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太古宙地质与金矿床》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安建,刘志宏,许虹等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3841388X
  • 页数:153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五台山花岗岩—绿岩地体 1

0 引言 1

1.1 五台山花岗岩—绿岩地体中构造岩片的划分 2

1.1.1 构造岩片的划分原则 2

1.1.2 构造岩片划分方案 2

1.2 南部构造岩片 4

1.2.1 岩石组合 4

1.2.2 花岗质岩石 5

1.2.3 变质作用 6

1.2.4 变形作用 10

1.3 中部构造岩片 10

1.3.1 岩石组合 11

1.3.2 花岗质岩石 12

1.3.3 变质作用 13

1.3.4 变形作用 17

1.4 北部构造岩片 17

1.4.1 岩石组合 17

1.4.2 花岗质岩石 18

1.4.3 变质作用 19

1.4.4 变形作用 23

1.5 小结 24

第2章 韧性剪切带 25

0 引言 25

2.1 角闪岩相逆冲型韧性剪切带 26

2.1.1 北部构造岩片中的角闪岩相逆冲型韧性剪切带 26

2.1.2 南部构造岩片中的角闪岩相逆冲型韧性剪切带 29

2.2 绿片岩相逆冲型韧性剪切带 31

2.2.1 韧性剪切带的鉴别标志 31

2.2.2 韧性剪切带内部的构造特征 32

2.2.3 韧性剪切带中构造岩的研究 33

2.2.4 韧性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 35

2.2.5 韧性剪切带形成时的古应力差值 35

2.2.6 有限应变分析 36

2.2.7 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代 36

2.3 伸展型韧性剪切带 37

2.3.1 章腔—甘泉—智存沟韧性剪切带的空间分布 37

2.3.2 章腔—甘泉—智存沟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 37

2.3.3 章腔—甘泉—智存沟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岩 39

2.4 小结 40

第3章 太古宙地质事件序列与地壳演化 41

0 引言 41

3.1 相对地质时序 41

3.1.1 南部构造岩片相对地质时序 42

3.1.2 中部构造岩片相对地质时序 42

3.1.3 北部构造岩片相对地质时序 43

3.2 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分析 44

3.3 地质事件序列 45

3.4 构造岩片的地质涵义讨论 46

3.4.1 南部构造岩片—弧前消减混杂岩带 46

3.4.2 中部构造岩片—岛弧体系 46

3.4.3 北部构造岩片—弧后消减混杂岩带 47

3.5 五台山地区纵向伸展型韧性剪切带的地位和意义 47

3.6 五台山地区太古宙地壳演化 48

3.7 问题与讨论 50

第4章 五台山地区金矿成矿规律 52

0 引言 52

4.1 五台山地区金矿类型 53

4.1.1 “原平式”金矿床 53

4.1.1.1 狐狸山型金矿床(Ⅰ型) 53

4.1.1.2 刘家坪型金矿床(Ⅱ型) 54

4.1.2 “繁峙式”金矿床 54

4.2 “原平式金矿床的空间分布 54

4.2.1 矿床的空间分布 54

4.2.2 矿体的空间分布 58

4.3 容矿岩石组合 59

4.3.1 长英质岩石 60

4.3.1.1 英云闪长岩 60

4.3.1.2 (石英)闪长岩 62

4.3.2 镁铁质岩石 63

4.3.2.1 拉斑玄武岩和辉绿(玢)岩 63

4.3.2.2 煌斑岩 63

4.3.2.3 磁铁石英岩 63

4.4 含金韧性剪切带 64

4.4.1 柏枝岩—李家庄—代银掌含金韧性剪切带 64

4.4.1.1 产状和规模 64

4.4.1.2 空间变化 65

4.4.1.3 蚀变及含金性 65

4.4.2 刘家坪—康家沟韧性剪切带 66

4.5 岩石的蚀变序列 67

4.5.1 蚀变作用 67

4.5.2 蚀变类型和形式 67

4.5.2.1 碳酸盐化 67

4.5.2.2 绢云母化 69

4.5.2.3 绿泥石化 69

4.5.2.4 硅化 70

4.5.2.5 黄铁化 70

4.5.2.6 电气石化 71

4.5.2.7 钠黝帘石化 71

4.5.3 蚀变序列 71

4.5.4 蚀变矿物学 72

4.5.5 金的矿物学 75

4.5.6 蚀变与金矿化的时间和空间关系 76

4.6 关于矿化时代的讨论 76

4.6.1 金矿化与容矿岩石的相对时间关系 76

4.6.2 金矿化与变形带的时间关系 76

4.6.3 围岩蚀变与变质作用的时间关系 77

4.6.4 金矿化与脉岩的时间关系 77

4.7 小结 78

第5章 典型矿床研究—狐狸山金矿床 79

0 引言 79

5.1 矿区地质 79

5.1.1 容矿岩石 80

5.1.1.1 岩石类型 80

5.1.1.2 地球化学 82

5.1.1.3 容矿岩石的含金性 84

5.1.2 含金韧性剪切带 86

5.1.2.1 韧性剪切带的地质特征 86

5.1.2.2 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 87

5.1.2.3 韧性剪切带的地球化学研究 89

5.1.2.4 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的关系 91

5.1.3 脉岩 92

5.1.3.1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92

5.1.3.2 年代学资料 93

5.1.3.3 脉岩与韧性变形带的关系 94

5.1.3.4 脉岩与矿化带的关系 94

5.2 矿床地质 95

5.2.1 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 95

5.2.2 矿化脉体类型 95

5.2.3 矿石矿物组合及金的矿物学 97

5.2.3.1 矿石成分 97

5.2.3.2 矿石构造 99

5.2.3.3 金的矿物学 100

5.2.4 围岩蚀变 101

5.2.4.1 蚀变类型 101

5.2.4.2 蚀变强度分带 102

5.2.5 流体包裹体 104

5.2.5.1 样品采集及描述 105

5.2.5.2 均一温度(Th)和冷冻温度(Tm) 105

5.2.5.3 石英气液包裹体成分研究 107

5.2.6 同位素地球化学 111

5.2.6.1 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111

5.2.6.2 碳同位素地球化学 113

5.2.6.3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114

5.3 小结 115

第6章 金矿床成因模式 117

0 引言 117

6.1 金矿成因的制约因素 121

6.1.1 地质方面的制约因素 121

6.1.2 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方面的制约因素 121

6.2 逆冲型韧性剪切带的研究意义及金矿床的垂向分带 122

6.2.1 逆冲型韧性剪切带的研究意义 122

6.2.2 金矿床的垂向分带 123

6.3 金矿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124

6.3.1 弧—沟构造体制与成矿流体产生的关系 124

6.3.2 恒山—阜平陆—陆碰撞构造边界 125

6.3.3 俯冲—碰撞作用在金矿形成过程中的意义 126

6.4 金矿成因模式 127

第7章 金矿形成条件和找矿预测 128

0 引言 128

7.1 矿床形成条件分析 128

7.1.1 大地构造演化条件 128

7.1.2 构造条件 129

7.1.3 流体运移、沉淀条件 129

7.2 找矿标志的确定 130

7.2.1 地质标志 130

7.2.2 地球物理标志 130

7.2.3 地球化学标志 131

7.3 综合找矿模型 132

7.4 金矿找矿预测 132

7.4.1 含金三角区的圈定 133

7.4.2 靶区圈定与分级 133

7.4.2.1 靶区圈定与分级原则 133

7.4.2.2 靶区圈定 134

7.4.2.3 靶区分级 134

结语 137

参考文献 138

矿物代号 146

图版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