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立英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010039879
  • 页数:5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研究网络时代如何利用网络更好地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专著。

第一章 走进网络社会 1

一、网络的形成及其价值 2

(一)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

(二)网络的三大价值 8

(三)网络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 11

二、网络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16

(一)网络社会的界定 16

(二)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 21

(三)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25

三、网络对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深刻影响 31

(一)网络催生新经济——网络经济 31

(二)网络促成新政治——网络政治 38

(三)网络引领新文化——网络文化 44

四、网络社会问题 48

(一)网络内生的社会问题 50

(二)网络外发的社会问题 51

第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 54

一、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影响 54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机遇 54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 59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 65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66

(二)积极探索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70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然性及着力点 79

(一)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然性 79

(二)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着力点 82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88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88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构成 88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93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97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 101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 102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 105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110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 115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环境 116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 119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环境 122

第四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论 126

一、科学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126

(一)科学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义 126

(二)青年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128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态、思想和行为 131

(一)青年特别青睐网络的原因 133

(二)青年上网心态类型 137

三、关注青年加强引导 142

(一)网络社会青年教育对象的新特征 142

(二)顺势利导,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49

四、网络青年创新教育 153

(一)青年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154

(二)培养青年的创新素质 160

(三)网络青年创新的原则和教育的方法 164

第五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论 174

一、坚持“三个面向”原则 174

(一)面向现代化,积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输渠道 176

(二)面向未来,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179

(三)面向世界,顺应网络文化发展规律与网络文化熏陶相结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82

二、坚持“求实”原则 186

(一)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并重 188

(二)科技运用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192

三、坚持“主体性”原则 199

(一)网络为人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00

(二)确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的根据及意义 207

(三)落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的方法论要义 213

四、坚持疏导与灌输相统一原则 216

(一)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网络自制能力 217

(二)主动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 220

(三)疏导与管理相结合 223

第六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论 227

一、弘扬共同理想,培育“四有”新人 227

(一)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和层次性 228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231

(三)网络化境遇中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取向 236

二、科学运用网络,开展网络文化教育 242

(一)浅析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 242

(二)网络文化对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250

(三)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教育 256

三、权衡网络,开展网络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 265

(一)网络道德:利弊的双重效应 265

(二)网络心理:瑕瑜的交汇 271

第七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275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意义 275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的新特征 275

(二)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意义 276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277

(一)堵 278

(二)防 282

(三)建 287

(四)疏 292

(五)变 298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与途径 303

(一)利用BBS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04

(二)利用E-Mail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09

(三)利用OICQ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12

第八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论 316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及其功能 316

(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涵义 316

(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功能 317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20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控机制 323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组织机制 323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查监督机制 325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激励机制 329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化机制 333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 336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保障 336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律机制 340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保障 343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机制 346

第九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 349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涵及意义 349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 349

(二)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意义与条件 350

二、网络社会背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期待 357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现代思维方式 357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强化的六种意识 362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基本素质 371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途径 380

(一)重视学习 381

(二)勇于实践 385

(三)加强管理 389

第十章 网络校园文化论 394

一、信息化校园是新时代的象征 394

(一)信息化校园的产生及特征 395

(二)信息化校园的影响 397

二、网络校园文化的新变化 399

(一)网络使校园文化主体的参与方式呈现新的特点 399

(二)网络刷新了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401

(三)网络条件下校园文化的新发展——校园网络文化 403

(四)努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化与陶冶作用 404

三、网络学习革命 406

(一)网络学习的重要性 406

(二)网络学习的革命 408

(三)网络学习的危机 414

(四)网络学习危机的克服 419

第十一章 国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特色论 425

一、毫不示弱的安全防卫 429

(一)本土化的文化保护 430

(二)多维化的信息安全防卫 435

二、各显神通的引导内容 438

(一)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439

(二)注重对黑客行为的引导 442

(三)关注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444

三、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教育 446

(一)政府极其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447

(二)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资源开发和创新 449

(三)加强家庭信息技术教育 450

四、越发坚强的网络政治建构 452

(一)积极应对国家政治安全的挑战 452

(二)开展网上政党竞选 454

(三)努力建立“电子政府” 456

五、软硬兼施的网络管理 458

(一)明确网络管制的对象 458

(二)明确网络立法管制的内容 461

(三)加强网络自律 466

六、多管齐下的合作主体 469

(一)推进网络管理的国际化 470

(二)推进网络管理的综合化 472

(三)推进网络管理的职业化 475

第十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趋势论 478

一、网络社会发展趋向与网络文明 479

(一)网络社会的展望 479

(二)网络文明 485

(三)网络道德 489

二、21世纪的教育与人类发展 495

(一)21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路向 495

(二)21世纪人的现代化契机 503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化的生命线 510

三、网络社会发展趋势与思想政治教育使命 514

(一)网络社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 514

(二)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522

(三)构建网络时代人类的精神家园 529

参考文献 537

后记 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