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走向“纪录”,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 1
第一章 纪录,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 1
第一节 纪录——鼓励和创造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工具 1
第二节 情境化的教学反思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 4
第三节 教学纪录为情境中的教学反思提供了一个平台 5
第四节 此时此地如何教7 7
第二章 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变 8
第一节 教师培养的传统范式——“技术性执行者” 8
第二节 传统的教师培养范式受到挑战 9
第三节 培养“研究者”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 11
第三章 园本教研中的教师 13
第一节 从孤独的个体反思者到共同建构的研究共同体成员 13
第二节 在“对话”过程中的共同研究 14
第四章 调整多方面关系,构建研究共同体 16
第一节 寻求行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关系的重构——打造园本教研共同体所需调整的关系(一) 17
第二节 寻求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的重构——打造园本教研共同体所需调整的关系(二) 20
第三节 寻求教师与专家之间关系的重构——打造园本教研共同体所需调整的关系(三) 24
第二篇 走近“纪录”,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2 27
第一章 怎样做基于行动的幼儿园园本教研 27
第一节 基于行动的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方式 27
第二节 在园本教研过程中寻找反思的聚焦点 28
第三节 园本教研的后续 33
第四节 变“专家讲教师听”为基于行动的幼儿园园本教研”一个发生在上海的园本教研的故事 34
第二章 基于案例学习的园本教研 36
第一节 基于案例的反思和研究 36
第二节 案例学习提升教师在情景中把握教育、教学的能力 37
第三篇 走进“纪录”,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 38
钟表店(大班)——让活动目标有具体指向性 38
狗年话狗(大班)——结合主题制定目标组织活动 42
逃家小兔(大班)——理解故事应有的价值 44
马路上的标志(中班)——让幼儿在关系中学习 47
花儿送给谁(小班)——制定适宜的活动目标(1) 50
春雨沙沙(中班)——制定适宜的活动目标(2) 52
救生圈扔给谁(小班)——恰当地使用活动材料 54
落叶(小班)——充分挖掘活动材料的教育价值(1) 57
方脸和圆脸(中班)——充分挖掘活动材料的教育价值(2) 60
猴子学样(中班)——处理“模仿”与“创造”的关系 65
比蛋(中班)——运用同一题材,设计不同的活动 67
名片(大班)——让活动落到实处 69
学扮爸爸妈妈(小班)——提问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70
玩泥(大班)——提问的技巧 71
水果丰收了(中班)——准备和制作材料要注意准确性 75
光脚旅行(小班)——关注活动的细节 76
下雨时我们需要伞(小班)——从活动过程反观活动目标 77
关爱动物(大班)——确定活动的题目 79
花瓣鱼(小班)——时时处处都要体现美 80
有趣的小水滴(中班)—把握活动的“度” 83
爸爸的手(中班)——让活动有亮点 85
怪汽车(小班)——应对幼儿提出的“怪”问题 87
有趣的声音:高音和低音(小班)——让活动变得有趣(1) 88
小脚丫(小班)——让活动变得有趣(2) 90
小老鼠奇奇(小班)——让活动环节层层递进 91
五官找春天(小班)——使用世界名画作为教学材料带来的问题 92
春雨的色彩(中班)——在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 97
我是发条玩具(中班)——适宜的音乐和玩具材料 99
我多想(大班)——通过绘画,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101
雨点舞(小班)——在创编活动中应给予示范 102
小老鼠打电话(大班)—选择有意义的材料进行教学 104
谁来了(小班)—抓住主线将提问集中于一点 107
小鸟和大树(小班)-在活动中要体现个人的教学风格 108
小小营养师(大班)一份完整的园本教研“研究报告”(1) 116
青蛙戏水(小班)-一份完整的园本教研“研究报告”(2)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