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信息与信息化 1
1.1.1 信息的内涵 1
1.1.2 信息化 7
1.2 信息与网络化 12
1.2.1 网络化的内涵 12
1.2.2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与服务 14
1.3 信息的深度加工 16
1.3.1 信息加工的必要性 16
1.3.2 信息加工的内涵 17
1.3.3 信息分析与其他信息加工的异同 18
1.4 信息分析的基本概念 19
1.4.1 信息分析的演变历史 20
1.4.2 信息分析概念的思辨 20
1.4.3 信息分析的属性与特征 24
1.5 信息分析的重要意义 26
1.5.1 信息分析的主要功能 26
1.5.2 信息分析的社会意义 28
第2章 信息分析的理论基础 30
2.1 哲学基础 30
2.1.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30
2.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33
2.1.3 马克思主义矛盾论 37
2.1.4 马克思主义发展论 39
2.2 法元论基础 42
2.2.1 法元论实现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三论”归一 42
2.2.2 法元论中元的本质和属性 49
2.3 思维科学基础 52
2.3.1 思维科学中的基础科学 53
2.3.2 思维科学的发展与应用 58
2.4 心理学基础 61
2.4.1 心理学发展简史 61
2.4.2 认知心理学 65
2.4.3 社会心理学 66
2.4.4 创造心理学 68
2.4.5 情报心理学 69
2.5 复杂理论、全息理论、灰色预测理论及本体论 71
2.5.1 复杂理论简介 71
2.5.2 全息理论 74
2.5.3 灰色预测理论 76
2.5.4 本体论 76
第3章 信息分析方法论 78
3.1 信息分析的元方法与方法分类 78
3.1.1 元方法的基本概念 79
3.1.2 元方法的主要内容 80
3.1.3 信息分析方法的分类 81
3.1.4 信息分析的方法组群 86
3.2 信息分析的基本思路与程序 88
3.2.1 信息分析的基本思路 88
3.2.2 信息分析的主要步骤 97
3.2.3 将信息分析流程、方法综合考虑的表述 107
3.3 信息分析的热点与难点 109
3.3.1 信息分析的热点 109
3.3.2 信息分析的难点 132
3.4 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 134
3.4.1 信息分析成果的主要特征和评价特点 135
3.4.2 信息分析评价的理论基础 136
3.4.3 我国现行信息分析研究成果评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37
3.4.4 信息分析成果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 139
3.4.5 信息分析成果奖励评价指标体系方案设计 140
3.4.6 信息分析研究成果评价工作流程 143
第4章 发达国家信息分析的演变与经验 146
4.1 美国信息分析的发展与经验 146
4.1.1 美国信息分析的发展沿革 146
4.1.2 美国信息分析的机构 148
4.1.3 美国的信息分析工作 152
4.1.4 美国信息分析的经验 154
4.2 日本信息分析的发展与经验 160
4.2.1 日本信息分析的产生背景 160
4.2.2 日本信息分析机构及其工作 162
4.2.3 日本信息分析的经验 164
4.3 英国信息分析的发展与经验 170
4.3.1 英国信息分析的产生背景 170
4.3.2 英国信息分析机构及其工作 171
4.3.3 英国信息分析的特点 173
4.3.4 英国高质量信息分析成果的原因 174
4.3.5 英国信息分析的经验 176
4.4 前苏联信息分析的发展与经验 178
4.4.1 前苏联的信息分析系统 179
4.4.2 科技专家的情报保障 181
4.4.3 科技信息的分析与综合 189
4.4.4 关于信息分析中心 195
第5章 发展中国家信息分析的发展与经验 198
5.1 印度信息分析的发展与经验 198
5.1.1 印度信息分析的产生与发展背景 199
5.1.2 印度的咨询业 200
5.1.3 印度的软科学研究机构 204
5.1.4 印度的科技信息机构 208
5.1.5 印度信息分析工作的特点和经验 215
5.2 韩国信息分析的发展与经验 216
5.2.1 韩国信息分析的产生背景 217
5.2.2 韩国信息分析机构的类型 219
5.2.3 韩国主要的信息分析机构 221
5.2.4 韩国信息分析的经验 225
第6章 中国信息分析的发展与经验 227
6.1 中国情报研究的发展 227
6.1.1 情报研究事业的兴起 227
6.1.2 情报研究机构的改革 229
6.1.3 情报研究发展的曲折 232
6.1.4 情报研究发展中的若干重大事件 234
6.2 中国的信息分析主要机构 237
6.2.1 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机构 237
6.2.2 中国软科学研究机构 238
6.2.3 中国经济信息分析机构 239
6.2.4 中国专业咨询机构 240
6.3 中国信息分析若干问题的研究 241
6.3.1 信息分析机构的地域分布模式 242
6.3.2 信息分析机构的行为模式 243
6.3.3 对我国科技信息分析机构的比较 244
6.3.4 影响我国信息分析机构决策支持能力的因素分析 245
6.4 中国信息分析的经验 248
6.4.1 集思想库与信息库为一体 248
6.4.2 突出了情报研究在情报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248
6.4.3 形成了科学的情报研究工作模式 249
6.4.4 重视情报研究学科的建设 249
6.4.5 实行情报研究与竞争情报研究相结合 250
6.4.6 加强情报研究技术基础的建设 250
6.4.7 实行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模式 251
第7章 信息分析的发展趋势 252
7.1 信息社会对信息分析的长远影响 252
7.1.1 21世纪前半期我国所处的竞争态势 252
7.1.2 国家信息强国战略中对信息分析的要求 254
7.2 21世纪前半期信息分析发展的基本趋向 255
7.2.1 21世纪前半期信息分析工作的历史定位 255
7.2.2 我国信息分析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起跑点 257
