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中医心理学的涵义 1
第二节 中医心理学的性质及特点 3
第三节 中医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7
第四节 中医心理学的优势及发展 11
第二章 基础理论 15
第一节 中医心理学基础概述 15
第二节 肾藏志的先后天论 18
第三节 脾藏意主思 22
第四节 人格模型的整合论 25
第五节 心理因素与血瘀病机 28
第六节 收引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29
第三章 七情学说 33
第一节 七情概论及其科学性 33
第二节 七情学说与心理应激 35
第三节 思为七情的核心 37
第四节 七情病机的两极性分析 41
第五节 七情的兼挟性与合并病 43
第四章 阴阳命题的新学说 47
第一节 阴阳人格体质学说 47
第二节 阴阳身心发展学说 49
第三节 阴阳睡梦学说 51
第五章 中医心理学学科发展 61
第一节 中医心理学的诞生与历程 61
第二节 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 64
第三节 中医心理学发展新态势 66
第四节 中医心理学相关著作 68
第五节 中医心理学论文计量分析 70
第六节 中医院校的心理学教育 71
第六章 中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75
第一节 中医心理学研究的思路与角度 75
第二节 中医心理学科研方法 77
第三节 中医心理学前沿科研举要 79
第四节 中医心理学科研项目及方向举略 82
第七章 中医心理学实验研究示例 85
第一节 恐伤肾实验的科学背景 85
第二节 先天恐惧的肾虚证研究 88
第三节 恐伤肾对两代免疫的影响 91
第四节 恐伤行为与补肾反证 94
第五节 恐伤肾的基因表达研究 96
第八章 问诊问卷与调查 100
第一节 心理问卷及问诊的发展 100
第二节 七情的背景与生活事件量表 101
第三节 阴阳人格的数理与专家系统 104
第四节 双生子病证结合的调查 106
第九章 三因发病的研究 111
第一节 三因发病与调查 111
第二节 国内外七情发病研究 115
第三节 各科七情病因证候辨析 117
第四节 双相障碍的中医病因分析 119
第五节 孕妇七情背景及生活事件调查 122
第十章 中医心理学临床 125
第一节 中医心理学临床概论 125
第二节 中药对心理的调节 127
第三节 喜怒两极与相反情绪治疗 129
第四节 针灸的心理效应 132
第五节 气功与心理治疗 134
第六节 患恨导引功调治精神病 135
第十一章 中医心理治疗 139
第一节 心理治疗的先河 139
第二节 中医特色的心理治疗 141
第三节 中西合璧的心理治疗 143
第四节 情志相胜的治疗原理 146
第五节 情志相胜的基本内容 149
第六节 音乐治疗及古案分析 151
第十二章 中医心理卫生 156
第一节 中医心理卫生的特色 156
第二节 心理卫生的东西方比较 158
第三节 五官情志保健法 161
第四节 抑郁症及防治策略 162
第五节 养心调神寿天年 166
第十三章 古医籍的心理学思想 169
第一节 《内经》心理学思想的源头与计量研究 169
第二节 《三因方》及七情学说的形成 173
第三节 《济生方》中心理疾病与治疗 175
第四节 《古今医鉴》的心理学思想 177
第五节 《傅青主女科》的心理学思想 179
参考文献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