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城市群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海燕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9503959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了城市群这类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群的出现又推动着城市化向更高水平发展。本书包括世界城市化发展态势及启示、成渝城市群与国内城市群的比较分析、成渝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分析、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分析、成渝城市群职能组合与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合作与成渝城市群构建等章内容。

第一章 相关范畴界定与研究述评 1

第一节 有关城市群的基本概念界定 1

一、城市群的概念 2

二、城市群的基本特征 5

三、城市群相关概念辨析 6

第二节 成渝城市群的界定 10

一、成渝城市群概念界定及地域范围 10

二、成渝城市群层次划分 15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城市群的研究述评 16

一、国外关于城市群的研究 16

二、国内关于城市群的研究 20

第四节 成渝城市群分析框架 30

第二章 世界城市化发展态势及启示 32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化和城市全球化 32

一、全球城市化呈快速发展趋势 32

二、“世界城市”兴起 33

第二节 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 40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并行不悖 40

二、郊区化与新城市主义 41

三、新区域主义浪潮 44

四、城市区域化及城市群的出现 45

第三节 世界五大城市群形成演变 46

第四节 世界城市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48

一、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48

二、需要积极培育中国的全球城市 50

三、吸收新城市主义,直面郊区化可能带来的问题 50

四、中国在新区域主义浪潮中三个层次的区域合作 51

五、城市群的形成条件及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52

第三章 成渝城市群与国内城市群的比较分析 55

第一节 成渝城市群与三大城市群的比较 55

一、基本状况比较 56

二、经济状况比较 57

三、城镇体系结构分析 59

第二节 差异形成的原因 60

一、追根溯源——地理区位成因 60

二、经济优势——经济基础成因 61

三、极点形成——区域政策影响成因 62

四、体制约束——经济体制因素影响成因 66

五、结构失衡——经济结构差异成因 68

六、结论 69

第三节 21世纪中国城市群发展新趋势——和谐城市空间 71

一、以和谐为主题的城市群发展 71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城市空间 73

第四章 成渝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88

第一节 城市等级规模理论概述 88

一、城市最佳规模理论 88

二、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94

三、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101

第二节 成渝城市群等级规模现状分析 103

一、行政规模等级结构 103

二、人口规模等级结构 103

三、位序—规模模型分析 108

第三节 成渝城市群等级规模效益及演变趋势 112

一、成渝城市群等级规模效益分析 112

二、成渝城市群等级规模演变模式 116

第五章 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分析 122

第一节 集聚与扩散——城市群地域空间结构演化 122

一、集聚与扩散机制下城市群的成长 122

二、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130

三、城市群空间结构类型分异 133

第二节 成渝城市群空间布局历史与现状 134

一、成渝城市群空间布局的历史沿革 134

二、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现状 135

三、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 140

第三节 成渝城市群空间布局演化趋势分析 143

一、空间结构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143

二、空间布局发展思路 146

三、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150

第六章 成渝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分析 155

第一节 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理论分析 155

一、城市群的空间相互作用 155

二、城市群空间扩散理论 161

第二节 成渝城市群网络系统结构分析 165

一、网络系统结构概况 165

二、四条重点发展轴线 166

第三节 成渝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168

一、城市群核心都市圈的内部联系 168

二、城市群核心层内部联系 172

三、城市群核心层与外围层 175

四、城市群与其他区域 178

五、城市群的国际联系 179

第四节 加强空间经济联系 促成城市群分工协作 179

一、东中西部互动 加强横向沿江城市发展轴线经济联系 179

二、加强与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及南贵昆经济区的联系 181

三、打造成渝快速通道 畅通经济区内经济走廊 181

四、建立城市群内快速通道 182

五、加强经济联系 带动欠发达地区 182

六、加强信息联系 使城市群联系网络化 183

七、引导经济空间联系 以行政导向为主到以市场导向为主 184

第七章 成渝城市群职能组合与产业集聚 185

第一节 成渝城市群职能组合结构分析 185

一、成渝城市群产业结构分析 185

二、各城市基本职能类型与职能分布 186

三、各城市职能组合分析 189

第二节 成渝城市群与产业集聚 195

一、关于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 195

二、城市群与产业群整体互动的战略选择 197

三、成渝城市群与产业群共建机制分析 200

第三节 成渝城市群职能组合演变趋势 205

一、成渝城市群产业发展主导方向与空间布局 205

二、各城市职能组合设想 209

三、各城市群产业发展方向 213

四、城市职能组合重点 215

第八章 成渝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 218

第一节 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概述 218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8

二、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220

第二节 成渝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23

一、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安全问题 223

二、城市人居环境问题 225

三、现代工业社会的顽症——健康问题 226

四、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两难抉择 230

第三节 成渝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32

一、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32

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改变传统的末端治理范式 233

三、重视知识经济带来的负熵效应 235

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236

五、依据空间需求与生态环境承载力 优化空间布局 238

第四节 实现成渝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239

一、建设生态屏障 239

二、发展生态城市 240

三、推行循环经济 240

四、构建主体功能区 241

五、培育绿色产业 242

六、倡导资源节约 243

七、争取国家支持 243

八、完善保障机制 244

第九章 区域经济合作与成渝城市群构建 246

第一节 构建成渝城市群中的统筹协调机制 246

一、大城市群形成演变的双重机制 246

二、构建成渝城市群中的体制障碍 248

三、区域经济合作中的统筹协调机制 250

第二节 成渝城市群区域合作的制度创新与政策保障    251

一、空间约束——制定城市群规划 251

二、行政统筹——建立城市群政府和各类专业协调组织 253

三、政策支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区域政策的协调性 255

四、空间依托——实现城市群基础设施一体化 256

五、产业基础——产业分工与协作 257

六、有效载体——城市间市场联动 259

七、智力支撑——共享人才资源 260

第三节 从竞合博弈到区域经济一体化 261

主要参考文献 263

后记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