4
2.1 五线谱 4
2.1.1 谱线 4
2.1.2 谱号 谱表 4
2.1.3 大谱表 4
2.1.4 音符的写法 4
2.2 音 5
2.3 音的高低 5
2.4 音的长短 7
2.4.1 音符 7
2.4.2 附点音符 7
2.4.3 复附点音符 7
2.4.4 延音线连线 8
2.5 音的强弱 8
2.5.1 小节、小节线 8
2.5.2 拍子、拍号 8
2.5.3 拍子的种类 8
2.5.4 切分音 9
2.5.5 三连音及二连音 9
2.5.6 力度记号 10
2.6 音色 10
2.7 音程与和弦 10
2.7.1 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10
2.7.2 音程的度数及音数 11
2.7.3 音程的性质 11
2.7.4 单音程、复音程 12
2.7.5 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 12
2.7.6 音程的转位 12
2.7.7 如何唱准音程 12
2.7.8 和弦 13
2.7.9 原位和弦、转位和弦 13
2.7.10 听辨、唱准和弦的方法 14
2.8 调式、调式音级、音名,调式音阶 14
2.8.1 大调式 14
2.8.2 小调式 14
2.9 调 15
2.9.1 升号调、降号调 15
2.9.2 快速识调方法 15
2.10 调性 16
2.10.1 转调 16
2.10.2 如何识别转调 16
2.10.3 调的关系 16
2.10.4 民族调式相关知识 16
2.11 视唱练耳训练 17
2.11.1 视唱训练 17
2.11.2 练耳训练 18
2.12 节奏训练 19
3 声乐基础与训练 21
3.1 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 21
3.2 歌唱所使用的各器官 21
3.2.1 呼吸器官(动力器官) 21
3.2.2 发声器官(振源体) 21
3.2.3 共鸣器官(放大体) 22
3.3 声音的类别、划分及特征 22
3.4 歌唱的姿势 23
3.5 呼吸训练 24
3.6 打开喉咙的训练 25
3.7 降低喉位的训练 25
3.8 声音的音区及训练 26
3.8.1 自然声区(中声区)训练 26
3.8.2 拓展音域训练 29
3.8.3 混声区及高音的训练 31
3.9 声乐学习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32
3.9.1 练唱时间及强度 32
3.9.2 用嗓卫生 33
3.9.3 乐理、视唱及文化知识的学习 33
3.10 如何准备一首新歌 33
4 合唱基础与训练 35
4.1 合唱的特性 35
4.2 怎样进入良好的合唱排练状态 35
4.3 合唱的手段及其训练 36
4.4 合唱的吐字咬字训练 37
4.4.1 各种旋律的咬字要求 37
4.4.2 吐字与发声 37
4.5 中国歌曲辙的分类与训练 38
4.6 合唱音准训练 44
4.6.1 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44
4.6.2 如何唱准音程 44
4.6.3 如何唱准大调、小调各音级 44
4.6.4 举例练习 45
5 合唱作品实践 46
5.1 《元旦》(无伴奏混声合唱,曲目见附录4) 46
5.2 《丢丢铜》(无伴奏混声合唱,曲目见附录4) 47
5.3 《如梦令》(混声合唱,曲目见附录4) 48
5.4 《国画》(无伴奏女声合唱,曲目见附录4) 49
5.5 《山歌》(无伴奏混声合唱,曲目见附录4) 49
5.6 《O Mary,Don't you weep》(无伴奏混声合唱,曲目见附录4) 50
5.7 《小夜曲》(无伴奏混声合唱,曲目见附录4) 51
5.8 《云飞天不动》(无伴奏混声合唱,曲目见附录4) 52
5.9 《波希米亚人之舞》(混声合唱,曲目见附录4) 53
5.10 《雪花》(混声合唱,曲目见附录4) 54
5.11 《保卫黄河》(混声合唱,曲目见附录4) 54
5.12 《过雪山草地》(混声合唱,曲目见附录4) 55
附录1 视唱练习 56
附录2 独唱实践曲目 71
附录3 练声曲 109
附录4 合唱实践曲目 112
附录5 音乐术语 183
参考文献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