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电子媒介与“旁观者”的生产 3
一、电子媒介与“旁观者”的生产 4
1.信息—行动比的下降 5
2.娱乐:电视的“超意识形态” 6
3.苦难的间接性、日常性 7
4.道德意识与行动能力的缺乏 8
二、两种旁观者的“血缘关系” 9
三、“普遍旁观”的道德后果 12
1.不作为的罪恶 12
2.道德冷漠与人性、社会后果 13
四、教育能旁观吗 15
1.学校作为道德行动者 15
2.对行动型道德主体的培养 16
3.媒介意识的生成 17
第二章“不对称性”的消逝 21
一、“成熟差”:教育存在的人类学依据 22
1.“成熟差”: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22
2.“成熟差”:使教育成为必需 23
二、印刷媒介对“不对称性”的呵护 24
1.读写能力对“不对称性”的呵护 24
2.阅读的可选择性对“不对称性”的呵护 25
三、电子媒介与不对称性的消逝 26
1.儿童可以自如地进入成人世界 27
2.成人信息控制权的削弱 27
3.成人后合行为大量暴露 28
4.“社会的裸体化” 28
5.知识差距的消解 29
四、学校的合法性危机 29
1.学校的合法性成了问题 29
2.教师的存在论危机 30
3.学校魅力的消退 31
五、寻找学校的未来 32
1.从哪里寻找学校的未来 32
2.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 33
第三章电视的教育哲学 37
一、科学世界观与仿真世界观 38
1.现代教育的科学世界观 38
2.电子媒介建构的仿真世界 39
3.仿真世界的“教育哲学” 40
二、“文化人”与“娱乐的大众” 41
1.印刷媒介与“文化人”的塑造 41
2.电子媒介与“娱乐的大众”的建构 43
三、社会交往与“副社会交往” 44
1.现代社会的两种交往型态 44
2.电子媒介与新型交往的产生 46
3.新型交往的育影响 47
四、科学知识与信息化知识 48
1.科学知识及其特性 48
2.信息化知识及其特性 49
第四章身体退隐的道德后果 51
一、网络与身体的退隐 52
二、身体退隐的道德后果 54
1.“无实体交往”与“火焰战争” 54
2.相遇的脆弱与义务的淡漠 56
3.“近中远”与责任的飘零 58
三、教育:无法承受之重 61
1.身体能够在教育中退隐吗 61
2.无法“修身”,如何“养性” 63
3.“堤外损失堤内补” 64
第五章超越群体的自私 69
一、自私的群体 70
1.群体为什么自私 70
2.人类主要群体的自私性 72
二、全球化对群体自私危害的放大 74
1.群体自私的双重功能 74
2.风险的全球化 75
3.群体的自私放大了全球风险 76
三、超越群体的自私——道德教育的新课题 78
1.批判性忠诚的培养 78
2.人、类归属感的激发 80
第六章超越陌生人伦理 83
一、都市:陌生人的世界 84
1.城市人口的多、密、异、动特征 85
2.空间结构的陌生性预设 86
3.货币:编织社会之网的“蜘蛛” 87
4.功利性的角色互动 88
二、双面的陌生人 90
1.自由与理性 90
2.冷漠与孤独 94
三、教育:超越陌生人伦理 96
1.教育的城市精神 97
2.超越陌生人伦理 99
第七章危机四伏的家庭及其教育功能的萎缩 103
一、“越来越小”与教育资源的稀释 104
1.“越来越小是共同趋势 104
2.“越来越小”的教育效应 105
二、“边界内移”与邻里教育资源的消逝 108
1.邻里消失 108
2.无法估量的后果 109
三、“门禁失守”与教育能力的衰退 110
1.电子信息穿墙而入 110
2.“门禁失守”的消极影响 111
四、变动不居与教育功能的弱化 112
1.进入“瓷器时代”的家庭 112
2.家庭破碎对儿童成长的阻碍 113
第八章找回失落的人性 115
一、指向环境的环境教育 116
二、心仪物质:时代的物欲症 118
1.建立在欲望之上的工业文明 118
2.“物欲症”与人性物化 119
三、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性危机 122
1.人性物化与自然之死 122
2.环境危机与性危机 123
四、教育:物化人性的再生产 124
1.学校的利益许诺 124
2.物质主义的世界观 125
五、找回失落的人性:环境教育的转向 126
1.全面理解人性 127
2.教育与人性再造 128
第九章走向生命和谐 133
一、道德教育中生命与道德的摩擦 134
1.用道德排斥生命 134
2.用生命排斥道德 135
二、道德内在于生命本身 136
1.道德是个体生命的“花朵” 136
2.道德是群体生命的“自觉” 137
3.道德赋予生命以意义 139
三、道德教育中生命与道德摩擦的实质 140
1.存在摩擦的可能 140
2.误解导致的摩擦 141
四、道德教育的内在和谐:生命的呵护与激发 143
1.呵护生命 143
2.激发生命 144
第十章生命·休闲·教育 147
一、生命:需要休闲 148
1.休闲:与劳动一起创造了人类生命 148
2.休闲:生命升华的机会 151
3.休闲:超越人的内在限度 155
二、休闲:需要教育 158
1.休闲:后天习得的能力 159
2.教育:提高休闲的境界 160
3.教育:克服休闲的障碍 162
三、教育:排斥休闲 163
1.第一重排斥:不休闲 163
2.第二重排斥:不育 166
3.双重排斥与双重异化 167
四、教育:拥抱休闲 171
1.休闲权利观念的确立 172
2.学校生活的休闲色彩 173
3.追求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 175
第十一章教育与性别公正 179
一、性别公正的三个维度 180
1.性别平等 180
2.尊重差异 182
3.自由选择 185
二、学校教育:性别不公正的再生产 186
三、性别公正:从学校教育开始 191
1.育学的修正 191
2.造就无偏见的教师 193
3.课程与教材的“性别审查” 194
第十二章道德的“性别”与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 195
一、道德有“性别”之分吗 196
1.道德价值重心不同 196
2.道德思维方式不同 198
3.道德发展方式不同 199
二、道德教育中的性别歧视 201
1.理论上的偏见 202
2.实践中的歧视 204
三、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 206
1.女性话语体系的建构 206
2.以关心作为价值追求 208
参考文献 210
后记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