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开放性与主体性 1
一、日本文化的开放性与主体性 1
二、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 7
三、大化改新与隋唐文化的吸收 8
四、明治维新与西洋文化的吸收 13
五、战败和美国文化的吸收 20
相关知识一:1朝鲜文化的吸收——2印度文化的吸收——3南蛮文化的吸收——4兰学的吸收 25
第二章 稻作文化的特质 29
一、稻作文化的出现 29
二、集团主义的形成 30
三、亲植物性 31
四、纤细性 34
五、勤劳性 35
六、顺应自然和多神信仰 37
相关知识二:1水稻栽培与相扑——2稻米与日本人的饮食生活——3日本的房屋——4日本人的服装生活——5日本人喜欢的植物 38
第三章 以“家”制度为基础的“纵式”社会结构 56
一、“纵式”社会结构 56
二、日本的“家”制度 60
三、中日“家”制度之比较 62
四、日本的“家元”制度 65
相关知识三:1日本企业的三大特色——2日本人的社会生活——3日本人的人际关系——4日本人的生活——5上班族的世界 66
第四章 重实用的文化心理 83
一、日本人的“即物主义”性格 83
二、日本人的“实用主义”宗教观 87
三、对中国儒学的吸收 95
四、日本的儒学 99
相关知识四:1日本的新宗教——2神道与日本人的生活——3佛教与日本人的生活——4多元化的日常生活 108
第五章 日本人的“无常”观 127
一、“无常”与日本文学 127
二、“无常”与日本人的危机意识 131
三、“无常”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133
四、“无常”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136
相关知识五:1“物之哀”——2“幽玄”与“侘”、“寂”——3“粹”——4“盒饭式审美意识” 139
第六章 天皇崇拜的传统 141
一、天孙降临与国体思想 141
二、天皇崇拜与儒家“忠孝”思想的结合 145
三、天皇成为象征 146
四、日本的历史 147
相关知识六:1天皇的国事行为——2皇室的历史——3天皇、皇后、皇太子、皇太子妃——4年号——5“君之代”和“日之丸”——6国学——7尊王论——8日本列岛——9日本古代行政区划 154
第七章 日本人的“娇宠” 1
一、“娇宠”与日本人的文化心理 158
二、“娇宠”与日本人的人际关系 160
三、“娇宠”与日本社会体制 162
四、“娇宠”与日本人的病理表现 164
相关知识七:1“感谢”和“谢罪”时都可使用的“对不起”——2和“娇宠”相关的词语——3失去自我——4懊悔和“娇宠” 167
第八章 “耻”与“义理人情” 170
一、日本人的“耻” 170
二、义理人情 172
相关知识八:1相克的“义理”与“人情”——2近松作品中的“义理”“人情”——3赤穗事件——4《菊与刀》版本中的《忠臣藏》——5现代的“义理”“人情” 176
第九章 日本人关于“道”的思想 183
一、武士道 185
二、茶道 188
三、花道 193
四、书道 196
第十章 现代日本文化知识 198
一、诺贝尔奖获得者 198
二、报纸和电视 198
三、杂志和书籍 200
四、漫画和动画片 200
五、音乐家和美术家 201
第十一章 外国人笔下的日本论名著 203
一、戴季陶的《日本论》 203
二、周作人的“日本管窥” 207
三、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 210
四、埃德温·赖肖尔的《日本人》 214
五、李御宁的《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217
参考文献 222
后记 226
日本文化史年表 228
人名索引 234
书名·文献名索引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