7.2.3 信息分析要应对新世纪的种种挑战 260
7.2.4 21世纪前半期信息分析的基本走势 264
7.2.5 21世纪前半期强化信息分析的战略建议 266
7.2.6 21世纪前半期信息分析前景的展望 269
附录A 《情报研究方法论》绪论 272
A.1 信息、情报和情报研究 272
A.1.1 何谓信息 272
A.1.2 何谓情报 273
A.1.3 何谓情报研究 274
A.2 情报研究的产生和发展 274
A.2.1 历史沿革 274
A.2.2 组织形式 276
A.2.3 未来发展 283
A.3 情报研究的性质和作用 284
A.3.1 情报研究性质 284
A.3.2 情报研究成果 285
A.3.3 情报研究特点 286
A.3.4 情报研究作用 287
A.4 情报研究学科的对象和特点 289
A.4.1 情报学的重要分支 290
A.4.2 情报研究学的基本内容 290
A.4.3 情报研究学的理论基础 292
A.4.4 情报研究学的基本特征 293
A.5 情报研究方法论的科学体系 295
A.5.1 情报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原则 295
A.5.2 情报研究方法论的基本框架 297
A.5.3 情报研究方法论建设的重要意义 298
附录A参考文献 299
附录B 对我国情报研究工作的认识和对策的研究 300
B.1 对情报研究若干基本问题的认识 301
B.1.1 情报研究的起源 301
B.1.2 国际视野中的情报研究活动 302
B.1.3 情报研究的基本含义 303
B.1.4 情报研究的专业机构 305
B.2 情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战略意义 306
B.2.1 情报研究的发展趋势 306
B.2.2 情报研究的战略意义 309
B.3 我国情报研究工作面临的机遇和对策 311
B.3.1 情报研究工作面临的环境 311
B.3.2 情报研究系统存在的问题 313
B.3.3 情报研究工作发展的对策 314
附录B参考文献 322
附录C 《网络环境下科技情报工作方法与模式研究》主报告 324
C.1 引言 324
C.1.1 研究内容 325
C.1.2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325
C.1.3 课题研究成果的创新点 326
C.2 走进网络环境:科技情报工作模式的转变与发展趋势 327
C.2.1 关于“网络环境”的一个粗略描述 327
C.2.2 现代科技情报工作的核心使命 328
C.2.3 我们现在离“网络环境”有多远——当前模式的特点与问题 330
C.2.4 模式的转变 332
C.2.5 我们将到哪里去——网络环境下科技情报工作模式发展的九大趋势 335
C.2.6 科技情报工作网络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效能目标 339
C.3 科技情报工作网络环境建设的实施步骤 341
C.3.1 科技情报工作的总体概念 341
C.3.2 网络中枢型科技情报工作模式详解 342
C.3.3 科技情报工作操作层面上的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及模式 345
C.3.4 各项具体情报工作建立网络环境需要考虑的有关对象 347
C.4 网络环境下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模式 348
C.4.1 关于“信息资源” 348
C.4.2 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349
C.4.3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模式 349
C.4.4 信息资源的内容范围和服务模式 351
C.4.5 网络环境对未来科技信息资源保障业务的影响 353
C.4.6 关于中国源科技情报资源 355
C.5 网络环境下科技情报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355
C.5.1 科技情报产品与服务的现状 356
C.5.2 系统地组织科技情报工作提供成体系的产品与服务 357
C.5.3 科技情报产品与服务的相关多元化 358
C.5.4 网络环境下科技情报产品与服务的推广 361
C.5.5 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361
C.6 科技情报工作网络环境建设中应考虑的若干技术问题 361
C.6.1 令“网络环境建设=信息化” 362
C.6.2 网络环境建设工作的两个层面 362
C.6.3 一个情报工作人员的电子工位 363
C.6.4 情报工作人员的网络环境:一个简单的IT描述 363
C.6.5 科技工业管理部门CIO的网络环境 364
C.6.6 网络环境下工作人员与用户的交互:一个设想的情景 365
C.6.7 支撑科技情报工作网络环境的基础结构 366
C.6.8 情报业务工作人员提给IT人员的九个问题 367
C.7 网络环境下科技情报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368
C.7.1 网络环境的建设正在改变传统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 368
C.7.2 网络环境导致组织结构优化——系统风险降低 369
C.7.3 跨情报所的情报工作组织模式——虚拟团队 370
C.7.4 系统训练是提高员工士气的有效途径,在线培训是提供训练的好办法 370
C.7.5 网络环境下科技情报工作顺利进行的管理要点 371
C.7.6 设计出一种组织和管理机制,让情报工作人员为自己的职业而自豪 372
C.7.7 顶尖人才与网络环境 372
C.7.8 凭什么我要把好资料都放到网上 373
C.7.9 科技情报工作的组织应当系统考虑三个层次的问题 374
C.8 实验报告:本课题网络环境的建设、使用、效果、问题和启示 376
C.8.1 网络环境建设和使用情况 376
C.8.2 达到的效果和解决的问题 379
C.8.3 网络环境下工作:待改进的方面和问题 381
C.8.4 本课题网络环境建设的启示:我们找到了信息化的钥匙 382
C.8.5 结束语 382
C.9 建议 382
C.9.1 关于科技情报工作网络环境建设的建议 382
C.9.2 科技情报工作在国家信息化进程中如何发挥作用 384
C.9.3 中国科技情报产品与服务要为走向世界作准备 384
附录C参考文献 385
参考文献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