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Abstract 1
导论 1
一、研究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的意义 1
二、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3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4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7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
第一章 工业化概述 9
第一节 工业化的理论逻辑 9
一、工业化的相关理论综述 9
二、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与内容 12
三、片面理解工业化内涵的负面影响 16
第二节 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 19
一、英国资本主义早期工业化 19
二、美国工业化的过程和特点 20
三、苏联的工业化道路 22
四、战后日本工业化的成功经验 23
第三节 工业化道路的国际比较及我国工业化实践 24
一、工业化道路的国际比较 24
二、中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实践 27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理论 32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理论提出的背景 32
一、当前我国工业化所处的历史阶段表明,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32
二、传统工业化道路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34
三、传统工业化道路不能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的要求 37
四、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国内背景 40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及其特征 40
一、新型工业化概念的述评 41
二、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43
三、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依据 46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区别 49
一、新型工业化与西方工业化道路的区别 49
二、新型工业化与中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区别 50
第四节 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意义 53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53
二、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可能性 58
第三章 高度重视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之一 62
第一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 62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62
二、信息化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65
第二节 中国传统产业与新型工业化 67
一、传统产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 67
二、中国传统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其分析(以制造业为例) 73
第三节 用高新技术改造中国传统产业的重大意义 79
一、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点 80
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改善贸易条件,提高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的要求 80
三、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要求 81
四、从国内存量来看,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当前增加有效供给、提高工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82
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改善当前我国居民收入结构、扩大需求的有效措施 83
六、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解决我国中长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84
七、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 84
八、我国的信息产业必须与制造业相结合才能奠定自身发展的基础 85
第四节 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与难点 86
一、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是机械装备工业 86
二、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难点——技术进步主体的培育 89
第五节 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对策 95
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相应的利益机制 95
二、积极消化吸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注重提高自主开发能力 95
三、加强政府对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 96
第六节 传统产业技术进步与就业扩大的兼容性 98
一、技术进步创造就业的理论评述 98
二、中国的就业问题与技术进步 102
第七节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105
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相关理论 105
二、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意义 108
第四章 解决“三农”问题——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之二 111
第一节 中国“三农”问题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111
一、总体上农民收入呈低水平基础上的缓慢增长,收入差距拉大 111
二、在收入增长受阻的同时,农民负担日益加重,消费和积累能力下降 116
三、在农业素质弱化的同时,农业出现供给能力与需求结构双重约束,阻滞了发展空间 118
第二节 农业与工业化:“三农”问题形成的理论与实践 120
一、农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引起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份额下降,成为制约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120
二、早期重工轻农的发展经济学理论片面强调发展中国家向工业集中配置资源,轻视农业生产 121
三、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使资源向工业集中配置 123
四、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格局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125
五、国家在农业发展中的各种制度安排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128
第三节 解决“三农”问题与新型工业化 132
一、农业与工业化关系的理论 132
二、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 136
第四节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与难点 141
一、近乎无限供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141
二、金融体系的运作方式不支持低效率的农村经济的发展 144
三、农业自身的技术进步受到供给和需求的双重约束 145
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实际效果受到产权关系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 146
五、农村城市化问题受到乡镇工业集聚困难的影响 148
第五章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之三 150
第一节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理论与中国经济制度改革实践 151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关系的理论 151
二、西方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 154
三、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的比较及其借鉴意义 156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158
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 158
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及其分析 163
第三节 完善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9
一、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国有经济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 169
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177
三、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创造技术供给的制度条件 192
四、加强法制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98
主要参考文献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