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政治 3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4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4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5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5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5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6
四、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6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 6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6
二、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6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7
四、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7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 8
一、实践的特点、基本形式和作用 8
二、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8
三、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9
四、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 9
五、真理与价值 10
六、主体认识能力 10
第五章 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10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0
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0
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1
四、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11
第六章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11
一、社会基本矛盾 11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2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2
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2
五、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 12
第七章 阶级和国家 13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13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3
三、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13
第八章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13
一、社会意识的本质 13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4
三、社会意识的作用 14
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14
第九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4
一、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14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14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5
第十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15
一、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15
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5
三、人的本质 15
四、人的价值 15
五、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15
第二篇 邓小平理论 17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7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7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7
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8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8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8
二、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18
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19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19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9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 19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9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1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革 20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20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0
三、“三个有利于”标准 21
四、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21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1
二、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22
三、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22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22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22
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22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3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3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3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3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24
第九章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24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24
二、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24
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24
四、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5
五、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5
第十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5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25
二、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5
第十一章 “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26
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6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26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及其意义 26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26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6
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7
三、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7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27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7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7
三、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8
四、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28
第三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9
第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地位 29
二、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 29
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 29
四、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30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0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30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0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0
三、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1
四、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1
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31
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1
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1
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1
四、“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 32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32
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32
一、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2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2
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 33
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33
五、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3
六、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33
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3
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4
九、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4
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34
十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34
十二、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35
十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5
十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35
十五、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35
十六、党的建设的总方针 36
十七、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36
第五章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36
一、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36
二、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36
