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目标 1
第一节 清代及以前 2
第二节 民国时期 3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 3
第二章 教育机构 5
第一节 清代及以前 6
第二节 民国时期 6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 7
第三章 教育内容 13
第一节 清代及以前 13
第二节 民国时期 15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 16
第四章 教育方法 24
第一节 清代及以前 25
第二节 民国时期 26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 27
第五章 教育规章 37
第一节 清代及以前 37
第二节 民国时期 38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 39
第一章 教学 42
第一节 幼儿园学前班 42
第二节 小学教学 50
第三节 中学教学 69
第二章 教研教改 100
第一节 教研组织及职能 100
第二节 常规教研活动 102
第三节 课题研究 113
第四节 教研论文 120
第五节 教育教学改革 122
第一章 体育 133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34
第二节 体育设施 141
第三节 体育课案 143
第四节 竞技体育 146
第二章 艺术教育 150
第一节 音乐美术教学 151
第二节 特长教学 152
第三节 艺术节 153
第三章 卫生教育 156
第一节 卫生教学 157
第二节 卫生保健 160
第三节 防疫和治疗 163
第四节 安全教育 167
第一章 来源 任用 管理 169
第一节 来源 169
第二节 任用 173
第三节 管理 175
第二章 政治待遇 183
第一节 尊师重教 183
第二节 表彰先进 189
第三节 参政议政 198
第四节 入党和参加各种学会 199
第五节 平反昭雪 200
第三章 经济待遇 203
第一节 晚清时期 203
第二节 民国时期 203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 205
第四章 任职与培训 211
第一节 任职资格 211
第二节 岗位培训 213
第三节 继续教育 221
第五章 职称评聘与年终考核 223
第一节 中学教师系列 223
第二节 中专与小教系列 229
第三节 评选特级教师 230
第四节 年终考核 233
第六章 退(离)休教师 260
第一节 老有所养 261
第二节 老有所为 261
第三节 老有所乐 263
第一章 经费 268
第一节 清代及前期的教育经费 268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办学状况及经费来源 271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教育经费 277
第二章 教育基金和捐资助学 298
第一节 教育基金会 298
第二节 昌世助学基金会 302
第三节 曾志助学基金 305
第四节 社会捐款 305
第五节 经费管理 308
第三章 勤工俭学 310
第一节 勤工俭学的发展过程 310
第二节 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 316
第三节 勤工俭学的收益分配 322
第四节 教育局机关创办企业 324
第四章 学校建设 325
第一节 旧时期的学校建设 326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学校建设 329
第三节 危房改造 349
第一章 教育行政 355
第一节 行政机构 356
第二节 行政职能 379
第三节 行政管理 387
第四节 学校行政管理 415
第二章 教育督导 424
第一节 督导机构 425
第二节 督导职权 427
第三节 督导工作 429
第一章 民国时期 444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三青团洪帮 44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 445
第三节 教育会 452
第四节 大革命时期的祁阳教职员联合会 453
第五节 194~1946年的祁阳教职员联合会 453
第六节 保太乡扶桑学会 453
第二章 新中国时期 454
第一节 学校中共组织 454
第二节 教育局纪要 464
第三节 共青团 469
第四节 少先队 471
第五节 教育工会 473
第六节 其他群团组织 479
第一章 专著 483
第二章 论文 499
第三章 教育散文 575
第一节 古代散文 575
第二节 八股文 594
第三节 现代散文 597
第四章 诗词对联校歌 609
第一节 诗词 609
第二节 对联 625
第三节 校歌 630
第五章 校园文学 636
散文选载 638
小说选载 655
诗歌选载 662
剧本选载 667
后记 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