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变革 1
1.1 解读教育信息化 1
1.1.1 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阶段 1
1.1.2 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 2
1.1.3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3
1.1.4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10
1.1.5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4
1.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5
1.2.1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15
1.2.2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8
1.2.3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9
1.3 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挑战 23
1.3.1 教师素质结构 23
1.3.2 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全新挑战 27
2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34
2.1 教师专业化概述 34
2.1.1 职业、专业、半专业 34
2.1.2 专业的标准 37
2.1.3 教师专业化 39
2.2 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进程 41
2.2.1 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 41
2.2.2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进程及取向 44
2.3 教师的专业素质 49
2.3.1 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讨论 49
2.3.2 教师专业素质的内容 50
2.4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 57
2.4.1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基本理论 57
2.4.2 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模式 61
3 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结构与形成 70
3.1 我国教师具备的信息素养现状 70
3.1.1 “信息素养”概念的产生及其发展 70
3.1.2 教师信息素养的产生及发展 73
3.2 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结构 77
3.2.1 信息意识与情感 77
3.2.2 信息知识 78
3.2.3 信息能力 80
3.2.4 信息伦理道德 82
3.2.5 信息创新 84
3.3 教师应具备的技术能力结构 87
3.3.1 培养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能力的必要性 87
3.3.2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88
3.3.3 教师应具备的技术能力结构 90
3.4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途径 100
3.4.1 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误区 101
3.4.2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措施 102
4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的教学能力 109
4.1 信息化教学设计 109
4.1.1 教学设计概述 110
4.1.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 115
4.1.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模式 117
4.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22
4.2.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122
4.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25
4.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素 127
4.2.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 130
4.2.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与案例 131
4.3 信息化教学评价 138
4.3.1 评价的种类和作用 138
4.3.2 评价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 143
4.3.3 教学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144
4.3.4 评价方法 146
5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的教育研究 169
5.1 中小学教育研究概述 169
5.1.1 研究型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目的 170
5.1.2 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171
5.1.3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73
5.2 实验研究法 181
5.2.1 教育实验概述 181
5.2.2 实验变量的选择与控制 183
5.2.3 实验设计类型 185
5.2.4 教育实验的自我检测 188
5.3 行动研究法 189
5.3.1 行动研究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189
5.3.2 行动研究的步骤 194
5.4 Excel统计与分析 200
5.4.1 部分统计功能介绍 201
5.4.2 学生成绩统计 201
5.4.3 分类汇总 204
5.4.4 多维汇总(透视表) 206
5.4.5 描述统计 208
5.4.6 直方图和频数分析 209
5.4.7 相关系数 209
5.4.8 假设检验 210
5.4.9 方差分析 211
6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213
6.1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的道德责任 213
6.1.1 教师道德的内涵 214
6.1.2 教师道德责任的重要意义 215
6.1.3 中小学教师道德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218
6.1.4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责任 222
6.2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229
6.2.1 “依法执教”概述 229
6.2.2 信息时代教师法律意识缺失的现象 233
6.2.3 “依法执教”的标准 237
6.2.4 实现“依法执教”的对策 239
7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心理健康 241
7.1 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概述 241
7.1.1 健康的内涵 241
7.1.2 心理健康 242
7.1.3 教师心理健康 244
7.1.4 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结果概述 249
7.2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心理健康带来新的挑战 251
7.2.1 教育信息化与心理健康 251
7.2.2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252
7.3 教师的心理调适 255
7.3.1 端正自我认知态度 255
7.3.2 及时调整情绪状态 259
8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的职前教育 262
8.1 师范院校教师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262
8.1.1 教师职前教育模式的发展 262
8.1.2 教育信息能力是信息社会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 264
8.1.3 师范院校教师的教育信息能力职前培训现状 265
8.1.4 师范院校教师职前培训存在的问题 271
8.2 教师职前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272
8.2.1 调整教师职前培训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 273
8.2.2 教学模式的变革 278
8.2.3 高师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80
8.2.4 教师职前培训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281
9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的在职培训 285
9.1 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体系 285
9.1.1 教师在职培训概述 285
9.1.2 教师在职培训目标体系 286
9.1.3 教师在职培训内容体系 287
9.1.4 教师在职培训课程体系 290
9.1.5 教师在职培训内容分层 293
9.2 参与式面授培训模式 295
9.2.1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 295
9.2.2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299
9.3 自主、协作式网络培训模式 306
9.3.1 自主学习 306
9.3.2 协作学习 307
9.3.3 协作式网络培训模式 308
9.3.4 教师网络联盟 309
10 教育信息化与发展性教师评价 312
10.1 发展性评价概述 312
10.1.1 教师评价的含义与作用 312
10.1.2 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 313
10.1.3 发展性教师评价概况 314
10.2 教师发展性评价与教师成长 321
10.2.1 教师成长概述 321
10.2.2 以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教师成长 325
参考文献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