三、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37
四、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37
五、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7
第四篇 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38
第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8
一、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依据和重大意义 38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途径 38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 39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定义 39
二、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39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40
第三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1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41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重大意义 41
三、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42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43
第四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4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 44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44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4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 45
第五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 46
一、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46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47
第六章 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 48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8
二、科教兴国战略 48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49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 49
五、西部大开发战略 49
六、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50
七、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50
八、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50
九、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51
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51
十一、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51
十二、扩大内需方针 51
十三、完善宏观调控 51
十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52
十五、完善财税体制 52
十六、深化金融改革 52
十七、“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52
十八、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与扩大就业 52
十九、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52
二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3
第七章 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53
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53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53
三、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53
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53
五、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53
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53
七、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54
八、维护社会稳定 54
第八章 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54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54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5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55
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55
五、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55
六、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55
七、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 56
第二部分 经济 59
第一篇 宏观经济 59
第一章 宏观经济调控 59
一、国民经济核算 59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 59
三、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60
四、宏观调控目标 60
五、国家经济政策 60
六、宏观调控体系 61
第二章 财政与税收 61
一、财政收支 61
二、财政预算 61
三、税收与税率 62
四、财政政策 62
第三章 货币与银行 62
一、货币、信用与货币供给 62
二、利率 62
三、我国的金融机构 63
四、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63
五、货币政策 64
六、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64
第二篇 微观经济 65
第一章 市场主体 65
一、市场主体类型 65
二、家庭经济功能 65
三、现代企业制度 65
四、市场中介机构 67
第二章 市场机制 67
一、需求及其决定 67
二、供给及其决定 67
三、供求法则 68
四、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68
五、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69
第三章 市场竞争 69
一、市场体系 69
二、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69
三、竞争与垄断 70
四、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 70
第四章 收入分配 71
一、按劳分配 71
二、按要素分配 71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71
四、效率与公平 72
第三篇 国际经济 73
第一章 开放经济 73
一、闭关锁国与对外开放 73
二、经济全球化 73
三、区域经济合作 73
四、跨国公司 73
五、国际竞争力 74
六、国家经济安全 74
第二章 国际贸易 74
一、国际贸易原理 74
二、国际贸易方式 75
三、世界贸易组织 76
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77
第三章 国际金融 78
一、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 78
二、国际融资方式及其特点 81
三、国际资本流动 82
第四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3
第一章 经济体制 83
一、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83
二、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 83
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83
第二章 市场经济 83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83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84
三、市场经济的缺陷与宏观调控 84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8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85
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85
四、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85
五、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85
第三部分 法学基础理论 89
第一篇 法律基本内容 89
第一章 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89
一、法的内涵和特征 89
二、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89
三、法律关系 91
四、法律体系 91
五、法律原则 92
六、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2
第二章 法的制定与实施 93
一、法的制定 93
二、法的实施 94
第二篇 宪法 97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97
一、宪法地位与法律特征 97
二、宪法的作用 97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97
一、国体 97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 98
三、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98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9
五、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 99
六、单一制国家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0
七、选举制度 100
八、“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01
九、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01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01
一、基本概念 101
二、基本内容 102
三、政治权利和自由 104
第四章 国家机构和国家形式 104
一、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 104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105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06
四、国务院 106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 107
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政府 107
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108
八、人民法院 108
九、人民检察院 109
第三篇 有关部门法 110
第一章 行政法 110
一、行政法的概念 110
二、行政主体 111
三、行政行为 112
四、行政立法 113
五、行政许可 114
六、行政确认 114
七、行政监督检查 115
八、行政处罚 115
九、行政强制的概念与特征 116
十、行政给付 116
十一、行政裁决 116
十二、行政合同 117
十三、行政指导 117
十四、行政程序 118
十五、行政赔偿 119
十六、行政复议 119
第二章 刑法 120
一、刑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120
二、犯罪与犯罪构成 121
三、刑罚及种类 123
四、犯罪的种类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 123
第三章 民法 124
一、民法的概念和原则 124
二、民事法律关系 125
三、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125
四、物权与所有权 126
五、债权 127
六、知识产权 128
七、人身权 129
八、民事责任 130
九、财产继承权 130
十、婚姻家庭 130
第四章 经济法 130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分类 130
二、企业法律制度 131
三、竞争法律制度 132
四、消费者权益法 132
五、产品质量法 132
六、中国人民银行法 133
七、税法 133
八、劳动法 135
九、社会保障法 136
十、自然资源法律体系 136
十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137
第五章 诉讼程序法 138
一、诉讼程序法的基本概念 138
二、三大诉讼法 138
三、刑事诉讼法 138
四、民事诉讼法 139
五、行政诉讼法 139
