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青州历史文化的先河(先秦时期)一、“青州”地名的起源 1
二、七千年前桃园先民的足迹 6
三、东夷文化发祥地 9
四、夏商时期的青州方国与部族 13
五、苏埠屯商代墓葬 18
六、姜太公封侯建齐 21
七、泱泱东方大国 25
八、田氏势力的崛起 28
九、秦始皇翦灭齐国 31
十、齐、秦文化之比较 34
第二编 政局稳定到社会动乱(秦汉及魏晋南北朝)一、秦末田齐复国及楚汉相争 37
二、青齐地区的经济恢复与繁荣 41
三、两汉时期的青州刺史部 44
四、汉光武帝经略青州 48
五、东汉末年诸侯割据青州 51
六、曹操的“青州兵” 56
七、魏晋时期的青州政局 59
八、民族争斗与青州战乱 63
九、慕容德建立南燕国 70
十、南燕国的政治与经济 74
十一、南燕国的灭亡 81
十二、刘宋、北魏东阳城之争 84
十三、“永嘉南渡”与侨置青州 90
十四、青齐豪族与“平齐户” 91
十五、北魏改革和青州的发展 97
十六、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动乱 100
十七、青州佛教文化的兴盛 103
十八、从齐文化到青州文化 109
第三编 政治中心与军事重镇(隋唐宋金元时期)一、隋朝的青州政局 113
二、隋末青州农民起义 116
三、大唐盛世三齐重镇 118
四、文人骚客荟萃青州 122
五、千年古刹龙兴寺 125
六、平卢淄青镇的割据 130
七、宋威镇压黄巢起义 136
八、唐末青州大战乱 139
九、五代时期的青州政局 143
十、赵匡胤在青州的传说 145
十一、北宋的京东路与青州 147
十二、宋代文人治青州 149
十三、宋江起义在青州 154
十四、青州的抗金、抗元斗争 158
十五、李璮播乱山东 163
十六、金元时期的山东路与益都府 167
十七、青州回族聚居地的形成 170
十八、红巾军经略益都 173
第四编 持续发展与社会矛盾(明清时期)一、朱元璋大军平定青州 179
二、山东政治中心的西移 184
三、明代青州的农民起义 188
四、明初移民与近代村落 191
五、青州城内的明藩王府 194
六、农村经济与城镇工商业的繁荣 198
七、明代青州的吏治 203
八、青州文化的持续昌盛 206
九、明末清初的青州局势 213
十、清代驻防满洲旗城 217
十一、康乾盛世海岱都会 219
十二、青州兵镇江抗英 222
十三、农民起义军转战青州 225
十四、义和团的斗争 229
十五、西方文化的浸渗 231
十六、清末“新政”与近代工商业 234
第五编 革命运动与革命战争(中华民国时期)一、辛亥革命与“青州独立”运动 241
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青州 245
三、民国初年的满族北城 250
四、“五四”运动浪潮 256
五、王尽美、邓恩铭青州建党 259
六、共产党组织的早期活动 264
七、共产党领导的“益都暴动” 269
八、青州军阀“南北城之战” 272
九、国民党对青州的统治 274
十、冯玉祥将军青州行 277
十一、日寇铁蹄下的青州 280
十二、抗日烽火的燃烧 284
十三、北部平原抗日根据地 286
十四、南部山区抗日根据地 289
十五、解放战争中的青州 294
十六、华东局在青州 298
第六编 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建国以后)一、解放初期的青州政区 301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303
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 308
四、“大跃进”与人民公社 314
五、渡过困难年代 321
六、社会主义教育与“四清”运动 326
七、“文化大革命”的大动乱 328
八、极左思潮泛滥的岁月 332
九、农业学大寨运动 336
十、改革开放的春天 339
十一、益都县到青州市 343
十二、走向小康之路 345
十三、新世纪、新思路、新发展 348
十四、工业改革与振兴 352
十五、特色农业的崛起 357
十六、城市建设月新日异 361
十七、旅游风光这边独好 365
十八、先进文化异彩纷呈 370
附录 青州历史大事年表 375
后记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