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苦难童年 3
多种兴趣 5
追根究底 6
模仿力强 7
聪颖好学 9
多才多艺 13
勿忘国耻 14
勇敢机智 16
第二章 暗无天日 20
揭穿信鬼求神真相 20
深山“挑脚” 22
夜拣炭渣 24
外祖母过世 25
第三章 煤矿生活 28
做学徒工 28
当“小师傅” 31
阁楼读书 34
法德官之死 36
第四章 抗战开始 39
武汉沸腾了 39
推销《新华日报》 40
时事座谈会 42
谈判代表 44
第五章 找新四军 46
皖南云岭 46
山沟建厂 48
史沫特莱女士 52
庄严宣誓 54
第六章 转战江北 57
脚踝骨负伤 57
研制子弹 60
冲破包围 63
第七章 淮南二师 65
艰苦创业 66
雷管爆炸 67
思念工厂 71
设计齿轮 74
制造各种冲床 75
第八章 研制炮弹、地雷 78
没工夫去谈对象 78
研制迫击炮弹 80
地雷显威力 82
学做坩埚 85
还差90秒 86
第九章 研制枪榴弹 89
去延安,以后有机会 89
请大家出主意 91
第一次试验 94
射程700公尺 96
第十章 拆卸美国炸弹 99
请首长放心 99
庆功会上 102
吴运铎是个宝 104
第十一章 研制平射炮 107
在军长家吃饭 107
摧毁“碉堡战术” 108
申请结婚 111
“三国造” 116
传为佳话 117
指挥转移 118
第十二章 难忘的大连 123
炮弹爆炸试验 123
死神与我无缘 128
抓紧学习和工作 131
“全保险型引信”诞生 134
“文化翻身”中的活跃分子 136
合作词曲 137
老吴,你教书吧! 139
第十三章 兵工英雄 141
左眼重见光明 141
保尔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143
对敌人毫不手软 146
“中国的保尔” 149
俄专生活 153
第十四章 赴苏学习前后 156
《把一切献给党》面世 156
我从来没想当作家 162
中苏人民的情谊 164
第十五章 任二○二所所长 170
万家钢火 170
抓好科研和文艺活动 172
学习向秀丽 173
提出“安全生产文化” 175
鼓励并研制常规武器 176
《把一切献给党》被搬上话剧舞台 179
医治眼疾 181
我有很深的感情 185
第十六章 三年困难时期 187
节省40万美元 187
治病也应该讲点精神 190
主编《家庭报》 192
第十七章 “文革”狂潮 196
“三家村的走卒” 197
画“螃蟹图” 200
看“草料场” 201
群众是我的衣食父母 203
少壮须努力 205
老专家真有两下子 206
好生补补课 208
愤怒的控诉 209
第十八章 重回工作岗位 215
竭尽全力工作 215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220
重视爱岗敬业教育 223
第十九章 在小汤山疗养院里 227
看破红尘的人,是最自私的人 227
你们不要有顾虑 228
爱情是给予,是奉献 229
第二十章 让祖国的花朵姹紫嫣红——献给少年儿童一片爱心 233
撰写《和青少年谈道德修养》 233
心系“少年之家” 235
还“文债”,做报告 237
第二十一章 让早晨的太阳绚烂多彩——关心青年健康成长 241
“人生支柱”应该是什么 242
理想,是青年奋斗的目标 244
要有坚定的生活信念 245
在理想与“实惠”的天平上 247
要勇敢地进击和战斗 250
人生要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 251
青年该有什么样的幸福观 252
一切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255
第二十二章 让病残者沐浴明媚阳光——做自尊、自强的劳动者 258
急残疾人之急 258
与孙恂书信往来 269
与张海迪亲切交谈 274
关心“北京病残青年俱乐部” 279
第二十三章 让豸啮的绿树郁郁苍苍——失足青年不失志 284
做校外辅导员 284
你们是“金不换” 285
社会应该接纳他们 286
去掉嫉妒心 287
跌倒了并不可怕 289
第二十四章 让千家万户乐陶陶——关心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292
签名留念,助人为乐 292
不要过于悲观 295
富贵足以愚人 296
干一行,钻一行 297
急人所难,雪中送炭 298
把钱用在刀刃上 300
给她们一定的空间 302
不忘故乡情 304
设计“牵引弓” 305
第二十五章 潜心磨铁砚 307
第二十六章 勇于剖析,紧跟时代步伐 311
第二十七章 在新时期建功立业 321
第二十八章 风雨同舟,恩爱伉俪 333
第二十九章 永恒的纪念 340
吴运铎年谱 347
后记 351
参考资料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