第四部分 公共行政 143
第一章 公共行政的内涵 143
一、公共行政管理含义 143
二、公共行政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43
第二章 政府职能 143
一、政府职能的依据和属性 143
二、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 143
三、政府职能的特征 144
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44
五、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144
六、中央政府职能 144
七、地方政府职能 145
八、公共危机管理 145
第三章 行政组织 145
一、行政组织特性 145
二、行政组织设置基本原则 145
三、行政组织部门划分的主要方法 146
四、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各级政府组织 146
五、非政府组织 147
六、编制管理 147
第四章 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148
一、人事行政 148
二、人才资源开发 148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 149
第五章 公共财政 152
一、公共财政政策 152
二、政府审计 152
三、政府采购 152
四、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152
第六章 行政绩效 153
一、行政绩效的基本要点 153
二、行政执行 153
三、行政成本 153
四、电子政务 153
第七章 行政责任与行政伦理 154
一、依法行政 154
二、行政责任主要特征 154
三、行政责任追究 154
四、行政伦理的内涵和范畴 154
五、我国公务员行为规范 154
第八章 行政监督 155
一、行政监督特性 155
二、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 155
三、我国政府的监督体系 155
第九章 行政改革与创新 156
一、行政改革基本含义和模式 156
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56
第十章 公共政策 158
一、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158
二、政策制定 158
三、政策执行 159
四、政策评价 159
第五部分 科学技术 163
第一章 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163
一、科学与技术 163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63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163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163
五、信息社会 164
六、知识经济 164
第二章 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 164
一、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战略与方针 164
二、国家科技计划 164
三、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165
四、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165
五、保护知识产权 165
六、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165
七、科技成果转化 165
八、国家创新体系 165
九、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165
十、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 166
十一、生态安全 166
十二、中国21世纪议程 166
第三章 科学常识 166
一、热力学三定律 166
二、电磁理论 166
三、相对论 167
四、量子力学 167
五、信息与信息论 167
六、遗传和变异 167
七、新陈代谢 168
八、细胞 168
九、基因 168
十、蛋白质 168
十一、核酸 168
十二、生物多样性 168
十三、生态平衡 169
第四章 科学前沿问题 169
一、物质结构 169
二、宇宙演化 169
三、生命起源 169
四、人类起源和进化 169
五、人类基因组计划 169
六、认知科学 169
七、脑科学 170
第五章 高新技术 170
一、高技术 170
二、通信技术 170
三、电子计算机技术 171
四、网络技术 171
五、微电子技术 171
六、多媒体技术 172
七、自动控制技术 172
八、航空航天技术 172
九、军事科学技术 172
十、生物工程 172
十一、克隆技术 173
十二、干细胞技术 173
十三、新材料技术 173
十四、纳米技术 174
十五、新能源技术 174
十六、激光技术 174
十七、交通运输技术 174
十八、海洋技术 175
十九、水资源利用技术 175
二十、农业科学技术 175
二十一、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 175
第六章 高技术产业化 175
一、高技术产业 175
二、信息产业 176
三、环境保护产业 176
四、高新技术开发区 176
五、科技企业孵化器 176
六、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176
第六部分 历史 国情国力 公文写作与处理 179
第一篇 中国古代史 179
第一章 先秦时期 179
一、早期的人类 179
二、氏族公社 179
三、夏、商、西周王朝 180
四、战国七雄与变法图强 180
五、青铜器和铸铁 180
六、诸子百家与《诗经》、《楚辞》 181
第二章 秦汉至明清时期 181
一、秦统一六国与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确立 181
二、封建政治制度的演变 181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182
四、农民起义与王朝更替 183
五、王朝盛世的出现与衰落 184
六、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变迁 184
七、重农抑商观念的演变与工商业的发展 184
八、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185
九、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演变 186
十、科学技术的发展 187
十一、学术思想的变迁 187
十二、文学艺术 188
十三、宗教源流 189
第二篇 中国近现代史 190
第一章 晚清时期 190
一、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90
二、太平天国运动 190
三、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 191
四、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191
五、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 192
六、列强侵华势力的扩张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2
七、改良思潮与戊戌变法 192
八、清末新政 192
九、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193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 193
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权变化 193
二、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194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 194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4
五、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政治体制 194
六、从国家资本主义到官僚资本主义 195
七、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195
八、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195
九、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 196
十、国共两党的抗战 196
十一、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 197
十二、抗战胜利与重庆谈判 197
十三、解放战争与国民党南京政府的终结 198
第三章 新中国建立与发展 198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8
二、新中国的外交 198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 199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与工业化的起步 199
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9
六、“大跃进”运动 200
七、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
八、“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 201
九、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 201
十、“文化大革命” 202
十一、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外交工作的新突破 202
第四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203
一、拨乱反正与国家战略方针的根本转变 203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03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203
四、经济特区的创立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03
五、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 203
六、宏观调控与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204
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204
八、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204
九、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204
十、香港、澳门回归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204
十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 205
第三篇 世界历史 207
第一章 古代和中世纪史 207
一、世界文明古国 207
二、古代希腊、罗马 207
三、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07
四、世界三大宗教起源 208
五、新航路的开辟 208
六、文艺复兴运动 208
第二章 近现代史 208
一、英国革命 208
二、美国独立战争 209
三、法国大革命 209
四、德意志帝国的形成 209
五、欧美工业革命 210
六、日本明治维新 210
七、十月革命 210
八、帝国主义战争与民族独立运动 211
九、罗斯福新政 211
十、凯恩斯主义 211
第三章 世界当代史 211
一、联合国的成立及其演变 211
二、万隆会议 212
三、不结盟运动 212
四、两大阵营对立 212
五、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212
六、八国首脑会议 213
七、欧洲联盟 213
第四篇 国情国力 214
第一章 国土与资源 214
一、自然状况 214
二、资源概况 215
三、资源保护政策 216
第二章 人口与国民素质 216
一、人口状况 216
二、人口发展战略与计划生育 217
三、国民素质 218
第三章 民族与宗教 218
一、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218
二、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219
第四章 生态环境状况 219
一、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219
二、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220
三、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220
四、环境保护的成就和问题 220
第五章 社会经济结构 220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220
二、地区差距 221
三、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 221
四、贫困问题 221
第六章 综合国力 222
一、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222
二、国防能力的增强 222
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22
四、综合国力发展的前景和问题 223
第五篇 公文写作与处理 224
第一章 公文写作 224
一、公文的概念、类别和功能 224
二、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和稿本 225
三、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227
四、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228
五、行文规则 228
六、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230
第二章 公文处理 230
一、公文处理及其基本任务 230
二、公文处理责任 231
三、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231
四、公文办理程序 232
五、公文拟办、请办、批办、承办、审核与签发的方法要点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