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倡导、坚持、发展“国家分配论”研究财政基础理论略论财政本质 3
试论财政学对象与范围 18
为什么财政只能是经济基础的范畴 33
论加强财政监督 55
论财政工作中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60
也谈“积累”、“企业积累”等概念的使用问题 70
综论财政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 80
关于认识与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问题 85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财政 96
马克思与财政学 114
为“国家分配论”答疑 133
用《资本论》的原理研究经济效益与财政 141
论财政与国家的相互关系 148
财政分配无偿性新议 160
财政学:值得重新思考的若干问题 16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财政理论建设的主要成就 181
我对财政理论若干问题的看法 186
摆脱困境 振兴财政 226
深化改革 发展经济 2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税收基础理论 237
坚持、发展“国家分配论” 250
改革开放二十载 财政理论写新篇 266
财政理论的发展与展望——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 282
对“国家分配论”应持发展观 286
我所理解的公共财政 291
公共财政与当前财政政策 296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理论若干问题研究 302
“国家分配论”与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328
借鉴“公共财政论” 发展“国家分配论” 336
财政本质与财政模式 347
把握契机 再谱新篇——热烈祝贺《财贸经济》创刊20周年 355
正确认识“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 360
“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 373
“国家分配论”就是国家财政论 380
关于公共财政的几点认识 391
公共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框架 404
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与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415
坚持、借鉴、整合、发展,树立正确的财政观 428
“权益说”,还是“交换说” 432
在整合中发展国家分配论 443
尊重历史事实 树立良好学风——致财政部科研所博士生读书组 452
维护国家权威 在整合中发展“国家分配论” 460
科学发展观、三财之道与做大蛋糕 469
论科学发展观下税收理念的完善 477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财政——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点滴体会 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