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李致 1
序一&郭汉城 4
序二&王世德 8
第一章巴蜀戏剧一大奇观 1
一、宗教与戏剧的融合 3
二、民俗事象的戏剧化 8
三、对命运的抗争意识 12
四、感天动地的人情美 16
五、花目连的艺术情趣 22
六、目连戏的文化品位 25
第二章别具一格的川目连 31
一、对文化心态的感应 32
二、与地方民俗的交融 35
三、目连戏与巴蜀巫道 37
四、目连戏与四川袍哥 40
五、宗教观念的平民化 41
六、演剧形态的大众化 44
第三章目连戏的文化内涵 51
一、多元统一的思想文化 52
二、相斥相资的宗教文化 54
三、古老奇异的民俗事象 58
四、流光溢彩的民间艺术 63
第四章目连戏的潜在价值 69
一、边缘学科的活化石 70
二、戏曲发展的形象谱 74
三、深厚的舞台再生力 80
四、丰富的艺术资源库 86
第五章川目连的平民意识 91
一、对宗教的批判意识 92
二、戏剧内容的世俗化 98
三、演出方式的民俗化 101
四、艺术风格的地方化 104
第六章川目连的形态特征 109
一、系列连台的剧目体制 110
二、三位一体的演剧形态 115
三、真假互补的参与机制 121
四、悲喜交融的美学风范 126
第七章目连戏与目连故里 131
一、奇妙的目连家族小世界 131
二、李本目连的反传统意识 136
三、戏剧与民俗的整体交融 140
四、目连戏演变中的地域性 142
第八章目连戏与目连传说 146
一、几个地方化的目连传说 149
二、四川目连传说的民间性 154
三、形成目连传说的诸因素 156
四、目连传说与四川目连戏 159
第九章川目连的流变轨迹 162
一、目连戏共同的演进趋势 163
二、川目连独特的发展走向 165
三、川目连流变的基本特点 171
四、川目连繁衍的主要成因 173
第十章川目连的演进法则 179
一、入乡随俗的调节机制 180
二、广采博纳的兼容功能 186
三、不拘一格的搬演形式 192
四、多元交错的传播媒介 197
第十一章目连戏研究的超越 204
一、川目连显示的独特价值 205
二、目连戏风貌的全面展示 208
三、目连戏研究的理论升华 210
四、川目连开发的历史丰碑 214
第十二章步入目连学的殿堂 217
一、目连学的创立与《概论》的贡献 218
二、目连戏的研究与《概论》的地位 221
三、理论研究与《概论》的创新意识 223
四、学科建设与《概论》的求实精神 227
第十三章目连戏的舞台再生 231
一、开掘蕴藏于剧中的人情之美 232
二、以刘氏为中心结构戏剧情节 238
三、将宗教和民俗融入戏剧之中 243
四、继承和发展独特的表演技艺 246
一、川目连之《刘氏出嫁》 250
二、川目连之《请巫禳解》 262
三、川北灯戏《刘氏回煞》 267
四、蓬溪傩戏《刘氏哭嫁》 274
后记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