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7
创刊辞 8
来龙去脉《新周刊》 9
《新周刊》的前世今生&孙冕 77
一本杂志的意外诞生&肖锋 100
《新周刊》,那不一样的地方&谢立 102
我在《新周刊》学到了什么&陈若云 105
没有风格就是最好的风格&傅沙 110
杂志的视觉标准与工艺标准&陈南豪 111
新闻行业第一课&徐从平 114
二三事&冯博 115
一些乱七八糟的记忆&龚晓跃 118
我常常为她而忧郁&梁磊 122
十周年里说我的八年&周桦 130
众人受到召唤&何树青 135
是《新周刊》,不是新大洲&朱坤 139
你必须选择成为记者还是非虚构作家&胡赳赳 141
“前《新周刊》摄影师”的名头&严志刚 146
黄埔军校《新周刊》&李国庆 150
我的新周经验&裴谕新 154
人难忘——写给十岁的《新周刊》&刘刚 160
榜缘&邹飒 161
我在《新周刊》的两年之痒&侯虹斌 164
烟雾缭绕《新周刊》&张向东 169
热爱她如同一个初哥&晓白 171
你就是你,什么都不可代替&李冬莉 174
那些熟悉的名字、面孔和声音带我进入传媒界&赵钢 174
摄影日记&阿灿 175
我的冰火两重天&陈艳涛 178
走廊口述史&黄俊杰 180
我在《新周刊》学到的几个词&梅林 182
旧人回望新周路一夕欢度胜百年&董薇 184
热爱“不确定”&朱慧 185
止痒&胡尧熙 186
建立独立的发行网络,《新周刊》开了先河&霍炬 188
我与《新周刊》的结合&刘新 193
诚惶诚恐——写在《新周刊》创刊十周年之际&梁志勇 194
为今天,干杯!&韩松 200
《新周刊》,愿扬文字精善于世&刘胄人 202
《新周刊》教会中国期刊如何做创意&张伯海 207
一个时代、一群人、一本杂志、一个传奇&王志纲 209
新锐你们是做到了&刘长乐 211
《新周刊》的十年来之不易&刘香成 213
《新周刊》,游走10年的都市顽童&王鲁湘 217
以做书的方式做杂志,《新周刊》第一&吴思 219
《新周刊》可能是压倒大象的最后一根稻草&何力 221
《新周刊》是都市中产身上的牛虻&张颐武 223
《新周刊》永远要寻找独家观点&潘石屹 226
甚至可以说有一种《新周刊》文体了&易中天 228
10年来,我与《新周刊》共同成熟&胡润 230
新锐人工作有策略,生活有态度&李志恒 232
中国需要这样一份杂志,作为概念先导&陈冠中 235
《新周刊》开创中国杂志摄影新时代&顾铮 241
以朋友的方式永远玩下去&肖全 243
给《新周刊》写东西,兴奋而痛苦&张生 244
新与锐——《新周刊》十周年放言无忌&李公明 246
跟编辑聊天像“脑震荡会议”&吕大乐 249
世上仍有《新周刊》&赵铁林 251
“新锐阅读”的快乐&吴漾 255
我和《新周刊》往来的十年&帅很三冷 260
我与《新周刊》的两次约会&晓德 262
你一定要读《新周刊》&林公翔 264
想起向《新周刊》致敬的岁月&李耘 267
《新周刊》,“心”周刊&张明 268
缘分从《中国不踢球》开始&梁光 270
新周伴我行&李西西 271
解读《新周刊》 273
“与其他杂志很不一样” 275
《新周刊》发现城市之美 277
《新周刊》的城市叙事以大城市为中心 282
非线性的消费追寻者 284
《新周刊》——专题策划的“教父” 286
《新周刊》与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脉络 287
当“新锐”成为一本书 292
《新周刊》十年大事记 295
后记 299