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古代勘探科技的发展历程 1
第一节 辉煌的中国古代勘探技术 1
第二节 中国古代勘探史话记 9
第三节 中国古代钻凿科技对世界钻探工业的影响 10
第二章 中国近代地质勘探史话 14
第一节 中国近代机械岩心钻探的起始 14
第二节 民国初年到抗战前矿山勘探概况 16
第三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的钻探概况 18
第四节 抗战前期、中期钻探略况 23
第五节 旧中国矿产测勘处钻探工作概况 24
第六节 旧中国岩心钻探历史综述 34
第三章 现代勘探科技发展史 36
第一节 创建阶段(1949~1952年) 36
第二节 大发展、大转变阶段(1953~1957年) 37
第三节 健康发展阶段(1958~1965年) 40
第四节 勘探工程今后发展 44
第五节 飞跃发展的新阶段(1976~2000年) 50
第六节 我国人造金刚石崛起的催化剂——勘探工程 51
第四章 几段重要历史时期勘探工程的重要贡献 57
第一节 “六五”(1981~1985年)走上转轨变型大发展之路 57
第二节 “七五”(1986~1990年)勘探工程实现转轨变型 62
第三节 “八五”(1991~1995年)科研成果突出,地质市场拓展 65
第四节 “九五”(1996~2000年)综述 74
第五章 勘探机械开发简史 77
第一节 引言 77
第二节 建国初期勘探岩心钻机的发展 78
第三节 坑道钻机 80
第四节 水文地质勘探与水井钻机 81
第五节 工程地质勘探钻机 83
第六节 砂矿钻机 83
第七节 大口径基础桩施工钻机 84
第八节 特种钻探机械 88
第九节 泥浆泵及其附属设备 91
第十节 中国地质机械仪器工业集团公司的成立标志我国地质装备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 92
第六章 勘探工程专业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 94
第一节 总论 94
第二节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概况 99
第三节 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探工专业科研开发与人才培养 103
第四节 成都理工学院(原成都地质学院)探工专业的科技开发与人才培养 106
第五节 中南工业大学勘察工程人才培养的新创意 107
第七章 勘探工程科研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11
第一节 勘探工程科研概况 111
第二节 勘探技术研究所 112
第三节 探矿工程研究所 124
第四节 探矿工艺研究所 130
第五节 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 137
第八章 加强国际交流,促进科技进步 141
第一节 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中国)钻探学术研讨会(1985年) 141
第二节 地矿部钻探代表团访问德国(1988年) 144
第三节 地矿部科学钻探代表团赴日考察(1991年) 147
第四节 第八届国际科学钻探学术会议在日本(1996年)举行 152
第五节 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UNESCAP)钻探、采样、测井研讨会(苏联)(1981年) 153
第六节 联合国地区间矿产工业钻探学术研讨会(加拿大)(1982年) 155
第七节 CCSD与ICDP的交往 161
第九章 大陆科学钻探概论 179
第一节 大陆科学钻探的目的及其未来 179
第二节 大洋与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前景及其科学与现实意义 183
第三节 大陆科学钻探——入地“望远镜” 185
第四节 中国地质大学科学钻探国家专业实验室 199
第五节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地质目标(摘要) 203
第六节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设计(摘要) 212
第七节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工程设计审查会”专家组意见 226
第八节 中国和部分国外浅层科学钻探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 227
第十章 中国海洋勘探步伐加快、成果累累 233
第一节 中国南海大洋科学钻探ODP184航次获得成功 233
第二节 海洋勘探取得丰硕高科技成果 235
第十一章 21世纪勘探工程科学发展趋势 240
第一节 21世纪勘探工程发展途径——“上天、入地、下海、登极” 240
第二节 地质勘探工程的新出路 249
第三节 开发洁净能源——煤层气的工程技术 256
参考文献 263
编后记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